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八中附小 沈海鹤:那两根树枝可能经历过什么
导读:“那两根树枝可能经历过什么”这是本学期我们班一次习作的题目。它看起来有点古怪,实际源于一个突发事件。
北京市十八中附小 沈海鹤
“那两根树枝可能经历过什么”这是本学期我们班一次习作的题目。它看起来有点古怪,实际源于一个突发事件。
一天午饭后,我刚走进班里,龙龙就大呼小叫地冲到我面前,喊道:“老师!小华刚才用树枝吃的饭!”我当时一愣,追问道:“什么?怎么回事?”他接着说:“今天中午,小华发现忘记带勺子了。我看见后,就把自己多带的那副筷子借给他,可他不要。他跑到操场上,捡回两根树枝,洗了两遍,然后用树枝吃的中午饭。”我看向小华,问道:“那两根树枝呢?赶紧拿出来让我欣赏一下。”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吃完饭就给扔了。”我说:“你那两根树枝,小鸟可能在上面抹过嘴,小蜘蛛可能在上面结过网,调皮的小猫咪也许还拿它剔过牙呢!你咋就给扔了呢?”这时,他不好意思地捂住脸,同学们捧腹大笑,还有学生接着我的话联想。有的说小蜗牛可能爬过树枝留下粘液,有的说小狗可能拿树枝磨过牙等等。我突然灵机一动,对大家说:“看来,大家对这件事特别感兴趣,想象力也都很丰富。那么,我们今天就以‘那两根树枝可能经历过什么’为题写一篇小练笔,字数不限,文体不限,只有一个要求,文章必须正能量。”我又对小华说:“你是这件事的主人公,你来写一篇记叙文,讲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还有你的心理活动。”说完,我环顾四周,发现除了小华有些不好意思,其他学生都是一脸兴奋,摩拳擦掌,完全没有“又要写作文”的“愁苦”和“无奈”。
第二天,当看到学生们的作文时,他们想象力之丰富,立意之新颖,真是脑洞大开,让我叹为观止。另外,从作文中,我还看到了他们对这件事的真实评价。第一类评价也是班中的主流评价,先描写了树枝怎样饱经风霜,包裹上多少尘土和细菌,然后语重心长地忠告小华用树枝吃饭实在是太不卫生了。第二类学生视角很独特,他们以树枝的角度进行自述,先描写怎样饱经困苦,怎样被人折磨遗弃,最后话锋一转,感谢小华让自己重获新生,成为了更有价值的树枝。其中一个孩子写得特别有趣,他先写到自己这根树枝被小华当筷子用时,受到桌上其他文具的嘲笑,很愤怒也很尴尬,可后来转念一想,自己这个经历是多么不平凡,自己因为这件事变成了一根不平凡的树枝,所以开心和骄傲起来。他的作文不就是小华经历的投射吗?
再看当事人小华的作文,通过他的叙述,我看到了完整的事件和他的心理活动。他发现自己忘带勺子后,第一想到的是妈妈,但想到妈妈还得照顾瘫痪在床的姥爷,他不想麻烦妈妈。他也不想让老师知道自己没带餐具,因为这可是个“错误”,显得自己不够细心。同学借给他筷子时,他觉得那双筷子同学原来肯定用过,总感觉不太卫生。但这双筷子给了他启示,他想起看过的野外生存类节目,主人公曾在丛林里拿树枝当筷子用,于是他灵机一动,跑到操场上寻找合适的树枝,并认真清洗了两遍,感觉洗干净了,才用它吃饭。当看到那句“用树枝吃饭,味道很独特,饭里混合着一种树皮的清香”时,我忍俊不禁。
判完作文后,我选出有代表性的几篇作文,让小作者在班中朗读,也让当事人小华朗读了自己的作文。当大家了解他为什么用树枝当筷子后,纷纷表示了理解,赞扬了他在事件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也给他提出了更卫生的解决办法。
那么小华在这件事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呢?他作为六年级的小伙子,不愿麻烦别人,虽然丢三落四忘带了餐具,但他为自己的失误负责,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也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卫生问题,毕竟,他认真地清洗过树枝,直到他认为洗干净了。而且,他敢在班里用树枝吃饭,也很勇敢。这是个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有主见的男孩子啊。而他的这个突发事件,让我们班有了一个多么有趣的习作机会,又给他自己和同学留下了一段多么值得回味的记忆。
通过对这个突发事件的思考,我也是受益匪浅。留作业之初,我只是想借这个突发事件让学生进行一次习作练习而已,但看到孩子们的习作,我突然意识到,习作真实地反映出了他们对这件事的评价。这个习作的题目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比较轻松有趣,让学生敢写、有兴趣写。当然,我提出的习作要求“作文要正能量”也起到了过滤的作用,避免部分学生为了搞怪故意写一些恶心人或恶毒的想象。通过交流和讨论这篇习作,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积极地去评价这个突发事件和当事人,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评价能力。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对于突发事件,肯定要抓住,但要注意处理方式,避免耳提面命地说教,把评价的机会留给学生,老师只需要适时适度地引导和组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是更好的教育。
编辑|申童
美编|韩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