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校长刘长铭:我被逼着上微信了
导读:那种翻声筒型和复读机型的教师会越来越无法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信赖。
名校长好声音:
那种翻声筒型和复读机型的教师会越来越无法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信赖。
学校名片:
北京四中创建于1907年,现属北京市示范性高级中学。100多年来,四中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学生,其中不少人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 术家和企业家,绝大多数成为党、政、军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和高级技术人员。
过去我一直拒绝用微信
教育头条:在网络时代,微信是都在用的交流工具,您使用微信吗?
刘长铭:我们处在一个被技术改变的时代,谁也不可能拒绝这个技术。过去我一直拒绝用微信,但是今年终于被老师们“拉下水”了,因为我们的学生要到全国好多个省去支教,我们的副校长说你一定要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逼着我上微信了。信息技术确实改变了我们很多,还将继续改变我们交往的方式、学习的方式、生活的方式等。
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线
教育头条: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
刘长铭:首先,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线,时时为学习之时,处处为学习之所。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任何知识,我把它总结为“四A”。
第二,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了。他们在很多领域里的知识甚至于超过了我们老师。教育者应该是学习者,不再是权威和知识的化身。
第三,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个性化的学习要求,真正的实现了因材施教、因材导学,从而形成基于个人兴趣和主动需求的高效学习方式。
第四,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不同背景的信息,那么学习者也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评估、分析、整合,这对学习者也提供了一些新的能力的要求。
第五,超文本的阅读所体现的非线性学习方式和过程,更加符合人的思维特征,这是与书本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这将极大提高学习效率。
第六,丰富的、碎片化的信息以及快速的检索方式,有利于“专题探究式学习”,实现基于个人兴趣的“精准学习”。
第七,多维度的参与式的、协作式的、讨论式的以及多学科综合式的学习,将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创造精神。
第八,虚拟的学习与交往社区、无边界的多维交互,为参与者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交文化。
网校完全能够做到智能化学习
教育头条:现在学校的教育、老师的课堂教学互联网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四中有哪些做法?
刘长铭:我们今天的四中网校也已经完全能够做到智能化的学习,学生上网选择自己的学习主题,然后进行学习,学习完了进行测试,测试完之后系统自动给你一个诊断,为你下一步的学习提出一些建议,完全是智能化的。用我们今天时髦的话来说,是一种精准式的学习。这种精准式的学习完全是个性化的,远比我们教师的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要高得多。现在全国有几十万的学生利用四中网校这套系统来进行学习。
互联网还无法替代学校
教育头条:互联网是否可以替代学校的功能和教师存在的价值?
刘长铭:这是不能取代的,但是那种翻声筒型和复读机型的教师会越来越无法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信赖。
教育头条:在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教育,互联网不能做什么?
刘长铭:互联网还不能够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互联网技术不能够替代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经验不能够间接获得,经验必须亲身实践和直接体验。所以我始终质疑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物理实验、化学实验是否真的有价值。
互联网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诊断、反馈信息,但是不能够替代学生自我反省;互联网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但是它不能够替代我们头脑的想象;互联网技术也不能够替代教师给予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上的关怀,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
其实互联网还有很多不能够做的事情,尽管这样,我个人认为基于网络的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仍然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具有无限的发展前途。当然,在这方面的探索也是激动人心的,我们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我们也愿意跟大家共同的来推进这项事业,共同通过技术来使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帮助,使我们学校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
教育头条编辑:段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