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验学校(海淀) 苏静:指向健全人格的《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导读:教学理念得到改进。什么是课堂观察,怎样进行课堂观察,什么是评价量表,怎样制定评价量表等,这些问题都已逐渐明朗,且意识到,只有专业化课堂观察和研究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对课堂的观察,从研究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用研究者的眼光察觉课堂与学生需求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
一、研修背景
(一)现状及思考
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高中语文学习十八个任务群,其中第一个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另有三个任务群都涉及到《论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必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择性必修)”、“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选修)”。
针对文化经典《论语》整本书阅读实施中无序化、碎片化和浅层化的问题,秉持“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的理论,再经过不断实践与完善,提炼出指向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模式。
(二)主题及问题
课例研修主题为“指向健全人格的《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此次研修的课例载体是《论语》。
本课题将在调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认真解读语文核心素养及其指导意义。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利用我校交流、学习、活动平台,研究具有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把读整本的书纳入课程体系化当中,使整本书阅读前期有完备的实施方案作指导,中期有详尽、可行的环节作规划,后期有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有可延续性的长久规划方案。最终使课外活动规范化、细致化,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和延续性。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培养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研修团队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高中语文教研组,是一个以诗书为伴,与笔墨为邻,弦歌不绝的魅力团队,也是一个善学善研,善研善教的科研团队,这为研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对课例研修主题的界定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孩子们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培根说“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论语》的中心是研究怎样做人, 针对这个问题, 孔子提出了君子人格理念。尽管过去了两千多年, 这个理念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它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清明。作为教育者, 如果能将《论语》中的智慧渗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特别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研修的过程
(一)文献研修
《高中语文教研组长研修方案解读》迟淑玲
《从“经验”到“询证”的学科校本研修》海淀进修学校
《怎样做课例研修》齐渝华
《李煜辉老师论文》
《袁丽老师论文》
《课例研修》安桂清
(二)确定研修计划
表1 研修日程表
(三)建立研修分工
表2 研修分工表
(四)制定观察量表
表3 课堂观察量表的基本内容和分工
四、课例实施阶段
(一)第一次课例实施
1. 研修记录
备课思考:先确定本节课教学内容---以人物为线索,将颜渊言行汇辑在一起,从不同维度解读颜渊,深入理解《论语》中有关“学”“仁”“礼”“为政”“安贫乐道”等思想,形成对《论语》相关思想的体系化认知。通过探究《论语》中孔子的核心思想及人格精神对于当今时代的价值意义,梳理《论语》中儒家思想的精髓。通过研读语录、查阅资料、整合材料、联系比较、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2. 确立目标与主问题
3. 一讲设计
4. 一讲反思
指导策略:通过学习回顾为何颜回成为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寻找其精神共同之处。梳理《论语》中与颜回相关的语录和相关材料,把握颜回的独特品质。结合孔子思想和时代特征,深度探究孔子最爱颜回的原因。
优点:备课较为充分,重点明确,容量适度;课堂节奏,把握较好;授课过程,推进有序;授课语言,连贯而有一定的活性;课堂氛围,总体营造得不错。
王健稳老师提出反思主要问题:一是前期对学生文言文基础预判有偏差,课上解释文言文意思耗时,进一步了解所教学生的基础层次,课堂设问更具针对性。二是没有给学生具体的品质分类提示,学生找不到回答问题角度,无法深入思考。需进一步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反应,力求做到及时调控。三是进一步用心制作课件,尽量简练直观,字号要大小适度。
听课教师的体会与思考:
虚心学习的可贵品质——这是青年教师进步的基础;
否定自我的超越精神——这是青年教师飞跃的关键;
教学相长的研究环境——这是北实教师成长的温床。
(一)第二次课例实施
1. 研修记录
备课思考:
问题1:我们已经“主题式”讲过《论语》的主要思想仁、义、礼、智、信、孝等,那为什么还要从“传记式”角度讲?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有生活之树常青)
问题2:阅读经典《论语》的终极意义怎样落实?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如何在浸润濡染中得以实现?
