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石景山区教育大会成功召开!强力奏响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石景山篇章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9-25 09:24:31

导读:9月24日,石景山区教育大会成功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立足区域教育发展新起点,全面谋划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凝聚全区育人合力,开启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石景山新篇章。

9月24日,石景山区教育大会成功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立足区域教育发展新起点,全面谋划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凝聚全区育人合力,开启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石景山新篇章。


1.jpg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出席会议并讲话。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军,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家庆,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田红芳,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牛晓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纪委书记李伟,首钢工学院院长崔阳、副院长周伯久,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党委副书记、校长马玉国,首都师大附中党委书记、校长、教育集团总校长沈杰,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校长熊劲,北京景山学校教育集团校长冀红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田利跃,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金秀斌,区委副书记张利军,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委办公室主任迟志禹,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张维新,副区长马斌出席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主持会议。


2.jpg


李奕指出,石景山区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丰硕成果。以“景行思政”区域品牌建设为引领,成功创建“北京市一体化德育实践研究示范区”;强化教育集团发展矩阵,形成“八个集团纵向引领、四个学区横向交接”的发展格局;教育资源增量提质并举,在百姓家门口建设了一批新优质学校;依托“科幻之城”独特优势,成功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统筹开展学习力提升项目和育苗工程,建设4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最美上学路”“安心通学路”,校园安全防线全面筑牢。在改革创新和历史纵深的交织过程中,新域新质教育已显端倪,并且呈现时空重构、消费更新、角色协同等共性特征。

李奕强调‍,在新域新质教育加快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征程中,要聚焦铸魂育人,以新域新质深化思政课建设。深挖活用石景山独特丰富红色资源、工业遗存、冬奥遗产,充分发挥“科幻之城”独特优势;要聚力优质均衡,以新域新质推动区域资源要素动态调整。立足整体构建纵横打通、连续培养的育人新载体,促进教师、教研、活动、资源等有序流动,支撑学段贯通长链条培养;要聚集人才培养,以新域新质健全完善育人模式。探索推出新域新质教育落地实践新样板,落实“身心健康二十条”“体育八条”改革举措,完善拔尖创新人才贯通与联合培养机制,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聚能建强教师队伍,以新域新质夯实发展根基。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持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对师德失范行为坚持“零容忍”。重点做好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落实校园餐“大宗食材产地直采”、并依托中考中招改革推动全域整体育人体系迭代升级,强力奏响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石景山篇章。


3.jpg



常卫指出,石景山区坚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牢牢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深化,“大思政课”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统筹一体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持续保持全市领先。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全面提升,发展建设了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获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科幻教育特色品牌效应凸显。与驻区高校协同发展全面推进,持续推动校企合作品牌建设,奋力推动石景山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常卫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推进石景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精神之基,以“大思政课”拓展育人格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升全区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和合作办学,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聚焦首都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全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协同开展科研攻关,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支持高校在区发展,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凝聚起推动石景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教育系统自身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做好“十五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贡献石景山力量。

此次大会,石景山区立足于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系统谋划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聚焦布局优化与治理创新、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等多个关键领域,形成《北京市石景山区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5-203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5-2030年)》《石景山区关于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实施办法》《北京市石景山区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九大专项行动》《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五个关键文件,绘就石景山教育综合改革的“施工图”。


内培外引 融合共生

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4.jpg


科学谋划“十五五” 

全力支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校长吕丽表示,学校立足“名校办分校”的先天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移植。拓宽外部引进渠道,联合中科院等权威机构开展AI应用研修,推动课堂向智能化高阶形态跃升。打破学段壁垒,创新“十二年三层六域远航课程”体系,形成“核心—梯度—深化”三研模式。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机制,促进内外融合共生,实现办学品质跨越式提升,贡献共育共治良性育人格局的“景远”答卷。 


5.jpg


深化校地合作

共绘区域高质量发展蓝图


北京市石景山区发展改革委主任贾曦表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发展改革委始终把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协调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兴建6所中小学,实现8所小区配套园开办公办园、8所首钢幼教中心民办园转公办。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驻区高校围绕石景山区“2+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促进产学研协同联动。持续提升教育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促进教育资源发展从“增量扩张”向“提质增效”、“精准配置”转变。


6.jpg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家庆表示,学校围绕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两大战略”,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区域重点产业需求,进一步深化与石景山区的战略协同,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新格局。持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迈上新台阶,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北方工大的智慧与力量,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


实干担当 改革创新

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护航 


7.jpg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吉新表示,街道着力实施助推辖区教育事业发展,将辖区4所中小学校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党建引领、社区组织、物业参与、志愿服务”方式,实施“社区学校共建花圃”等项目,打造思政平台,调动“五老”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实践活动,合作创办“辛安儿童成长支持中心”,重点推进实施三个“最美上学路”项目,加强校园周边整治,创新开展“三个一”法治宣传系列活动,推动街校共建共治共享的双向奔赴。


构建平安校园新格局

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作书面交流。校园安全无小事,学生安全是大事。公安分局聚焦主责主业,筑牢护学安园“防护墙”;坚持关口前移,拧紧风险隐患“安全阀”;强化综合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生态圈”;深化法治宣教,撑起健康成长“保护伞”;护航重大考务,织密公平公正“保障网”,持续推进“护校安园”工作,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财政聚力赋能

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石


北京市石景山区财政局作书面交流。区财政局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主动作为,以“规模持续扩大、结构精准优化、质效同步提升”系统性举措,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以“真金白银”诠释战略担当;支出结构精准优化,以靶向发力促进教育公平;投入质效显著增强,“软硬兼施”驱动内涵式发展,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区委区政府有关委办局、人民团体、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驻区部队、驻区高校和重点企事业单位代表,部分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全区教育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参会。





编辑|王  灿

校对|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