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讲习

北京一零一中大兴分校张静:基于初中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主题式班级活动研究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1-07 16:42:44

导读:社会情感能力是对人的认知能力以外的各种能力的概括性表达,是指个人在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和管理情绪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它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共识和改革趋势,也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探究利用主题式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北京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利用主题式班级活动提升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践研究。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将初一阶段孩子的发展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和转型期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发现:主题式班级活动是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秉持“以心育人”教育理念,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结合课题“利用主题式班级活动提升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践研究”,将初一阶段孩子的发展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和转型期三个阶段。


根据三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我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平台,以班级活动为载体,采用“个人体验+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优化学生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升他们的心智化水平,培养学生们的安全感、存在感和责任感,为学生们成长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一、建立安全感,顺利度过适应期


刚入学的孩子处于校园生活的适应期,他们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许多陌生的面孔,要适应完全不一样的管理模式,对于身边的一切都缺乏安全感,难免感觉到失落、紧张、焦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安全和信任是人类的重要需求之一。班主任的当务之急,就是帮助学生们消除陌生感,培养信任感,建立安全感。


我以“第一次”为主题进行活动设计。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的“首因效应”理论指出,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最鲜明、最牢固,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很大。


因此,我充分利用“首因效应”,精心设计和学生们之间的每一个“第一次”,帮助他们尽快消除陌生感。


(一)精心设计第一次见面


开学报到当天,我穿上长裙,化上淡妆,早早来到教室门口迎候学生们的到来。


学生们落座后,我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带着他们一起做“桃花朵朵开”等心理团体辅导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认识了新同学,也熟悉了新班主任,紧张、局促感悄悄退去,师生、生生之间的陌生感逐渐消失。


(二)精心设计第一课


我们的开学第一课是“熟悉我们的校园、拍集体照”。


我带领学生们参观校园,一一介绍各种场馆、功能室。


学生们到田径场纵情奔跑,到音乐室高歌一曲,到体育馆挥几下球拍,抚摸可爱的羊驼,……偌大的校园,每一处都留下了学生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的学校好美呀!”


“原来我们学校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


在拍集体照的过程中我首先采用“我是一棵树”的游戏方式展开,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摆出造型,增加了拍照的乐趣,增强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学生们又发散思维,照出了许多别出心裁集体照。当自豪感油然而生时,陌生感就荡然无存了。


(三)精心设计第一次合作


我和学生们的第一次合作是布置我们的新教室。我们一起清扫,调整桌椅。一起讨论我们的教室应该装饰成什么样子。学生们翻阅书籍给班级起了一个非常富有内涵的班名“正心3班”, 正心的概念源于正心:选自《礼记.大学》“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我们的班训为:正心、知行、诚意、思齐


正心:选自《礼记.大学》“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知行:王守仁: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诚意:选自《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思齐:选自《论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由此,“我们的班级”的概念慢慢形成。


(四)精心设计第一次班会课


我们的第一次班会课是“捕捉暖暖”。


我通过展示平时捕捉到的学生间互相帮助的照片引出本课,引导学生们回忆在学习生活中的感动瞬间,并和全班同学分享。学生分享之后我带领他们填写“捕捉暖暖记录表”:


写清楚事情是什么;简单写写为什么让你温暖;如果这个温暖事情让你决定去做点什么,你可以记录下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暖暖都需要让你决定做点什么。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去享受这种暖暖的感觉就行。


请你注意:


这些暖暖的场面有时候很小,并不总是惊心动魄的事情;


这些暖暖的场面可能发生在你身上,比如别人对你的微笑,或者帮助;也可能是你带给别人的;更有可能是发生在与你无关的两个人身上,而你只是一个旁观者。


请不需要对自己或他人做任何的评判,感受它,享受它就好。并不是别人做了温暖的事情,你就不够好。也不是你做了温暖的事情,其他人就不够好。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请你一定要努力去观察和体悟哦。


整节课洋溢在暖暖地感动中。学生们在学校建立起全新的安全依恋关系,整个班级开始融洽互动。熟悉的环境、温暖的氛围、和谐的关系、温和的态度,都是学生们获取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学生们树立了足够的安全感,学习更有信心,能够自主愉悦地开展活动,在遇到挫折时也能大胆探索、求解。


