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王教凯:一所可以闻到“幸福味道”的学校
导读:
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京城名校长好声音,我是主持人悦菲。想必大家对人大附中这所享誉国内外的名校并不陌生了吧,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在人大附中工作了12年,现任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校长王教凯,让我们欢迎王校长。
王校长:
观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我们知道在今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那么更名之后,学校是如何传承人大附中的基因,又加入了哪些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教育理念呢?
王校长:
人大附中的基因已经流淌在了我们这所学校中的血液中,默默地传承了刘彭芝校长和人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我们把刘彭芝校长的“爱与尊重”发扬光大,在“爱与尊重”的教育思想下,我们提出了“办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这也是对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我们老师们说这是守正创新。
主持人:
学校的壮大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团队,那么请往校长简单的介绍一下人开学校的师资情况如何。
王校长:
人开学校的师资情况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近几年变化很大,这也得益于人大附中的吸引力。
近几年我们招聘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引进了一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目前我们学校近两年又引进了20多位名师,大大改变了我们教师的结构。
同时,这几年我们也招聘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我们从北大、清华以及全国名校,甚至国外的名校也招聘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大大的改变了原来我们老师的知识结构和整个的一个区域的结构,使得我们学校的教师更有活力,并且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高。大家都在幸福地工作着,走进我们学校,可以看到我们学校教师的精气神特别好。
主持人:
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应该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呢?
王校长:
我觉得一所学校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我们学校先提出了“三强,两优,一领先”的奋斗目标。“三强”的第一强就是教师队伍强,第二强是课程建设强,第三强是课堂教学强。
这里我也说一下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所学校的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然后还要有扎实的学识等等一些习总书记提出的一些创新的精神、奉献祖国的精神。
那么在提升自己的方面既有内因,又有外力。在我们大环境的改变之下,老师们逐渐的感受到应该提升自己。外因就是学校也给老师们创造了很多的环境,比方说,我从人大附中来了之后也让人大附中的一批优秀教师走进了我们学校来进行教育研指导、教学指导以及教师培训等工作。我们也从北京市其他的区请来了一批名师、北京市的骨干教师以及全国的名师,也有一部分老师也走进了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老师们也看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更优秀的一个奋斗目标,我觉得这给老师们树立了榜样。同时,在老师的业务提升方面他们也确实从心里愿意去学、去提升,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真正优秀的老师他们的风格,他们的丰富。所以说老师们从内因到外因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我觉得老师们的变化非常大。
现在从整个的教师团队来说是充满了正能量,传播的也是正能量,我们老师提出四种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其实我们的老师们在全程中陪伴着我们的孩子,在学习、在生活中我也是被我们学校的老师深深地感动着。
主持人:
人开学校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带,周围有着众多的国内高精尖企业。那么,您是如何规划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呢?
王校长:
其实我们提出了“三强两优一领先”的时候,这两优其中的一个优势就是我们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因为我们学校处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利用好这一优势首先我们提出了要创办一所科技领先的学校,我们把课堂开到企业中,把学校办到企业中,跟企业进行了很多的合作,把思政课也上成了开发区的企业新时代企业变迁的课,以企业的发展为教学的内容,一个年级的学生每两周一次走进企业。比方说我们新高一的学生,开学以来走进了京东方,走进了金风科技,走进了奔驰、京东等一些名企业,在企业中当然不光是学习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技术,更多的是要感受企业的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也是企业的主人,通过企业的发展也感受时代的变迁,同时也让自己有更好的志向,也让自己更好的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觉得我们跟企业的合作不仅是很密切的,而且我们把企业当成是一种实践基地、德育高地以及我们的研学基地。
主持人:
今年高考人开学校的刘开济同学以708分的好成绩拿下了北京市理科的第三名,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您觉得为学校的今后发展奠定了哪些良好的基础呢?
王校长:
今年高考在北京市理科成绩中,刘开济排名北京市第三名,我觉得这是运气很好,是偶然但也是必然。
首先,我们没有想到可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但是过后再想想,确实是必然,是我们老师们陪伴出来的,是我们全校老师一起努力的结果。仔细分析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的成绩一点都不是偶然的,并且我们未来的成绩也会很好。
我觉得刘开济的成绩让我们更有了自信,我们人开学校可以培养出北京市理科第三名的这样的一个好成绩,北京市理科第三名这样的一个成绩也就在我们这些老师中产生,对老师来说也有了自信。
我想这样的成绩必然会引领学校更好的发展,也让我们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同学看到了人开学校发展的希望。我相信我们的成绩也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的尊严也是赢得的,我想我们人开学校将会继续努力奋斗,我们将会用行动来赢得更多的尊严。
主持人:
据了解,人开学校的加工能力很强,学校内的部分学生中考成绩不是很好,但是高考的平均分却特别的高,为什么能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能有如此大的改变呢?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又是如何做的?
