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讲习

北小万年花城分校魏燕:做好疫情期间的线上家访工作

来源:丰台教育 | 时间:2020-05-27 11:06:32

导读:随着复工复产,家长在家全天陪伴孩子学习的模式不复存在,家庭教育更需要学校的支持与帮助,家校合作显得尤其重要。


魏燕

北小万年花城分校教师

丰台区骨干班主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人们的生活将逐步转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这段时期里,随着复工复产,家长在家全天陪伴孩子学习的模式不复存在,家庭教育更需要学校的支持与帮助,家校合作显得尤其重要。


一、“云中家访”成为家校合育的主旋律


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到来,家长上班工作、孩子居家学习已经成为常态,随之也出现了一些孩子生活起居无规律,不听父母的教育,线上课程不认真收听,作业拖沓,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部分家长因长时间陪伴孩子而感到身心疲惫,产生了担忧、焦虑和无奈等情绪。


 

针对这种现状,我对一个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其中,有49.3%的家长希望教师能够每周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66.2%的家长觉得孩子居家学习生活更要重视各种习惯的培养。


 


 


 


 

调查问卷的各种数据表明:家长期盼教师适时给予居家云辅导,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亟待家校进行沟通解决。


 

当前,在教师与学生及家长只能依赖网络沟通的情况下,教师要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设备的支持下,通过微信语音、微信视频、录屏、美篇等传输功能和软件,及时与学生及家长进行线上可视化交流,这就是“云中家访”。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云中家访”让家校沟通成为必然,它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家校合育工作的主旋律。


二、借“云中家访”,传递温暖的家校情谊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到来,给教师提出了一个如何采用恰当有效的沟通方法,实现家校共育的新课题。


 

(一)送去“语音建议”,缓解家长的焦虑心情


 

疫情防控进入4月后,一些家长陆续复工上班,还有一些家长因疫情影响可能失去工作,再加上每天的生活琐事,不免情绪低落;二胎家庭中,父母既要照顾“二宝”,还要辅导“大宝”,忙得不可开交。家长们莫名的烦躁和焦虑,频繁流露在给我的微信中:“老师,什么时候开学啊?我都管不了他了!”“老师,现在他爸已经复工了,白天我照顾老二,根本没时间辅导老大啊。整天忙得我焦头烂额,我都快崩溃了”……


 

面对家长们因管不了孩子而期盼开学,面对顾不上孩子的学习而近似崩溃的心情,我能想象也能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家长们调整心态,克服因工作压力、家庭负担、育儿难题引起的焦虑心情。


 

针对家长们的“诉苦”,我通过微信语音一一进行回复。告诉他们:不要单方面盼着学校开学,孩子的身体健康最重要;老师理解家长的辛苦和生活不易,当下最需要的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孩子和家人的分工安排;家长的工作和孩子的教育同等重要,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周安排,让孩子按照计划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接着,我又单独给学生们发了语音,询问家庭情况,鼓励学生承担起责任,听家长的话,按照周安排自觉学习,有时间替家长做些家务事,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云交流”送去了我的问候,更送去了我对家长的理解、对学生的关心。看到家长们相继发来的回复和照片,我的心情顿时云开雾散。居家帮助家长和辅导学生,成为我最快乐的事情。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还提出了建议,让无序忙乱的家庭生活变得各自有分担。真诚的沟通交流,让我和家长们建立了信任和理解。这份难得的情谊,为后续更好地进行家校沟通打好了基础。


 

(二)送去“微信视频”,平息家长的急躁情绪


 

4月13日以来,“空中课堂”的全面播放,为学生们提供了在线学习的平台,学生听课完成相关习题,减少了家长辅导孩子的一些困惑。但是,当微信群中晒出一些学生高质量的作业并得到老师表扬时,有些家长开始着急了,埋怨甚至责备自己的孩子怎么学也不如别人,最终向我发来信息,表示做家长的无奈和期待。


 

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一旦转移到孩子身上,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后果严重。教育是慢的艺术,学习不能拔苗助长。面对要强的家长,我一方面换位思考,接纳他的心急;另一方面给出指导孩子学习的具体方法,让家长不再急躁烦恼。具体做法就是录制关于如何辅导孩子学习的小视频并注上具体做法,然后推送给家长,让家长在尝试辅导中看到孩子的进步,慢慢平息自己的急躁情绪。


 

(三)创建“个性化群”,疏导家长的茫然无措


 

居家学习上传作业,是一种新的学习反馈形式。对于学生作业中比较集中的问题,或部分学生总是在同一知识点上反复出错时,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个性化”微信群进行学科分层指导,以减少家长对错题的茫然无措。


 

例如,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我创建了“腾飞A群”(学有余力的学生及家长群)和“腾飞群”(学有困难的学生及家长群)。在“腾飞A群”中,我用更高的标准督促他们晒出高质量的作业,激励他们以自己的出色表现赢得“腾飞”之名;在“腾飞群”中,我称赞学生们个个都有潜力,居家学习一定要努力,开学定会成绩飞跃。在我的鼓励之下,两个群中的家长们表示全力配合,学生们也是信心百倍。每周一我会发群公告,让家长了解一周的学习安排及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每周三、周五的答疑时间,由学生(家长)轮流提问,我来解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及时在群中交流。