二、寻找存在感,轻松跨越发展期


学生在面对冲突、恐怖、指责、失败时,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使学生拥有多样化的展示平台,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获得自由成长的空间,明确努力的方向,学生们才能找到存在感,身心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


我以“我行我秀”为主题,为学生们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们在外界的接纳和肯定下体验成功、肯定自我,找到自信心。


小然一度想放弃学业,因为他身患再障性贫血,做骨髓移植手术休学两年,本来该上初三的他不想和一群“小孩”在一起上初一。,我们在绘制班徽的过程中同学们改了好几稿感觉都不好,我便向他求助,他设计的班徽同学们都很喜欢,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我能看到浩然自信的微笑。他说:“既然大家这么喜欢,我再给咱们班申请一个公共号吧!”从此他当上了公共号的编辑,在一次次的编辑过程中,这个学生对班集体越来越关心,他想辍学的念头打消了。


冉冉是一个女生,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一遇到悲伤的事情就会划伤自己的手臂,我挽着她和她聊天,知道她会用橡皮刻字。我立即邀请她为我们班制作班印,通过做班印我逐步引导她当有悲伤情绪的时候可以刻橡皮、可以和老师聊天,慢慢地她不拿小刀划伤自己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当发展有了适度的空间,当前进的目标变得清晰,学生们学习越来越主动,整个班级变得更加昂扬。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们不断体验到进步带来的喜悦。


三、播种希望,学会沟通平稳经历转型期


初一年级的孩子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迅速增强,处于发展的转型期。我和同学们共同设定活动主题“我的生涯规划”、“我的时间我做主”和“沟通与理解”。


(一)召开生涯规划班会


我利用生涯规划彩虹图对学生加以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能够进行积极开展自我认知的全过程。


教师首先展示彩虹图向学生讲解彩虹图的作用,使学生理解彩虹图的功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彩虹图能够理解。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开始画自己的彩虹图。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的能力不一样,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便于学生在画图时可以互相帮助。在此期间教师负责巡视,加以辅导。


教师鼓励每个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自己的人生规划,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随着上述活动的开展,画职业生涯彩虹图,引导学生规划人生,给学生播种梦想,给家庭带来希望。


(二)我的时间我做主


当学生对未来有期许时,他们会以及高的热情投入进去,当发现努力的汇报不明显就会产生懈怠。为了加深职业彩虹图对学生的影响,把职业梦想落实到平时的学习中,特别召开了“我的周六安排”主题班会。


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感性上进行自我认知。倾听、观看其他同学的周末安排,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规划是否合理?


我讲解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四象限法则是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一个好的方法是建立预约。建立了预约,自己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所占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引导学生利用四象限法则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沟通与理解


我组织这次活动的起因是,孩子们在线上学习期间遇到很多不懂的知识,肯定也有很多错题,但是不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问自己疑惑的地方,所以我带着孩子们感受体验,对话交流很重要。而且有些同学不知道应该沟通或者说不知道怎样说话表达的方式会让别人接受。这样就会产生许多误会和隔阂,网课大家又不能面对面解决问题,时间长了就不好解决。我试图引导学生看到冰山下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


操作程序


1、每位同学准备两张纸


2、班主任发出单项指令:


—大家闭上眼睛

—全过程不许问问题

—把纸对折

—再对折

—再对折

—把右上角撕下来,转 180 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

—争开眼睛,把纸打开


同学们会发现各种答案。


3、这时班主任重复上述的指令,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同学们可以问问题。


非常明显这次大家得到的图形基本一致。


通过此项活动学生们明白了在日常沟通时,自己表达是否清楚、明确;沟通时,自己是否通过平等对话理解对方观点。


通过班级活动,浓浓爱意在学生们心间缓缓流淌,我们满怀喜悦,充满力量,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学生们就不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监督,而能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整个班级变得积极向上。


参加课题研究以来,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彼此成就,所带班级已成长为阳光心态、和谐融洽、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学生们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拥有充足的安全感、存在感和责任感,为未来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屈廖健,刘华聪.能力测评转向:经合组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调查项目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20(07):90-97.

[2] 袁振国,黄忠敬,李婧娟,等.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9):1-32.

[3] 胡伶,万恒.农村寄宿制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2(09):87-91.

[4] 王树涛,毛亚庆.寄宿对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基于西部11省区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15(05):111-120.

[5]曹云鹤,张雪,姚兆余.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04):126-132.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