王校长:
我们刚毕业的这届高三,中考成绩在大兴区当时可能是第七名,最后我们的高考成绩是大兴区最好的。我们学校在育人的方面有很多自己的做法,这些做法有可能是其他学校也会做的,但是我是觉得我们学校的老师特别用心。
首先感谢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特别重视教育,并且近几年我们国家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出台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以及有提高质量的文件,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我觉得也让学校、让老师感觉到我们是在好好地做教育,来提升质量。
在学校方面也是深耕细作,我们学校提出了学校内的“五育并举”,并且在学校提出的“五育并举”的“并”,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五育”相互之间的渗透、相互融合,使得一个人的德、智、体、美、劳,有着更好的发展。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很细,我们叫“具身化的五育教育”,要具体化、自身化的五育教育。那么这样让孩子们愿意接受,并且理念这方面也在不断地完善,比如说我们提出了学校的校训:“做有使命感的中国人”,让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感觉到,只要走进我们学校就有一股力量,这样的一种力量就是不断地向前、向上。那我们也提出了“五自”品质,比如说自信、自由、自主、自省和自然。我们办回归自然的教育,我们在育人方面确实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芬兰的教育专家到我们学校来参观的时候,对我们学校进行了高度评价,他们说在我们学校“闻”见了教育的味道。后来我就问,为什么是“闻”,而不是“看”?他说,看可能是形式的,可能是表面的,他感觉到我们学校老师的内心都是在教育中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成长的,从这方面想,我们学校这几年的变化是必然的,是一种内心的变化。我觉得教育本身就是灵魂影响灵魂的,这样的教育使得孩子们愿意去接受,愿意去改变,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提升。
当然我也特别感谢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所有领导,因为它也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也感谢我们区域内的领导对我们的帮助,是区域内的领导对我们教育的支持使得我们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更好更优越,这样更有利于办教育。
最应该感谢的当然就是我们的老师,我觉得我们的老师真的是在努力着、在付出着。老师们自己提出了四种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老师们不断地在创新,在用心的陪伴着孩子们,使得孩子们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今年不光是高考成绩好,我们的中考成绩也非常的优秀。我们中考成绩以往在大兴区最好的成绩是第七名,我们今年的中考成绩位列大兴区的第二名,所以说,中高考我们是全面丰收,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未来。我们未来要怎样做,我想我们的老师一定会不辜负这个时代,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我们一定要办好家门口的教育,我们也会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主持人:
请王校长简单的谈一下人开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王校长:
我从人大附中到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已经近四年了,我来这里先给自己规定了第一个三年奋斗目标,其实这个三年奋斗目标说起来很简单,我想更好地去传承人大附中的基因来办学,这就是我的第一个三年奋斗目标。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开始这所学校并不是以人大附中命名的,所以我想第一个教育梦想是先和人大附中联合起来,这个教育梦想实现了,确实我们也传承了人大附中很多的基因,那么在这里我们也更好地去运用、去发展。
现在我在思考我的第二个三年奋斗目标,想在第一个三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想细化,我们想先办区域内领先的教育,再创办北京市领先的教育,然后再达到全国领先的教育。之后我们要面向世界,所以说我现在其实考虑更多的是国际教育,这可能是我的第二个梦想。因为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让我找到了这个梦,我在追这个梦。
在这一年之内,芬兰的教育专家多次到我们学校,对我们学校的教育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在国内选择了我们学校,想和芬兰教育进行合作的学校。前些天我应邀去了芬兰,去参观、学习,同时也跟他们谈合作办学,我感觉到芬兰的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说我的想法是要融合芬兰的教育,把芬兰教育的精髓如果能够学到,能够应用,这是我未来教育的一个梦想。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并且芬兰的教育专家包括驻华的教育参站,包括芬兰教育部的一些领导对我们学校也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也愿意跟我们合作。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的协商之中。我相信,这个梦想使得人开更好地为每个人开启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
好了,今天的京城名校长好声音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王校长做客我们的专访,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主持|刘悦菲
文字|刘悦菲 贾振华
拍摄|路佳坤 刘猛
后期|刘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