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河南村中心小学校 王祎琪:村里娃的故事
导读:
北京市顺义区河南村中心小学校 王祎琪
我教书的这个学校是所农村校,学校规模并不大,不到700名学生,86%都是随迁入学子女,大部分都来自河南的乡村,这里的学生是真正的村里娃。就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儿里,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也初次感受到了教育者的价值。
我带的是一年级(4)班,一共34个孩子,这些孩子大多朴实、皮实,但也淘气不老实,这可能跟村里的居住环境有关。平房里居住的孩子讲究少,喜欢撒开腿就跑,打开门就跳,但都懂得礼貌,碰到谁了、撞到谁了,都知道麻利儿说声对不起,但往往声儿还未落,人就跑远,真是天真可爱。唯独有一个孩子与众不同:他少有吵闹,异常安静,就是这份安静潜伏着你不敢想象的后果,他叫晓豪(化名)。
记得开学第三周的一天,刚上完体育课,学生就跑来告诉我,说晓豪把体育老师段老师咬了。把体育老师咬了?体育老师五大三粗的,居然被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咬了?我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事后,我找到段老师,段老师伸着胳膊开玩笑地对我说:“没事,今儿就是被他校园“欺凌”了一次,我脂肪厚,成不了他的大餐。”后来,段老师认真地跟我说了这件事情:原来体育课站队的时候,段老师让他往里站一下,他就趁老师不注意,悄无声息的一口咬向了老师。段老师说,这个孩子不让说,可能有心结,让我多留意他的表现。
这之后,我就特意关注他。我发现,他每天下课除了去卫生间或是喝水,其它的时间都是一个人默默地坐着。上课从不主动发言,点到他的名字也不会立即反应。但有时哪位同学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他就暴躁不安,直接上手。这让我想起开学初,他妈妈对我说的话:“这个孩子暴躁、爱打人,麻烦老师您千万要看住他,我就怕他在学校把人家给打了。”他妈妈还告诉我,这个孩子原本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自从家里有了二胎后,对他这个老大的关照就少了。几年下来,他们发现这个孩子逐渐变得自闭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武力成为了他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当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点束手无策了。
说实话,他妈妈的这番话,在开学初并未引起我的重视,因为在开学初的这段时间里,这个孩子问题不大。自从咬了体育老师以后,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我相信我能改变它,因为他不是真正的病原性自闭。
于是我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十足的耐心开始了我的应战——我每天都与这个孩子聊天——“你今天最喜欢哪堂课?”“你这个题又做对了,真棒!”“我知道你是有想法的孩子,只不过是没有习惯与大家交流,对不对?”······我尝试与他沟通。但无论我怎么说,这个孩子都是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我更换聊天的环境,从教室、办公室改到心理咨询室;我改变沟通的方式,由一味的说教变成有小秘密的对话。慢慢地,我发现他变了:他开始主动跟我问好了,小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这些改变家长也感受到了,发现他到家后不怎么排斥老二了。当我正要收拾好心情,准备庆祝自己初战告捷的时候,社会大课堂的一次活动差点埋葬了我对他的耐心。
社会大课堂去怀柔鹿世界,排队等候进场的时候,前边的同学碰了他几次,他顿时感受到了威胁,一拳打向这个孩子,还好被陪同的老师发现,用手挡住了他的拳头。这个举动让我太失望了,我马上把他叫到一旁与他沟通,但这次沟通完全没用。他的怒火不可遏制地爆发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大喊大叫,还把周围的垃圾桶踢到一旁,场面一度失控,无论我怎么劝说都没用,最终,我的耐心耗尽,瞬间,我彻底放弃了他。我无力地说了一句:”你太让我失望了!”,然后转身离去。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他忽略了旁边想要安慰他的老师,迅速而又默默地紧跟我向活动场地走去。这个举动着实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对自己的话和举动感到异常的后悔。我立刻转过身对他说,“我对你刮目相看,你还是那个我喜欢的孩子。”……
现在,这个孩子开朗活泼了很多,下课能与大家进行交流了,上课也会举手回答问题了,与原来的“自闭”小孩真有些判若两人了,我相信这个孩子会越变越好。
经历这件事后,我深深地认识到:面对社会的二胎问题,作为我这个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教师,学习的东西还真的很多——知识、经验、理解、宽容、等待等等。毕竟,在曾经的那一瞬间,我曾真心地想放弃过他。但我更相信,只要我拥有足够的责任心和爱心,只要我能和家长同步一心,我一定能够帮助更多这样的孩子走出心理阴霾,健康成长。
编辑 | 吴小欢
美编 | 赵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