 

这种做法颇有成效,不同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家长们不再单独发信息向我咨询如何辅导孩子,心态上不再感到茫然自卑。有一次,我将“腾飞群”中一个学生的朗读视频发到班级的大群中,没想到全班家长都为这个学生点赞,这个学生的妈妈还特意发信息告诉我:“孩子特别在意您的表扬,一晚上看了3遍自己的朗读。”


 

事实证明,家长的茫然,多是因为不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带来的紧张无措。人们常说: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老师,不仅是指明灯,更是家长育儿的心理导师。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因情创建微信群,因需适时指导科学育儿方法,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学生的心田,更拉近了教师和家长心与心的距离。


 

(四)“追踪”电话家访,协调不和谐的亲子关系


 

居家抗疫,延期开学,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机会多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相应增多了。在非常“6+1”家庭教育模式下,父母想这样教育孩子,祖父母想那样教育孩子,经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一些矛盾,孩子在祖父母的溺爱下往往又不听父母的管教,出现了“神兽”不听话的教育零效果;再加上二胎政策放开后,家庭教育面临新问题,如何引导老大,又如何去照顾老二,家长感言“二宝让我喜与忧”。


 

在我的班上,小刘同学有个两岁的小妹妹,由于疫情影响,小刘同学的爸爸整天上网找工作,妈妈辅导老大还要照看老二。可是,老大看到爸爸整天“玩手机”,也偷偷地开始玩手游。


 

“孩子整天偷着玩游戏,我一进他的屋,他就马上假装看书装样子,气得我打了他还不管用。您说可怎么办?”小刘同学的妈妈无奈地发信息问我。面对她的诉求和做法,我采用直接电话家访的形式,力求尽快解决问题。在电话中,我首先送去了关心理解,接着建议她抽时间一定要和孩子谈三个话题:一是问孩子,爸爸“玩手机”到底是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而自己偷着玩手机又是为什么。二是让孩子数一数妈妈每天要做多少件事,自己做了几件事。三是问孩子,自己身为家庭中一员,能帮家长做些什么事?


 

接下来,我以电话家访的形式与小刘同学聊了起来,告诉他,手机是辅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玩游戏的。当我问他每天是家长累还是自己累时,他小声地说“我妈比我累”。此时,我马上夸奖他“真懂事啊!”接着,我鼓励他每天至少帮家里做两件事,还给他讲了古代十大孝子之刘恒的《亲尝汤药》故事。最后,我们约定过几天再交流。


 

连续三周,我陆续通过电话家访形式,帮助家长协调亲子关系。通过故事对小刘同学进行感恩教育,激活孩子心底对孝的尊崇;通过“顾左右而言他”的交流,弱化母子矛盾;通过换位思考提出质疑,帮助孩子重建家庭成员关爱之情。


 

到现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发现小刘同学的妈妈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第一个上传孩子作业到群里。每次评价前,我总会加上一句“感谢妈妈的辅导,孩子作业又进步了。”这样的评价犹如一缕春风,温暖着他们母子的心,融化着他们的亲情。


 

亲子关系的协调方式有很多,老师要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在不对家长的做法进行评价的同时,接纳和安慰家长,并适时给学生提出建议,进行跟踪回访。在不断的沟通中,对学生及家长予以鼓励和赞赏,让“云中家访”真正起到协调家庭关系、化解亲子矛盾的作用。


 

三、捕获教育契机,在“云中家访”中实现家校合育


 

(一)多种内容的交流,体现教育要及时


 

云中家访最大的特点是针对家长的需求,快捷有效的解决学生居家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当学生提出疑惑时,教师及时答疑讲解,为学生扫清学习障碍;当家长束手无策请求帮助时,教师要提出建议和指导,促学生健康发展成长;当家长和孩子关系不和谐时,教师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送去安慰,献出良策。有温度的云中家访,倾注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出了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二)多种方式的沟通,诠释教育的艺术


 

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因此有着不同的表现。如何解决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问题,考量着教师的教育艺术。及时捕获教育契机,进行因材施教,显得尤其重要。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诉求,教师认真分析,采取不同形式的沟通:一对一的语音线上辅导,一对多的群公告,多对多的群成员互动,针对一个知识板块的视频在线讲解……。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换位思考,真正帮到家长和学生,这样的沟通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增进彼此的信任,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多频次地回看,感受教育的温暖


 

不同形式的“云中家访”,总会给家长和学生留下痕迹。指尖滑过屏幕,带给学生知识的指导和巩固,带给家长心灵的慰藉和育儿的锦囊,他们更加崇拜教师的学识,更加欣赏教师的教育方法。


 

在停课不停学的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更需要关注家校协同教育,更需要教师和家长适时线上沟通,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在心理辅导与学科指导中引领学生巩固好习惯,塑造好品质,携手共促学生健康发展。


 

“云中家访”,为学生和家长送去教师的关心和安慰,送去教师温馨的话语和耐心的辅导。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中,架起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之桥。


 

编辑 | 李宙驰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