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校长林乐光:学业指导覆盖每一个人
导读:选课走班,将学业指导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身上,防止学生被“边缘化”。
“名校长教育好声音”
由于选课走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可能更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但是,那些意志力不够坚强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并有可能“掉队”。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学校将专门成立学业指导中心,将学业指导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也就不会忽视某个学生,防止学生被“边缘化”。
“学校名片”
北京市第九中学始建于1946年,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高中示范校。2004年成立国际部,招收外国留学生。2010年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0个、学生1500余名,初中教学班30个、学生1100余名。学校办学底蕴深厚,建校以来培养数万名毕业生,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九中教师团队有博士、硕士近70名,90%的教师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有多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优秀教师。近二十年来,学校从全国各地招聘数十名优秀教师充实教师团队,目前师资队伍处在最佳阶段,是一支师德水平高、核心能力强、专业素质硬、奉献精神足的队伍。学校倡导每名教师开设一门选修课,经常举办讲座、读书、参观、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科学家、书法家、朗诵家、导演、教授、主编等经常光顾学校。
教育头条:
一所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德育活动、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等各方面。2017年是崭新的一年,咱们学校在新的一年里有哪些新举措呢?请您谈谈。
林乐光:
本学期的工作主要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修正和改进,整体将会按照学年计划进行。在学生的发展方面,学校将会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点与学校办学理念中的“全人教育”是一致的,即努力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尊重个性、尊重多元,培养整体发展、身心俱健的全人。
在关注健康,尊重个性,培养勇于负责、善于学习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的引领下,九中的学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我们在新生入学手册《我们的高中》一书中,列举了学生在学校里要实现的九个一:制定一项生涯规划,参与职业体验;通读哲学社科、自然科学与数学、文学书至少各一本;完成一次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学习;参加一次国内外游学活动体验;培育一种艺术爱好,擅长一项体育运动,参加一次专业表演;设计制作一件手工作品或设计完成一项理科实验或种植一种作物;参与一项社会服务工作或志愿服务活动;参加一个社团组织,担任一个职位,完成一项活动策划并实施;参加一次校园比赛(如辩论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
在课程方面,学校除必修课外还开设了50余门选修课和活动课,组建了20多个文学、科技、文艺方面的学生社团。其中,学校的金帆舞蹈团于1987年成立,是九中美育的龙头项目,在它的带动下,学校美育蓬勃开展,艺术教育种类多样,学生参与率高,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欣赏力与表现力。今年,学校还将组织学校舞蹈队参加区级和市级的校园集体舞比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帮助他们在艺术教育领域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
此外,去年在学生社团方面,我们引进了“非遗项目”——风筝的课程,比如邀请传统手工艺术家向学生展示和传授风筝的制作方法,加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了解和学习。今年,学校也将利用好周边资源,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创新工作,比如整合附近的传统文化古迹资源,继续开发学生的美术课程,为学生的艺术课程增加更多丰富的内容。
教育头条:
今年恰逢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元年,为了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工作,学校是如何应对的?
林乐光:
在应对高考改革方面,学校也在积极地进行准备。上学年,学校委派多个教研组长赴杭州、上海这两个课改试点地区对当地优秀高中进行学习和考察,并在课程体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此外,去年学校已经在高中一、二年级进行了部分选课走班尝试,在师资配置、教室分配和学生考勤几个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其中,在课程上,我认为走班最核心的就是分层。以数学为例,课程分为A、B、C三个等级,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人志愿对学生选课提出建议。与此同时,学校还会在细节方面借鉴本地优秀高中的教学模式,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打造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此外,通过去年的选课走班尝试,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首先,选课走班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变化性。一般学生在选择课程时会产生动摇,想要退选或重选,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学涯规划没有清楚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作为反悔期,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其次,还会出现学生无法适应当前等级课程学习的情况,对此,学校每学年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重新对学生进行分级。此外,学生对教师的偏好也会影响学生选课的情况。
另外,由于选课走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可能更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但是,那些意志力不够坚强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并有可能“掉队”。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学校将专门成立学业指导中心,将学业指导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也就不会忽视某个学生,防止学生被“边缘化”。其中,这个团队的老师需要将自己所负责的学生的原始情况、个性特征、意志品质、课堂表现、学习成果等做充分的了解。此外,在学生选课方面,学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也会根据学生平日里学习的评估情况帮助他们选好适合自己的课程,前提是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教育头条:
如今家校共育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咱们学校是如何开展相关工作呢?请您谈谈。
林乐光:
在关乎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地方,学校要努力依靠家长的力量。比如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和学生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监管,包括食堂的卫生情况、伙食质量、营养价值和价格等方面。另外,在一些大型活动方面比如学生的表演、典礼以及军训等,学校可以将家长邀请进校。通过展示学生的风采和精神面貌,可以让家长看到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和教育水平。从而使得学校和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某些教育节点上达成共识,做到家校共育。
教育头条:
据了解,九中教育集团既包括高中、初中,也包括小学,并且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探索小、初、高的衔接。请您讲讲九中教育集团在新的教育情形下是如何展开教学衔接工作的?又是通过哪几方面展开的?
林乐光:
九中教育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我们石景山区成立的第一个集团,也是北京市成立较早的集团之一。教育集团主要有几大作用。第一,教育集团确确实实提高了周边学校的知名度,把九中的品牌变为集团的品牌,以及集团内部分学校的实力提高很多,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第二,让社会、周边更多的家长切实获得到了改革的成效,感受到孩子确实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第三,我们集团的师资链条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集团内师资的流动促进了教师的合作与理解,老师之间的沟通工作更具协同性;第四,我们希望可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在自己的学业生涯方面能够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我们目前做的工作有:第一,通过举办集团活动,提高集团学校之间的凝聚力,增强校内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第二,通过尝试课程与教学横向的学科间融合和纵向的学段间的垂直整合,梳理出合理、有效的课程链条,为学生打造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通道。比如在德育课程设置方面,会安排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学生共同参加,但是会给学生安排不同的学段目标。文化课方面,也有一些垂直整合的尝试,比如让学生共同上一节课;第三,做好项目推进。集团内每个学校都有会不同的项目,并以此为抓手促进学校和集团的发展。比如有的学校负责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有的学校负责探索中小学课程衔接等。同时,我们也在梳理集团文化,确立集团价值观,把更多关注放在师生的成长上。
文字 | 段胜男
校对 | 段胜男
编辑 | 和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