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朝阳张秋老师:聚焦学生 修炼出自己的教育艺术
导读:张秋老师已经在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工作三年了,这里记录着她与学生共探化学世界的点点滴滴。
蓦然回首,张秋老师已经在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工作三年了,这里记录着她与学生共探化学世界的点点滴滴,也见证着她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奋斗历程。不论是在校园里,还是课堂上,她唤醒学生自觉成长的理念之花一直在盛放。
用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学习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与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
如何才能唤起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的兴趣呢?张秋老师的教学实践为解答此问提供了成功案例——那就是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师生沟通搭设桥梁,拉近师生间心理距离,使学生由衷喜欢上与老师接触,热爱老师的每一堂课,进而珍惜课堂上学习的每一分钟。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张秋老师乐于分享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与学生沟通交流,增进感情、拉近距离。不愿意向家人倾诉的心事,愿意说与“秋姐”听;不愿意与朋友分享的秘密,愿意拿给“秋姐”看。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时,愿意让“秋姐”指点迷津;感觉到情绪低落时,愿意找“秋姐”来陪伴。这些便是学生真实的内心写照。
学生毕佳莹说:“我们都很喜欢上张老师的课,因为她是我们大家所喜爱的‘秋姐’啊,会因为我们哭而跟着掉眼泪,会认真聆听我们诉说心中的小秘密。”
用生活案例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踪影”,张秋老师如是说。
作为化学老师,她善于把深奥、抽象的化学知识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在讲到《物质的量》一课时,她化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鸡蛋;在谈到次氯酸钙和盐酸的氧化还原反应时,她揭秘了为什么洁厕灵和漂白剂不能混合使用的生活常识。这种利用生活实例来传授、讲解化学知识的方式,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这种教学方式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在看起来‘高不可及’的化学大山上开出了一条新路,这样学习起来就变得更为简单、有趣。”学生陈天伟说。
凭责任之心绽放学生生命之花
“经常有百余本作业等着张老师去批改,虽然数量甚多,但是她从不会草草了事,从我们作业本上的每一个标注、改错都能感受到她的认真、负责”,学生毕佳莹说道。
目前,张秋老师负责着高一年级四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责任大、任务重。批改作业的事情虽小,但小事情可以看出大问题,细节体现素质。在张秋老师这种“从小事抓起,不疏忽每一个细节”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们的成长显而易见。她教授的2017届高三毕业生本科录取率达100%,2016年所带班级也被评为朝阳区优秀班集体。
张秋老师说:“现在已经在教师这一行做了11年了,学生的成长给予我很大的幸福感和自我认同感。如果让我回到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凭借身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每一位学生绽放生命之花而努力。”
十一年的教学经历,张秋老师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一直前行着,从未停下脚步。通过人格魅力地不断提升,逐渐修炼出属于她自己的教育艺术。张秋老师表示,她将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 |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