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携手育新苗,文化交融谱华章——运河附小与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共赴文化交流盛宴
导读:4月1日上午,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师生代表团一行44人跨越山海,走进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开启了一场以“京港同心筑梦 华夏文化同辉”为主题的精彩纷呈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
为积极推动京港两地教育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助力香港师生深入了解国家发展进程与国情,进一步夯实京港姊妹校建设根基,4月1日上午,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师生代表团一行44人跨越山海,走进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开启了一场以“京港同心筑梦 华夏文化同辉”为主题的精彩纷呈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校园参观、文艺展演、非遗体验等丰富多样的环节,搭建起两地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爱国情怀的种子,促进两地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携手共进,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漫步,情谊初融
4月1日清晨,阳光洒满校园,运河附小的师生代表们以最灿烂的笑容和最诚挚的问候,迎接远道而来的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师生代表团,共同开启这场跨越香江的教育交流之旅。在欢快的歌声中,京港两地师生留下了首次合影,定格下这充满期待与喜悦的瞬间。
随后,在红领巾讲解员的热情陪同下,代表团一行漫步于和润校园。非遗小屋宛如一座中华文化的宝藏库,掐丝珐琅的精致细腻、剪纸艺术的灵动飘逸、京剧脸谱的色彩斑斓、皮影戏的生动有趣,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长卷,引得香港师生纷纷驻足,发出由衷的赞叹。科技小屋内,智能机器人的灵动活泼、环保创意装置的巧妙构思,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技的无限魅力。参观过程中,香港师生沉浸式领略了运河附小“文化润心,科技启智”的独特办学特色,为后续的交流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校史馆,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追溯学校的发展脉络。从1930年“发电厂小学”的创办批文、泛黄的师生合影,到新世纪更名为“运河附小”后的校址变迁、荣誉奖章,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学校的历史记忆,诉说着教育薪火相传的动人故事。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手稿,让两地师生共同触摸到了九十五年教育坚守的温度,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文艺汇演,童心共舞
文艺汇演在报告厅盛大拉开帷幕,两校领导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教育对话。保良局志豪小学的黄大光主任在致辞中深情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让京港两地的学子在互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合作中收获真挚的友谊。运河附小的王艳荣校长也热情致辞,展望两校未来能深化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携手绘制京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蓝图。
朗诵社团带来的《通州赋》铿锵有力,展现了千年运河的深厚文脉;京剧唱段《遇后龙袍》的悠扬唱腔、二胡名曲《赛马》的激昂旋律,交织出传统艺术的华彩乐章;敦煌舞《五星出东方》以翩跹舞姿再现千年文明对话,仿佛将观众带入了古老而神秘的敦煌世界。皮影社团演绎的皮影戏《哪吒闹海》,在光影流转间传递着中华神话的精神内涵。最后,两地学生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歌声在报告厅内回荡,赤子之心炽热相连,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非遗体验,传承匠心
在非遗工坊体验区,香港学生代表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掐丝珐琅组的同学们细心勾勒运河帆影,将运河的灵动之美融入作品之中;面塑课堂上,一份份承载着深厚京味文化的独特礼物——兔爷儿在同学们的巧手下诞生,作为饱含情谊的北京礼物,在本校与香港学生之间传递着岁岁平安的美好祝愿,送去了满满吉祥。沙画台上,金沙流转,绘出代表阳光与希望的太阳花图案,寓意着两地学子充满希望的未来。两地学子互帮互助,欢声笑语回荡在体验区,一件件作品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成为友谊的珍贵见证。
礼物互赠,情谊升温
和润学子为每位香港小伙伴精心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当香港小伙伴接过掐丝珐琅小润润与面塑兔爷儿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小小的礼物承载着大大的心意,让京港学子的情谊更加深厚,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海洋。
精心筹备,诚意满溢
为全力确保本次迎接香港师生交流活动顺利圆满开展,运河附小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积极筹备。校园环境布置充满活力,学校大厅成为迎接香港师生的“第一窗口”,各班级同学发挥创意,精心制作主题鲜明、色彩斑斓的欢迎展板,展示学校特色文化。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运河附小师生对香港师生的诚挚欢迎,彰显出学校对此次交流活动的高度重视。
一次交流,一生情谊。运河中学附属小学与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的师生用文化架起连心桥,用艺术编织同心结,让两地学子深刻感受到“同根同源”的文化共鸣,更在实践探索中为教育协作开辟了无限可能。展望未来,希望两校能继续深化交流与合作,让京港教育交流的乐章在运河之畔与香江之滨久久回响,共同书写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