(人格不是标语不是标签,人格在生活中体现,也只能在生活中培养)
问题3:最后的问题是否偏离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可否改成给哪位弟子写墓志铭-----可以回归人格健全的目标上,或者问今天学习它的意义-------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2. 确立目标与主问题
问题导向:通读《论语》后,你觉得在孔子眼里,颜渊称得上是一个仁者了吗?
活动驱动:小组讨论交流评点。
点名机理——探究“孔颜精神”的当代价值?
强化延伸:选择《论语》中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物,为他写一篇墓志铭。
3. 二讲设计
一讲设计
4.二讲反思
指导策略:通过学习充分感受颜回等弟子的言行举止,体悟他们精神内核与做人本色;通过活动驱动,打通课本与学生的壁垒,努力践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理念。
优点:教学目标突出;教学节奏把握较好;授课过程,推进有序;授课语言,连贯而有一定的活性;课堂氛围,总体营造融洽。
反思主要问题:一是课堂缺少激情;二是最后并没有按原有设计落实健全人格的问题。
黄玉慧老师提出修改建议:1、高三《论语》教学区别于其它年级的点事什么,关联高考,近几年高考考什么了,要研究。第一题是“言”翻译,考词的理解,不同名家对同一词句的不同理解,实际是考语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理解,然后是内容理解,考文化。文言文首先解决“文”,即文章,其次是“言”,语言,再是“文”,文化。通过语言讲文章,通过文章讲文化。高一高二也是这么教。夯实基础。如“盍”不各言其志尔?落实“盍”的用法。2、文化要考文章和语言托举出来。如讲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课件引用半句是不对的,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因为省略的两句很重要,“回也不改其乐”是通过对比一般人对待贫困的态度体现颜回“安贫”的可贵。前后两个“贤哉回也!”语气不同,后面是阐释完他的表现更加的感慨的,语气更强烈。3、通过人物形象表现人格,注意语录体与其他问题语言的区别。4、分类要再严谨些。“闻一而知十”(举一反三方法)“见其进”“未见其止”不是勤奋好学。要精准,这是高三表达的要求。前句是不是安贫乐道也值得研究,可以说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保持乐观态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只能是安贫。
五、研修成果
(一)结论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次课例研修和组内老师经过多次交流探讨和反思碰撞,最终确定了我们的研修主题。又听取蔡建泉、王健稳和黄玉慧三位特级专家老师的建议,后又经过两次课例思考、课例设计、课例实践和课例反思,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教师确定课例研修主题要以生为本,以问题为抓手,要结合学情,从学生熟悉的文本入手;教师确定课例研修目标要务实,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课例研修中切入口要小,通过教学设计达到立德树人,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个人的素养、学生阅读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教学改革中不断体现阅读能力、各科都在比拼阅读能力的时代,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何提升?整本书阅读之路非走不可。总之,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精心的设计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育人目标。
(二)收获与反思
课例研修活动虽已结束,但通过聆听专家讲座,阅读、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和研修班及组内老师反复交流探讨,最终完成课例。这个过程让学生和我均受益良多。具体表现:
1.学生收获
学生综合能得到提升。在阅读《论语》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得到培养。《论语》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起到重要。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心灵,健全人格。
2.教师收获
教学理念得到改进。什么是课堂观察,怎样进行课堂观察,什么是评价量表,怎样制定评价量表等,这些问题都已逐渐明朗,且意识到,只有专业化课堂观察和研究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对课堂的观察,从研究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用研究者的眼光察觉课堂与学生需求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
专业能力得到提升。研修课例的多次修改,能让我意识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课堂更应该一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不仅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课例研修让学生和教师都得到进步。让我再一次确定,好的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是“立德树人”的课堂,是有“设计艺术”的课堂。在教育的路上,要用心思考,不断打磨,以健全人格为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辅,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
(三)研修成果整理
整理成果,归纳要义,提炼精华,反思不足,方能一步步走向更好的教育,成就伟大的事业。
六、参考文献
1.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2003年4月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3. 顾建英《高中文学名著阅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苏州:苏州大学,2010
(作者系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高中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海淀区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四有”教师标兵,全国教学科研先进个人)
编辑 |王平 王世钰
校对 |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