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史家七条小学“万花筒7+n”举办课程研讨会
导读:2023年6月7日上午,史家七条小学与中国教师教育网共同举办《落实课标研究 聚焦核心素养 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七小“万花筒7+n”课程研讨会。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小学教育科王军科长、韩振娟老师;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史家小学洪伟校长;中国教师教育网周可可老师作为嘉宾参加本次活动。
2023年6月7日上午,史家七条小学与中国教师教育网共同举办《落实课标研究 聚焦核心素养 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七小“万花筒7+n”课程研讨会。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小学教育科王军科长、韩振娟老师;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史家小学洪伟校长;中国教师教育网周可可老师作为嘉宾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当天学校特邀指导专家,来自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程舟;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技与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胡淑均;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樊伟;东城区教科院基教研小学语文组主任蒋杰英、数学组主任张杰等人助力活动现场。
“万花筒7+n”课程主旨报告
“德育为首、能力为本、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教育理念。七小多年来研发“万花筒”课程,凝聚了全体教师的智慧。尤其在课程方案和新课标背景下,学校课程资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又进行了重新定位、认识和尝试,让老师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方向更加清晰明确。洪伟校长为本次活动致开幕辞。
《落实课标研究 聚焦核心素养 推动育人方式变革》,黄颖校长首先通过“传承与发展——课标引领理念再提升”、“研究与实施——学习方式变革再发生”、“推进与展望——课程构建再优化”三个部分向大家进行了“万花筒7+n”课程主旨报告。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措施途径,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万花筒7+n”课程群从学生成长的客观需求出发,培养重视学生基础学科的关键能力,也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体验的真实场域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要。
“万花筒7+n”课程群重塑了小学课程的内涵。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探索新知和探寻问题的场所、路径与过程,需要教师变革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代需求,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从课堂提质量到每日一节节常规课堂,课程开启到现在从政策层面,从认知层面,从实施层面,扎实上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呈现七条小学孩子们不一样的生动学习方式。
课程群实践研究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第二部分课程实践研究中:跨学科“n”课程群、“大游戏”定位逻辑课程群、“大比赛”定位健康课程群、“大生活”定位劳动课程群的四位课题负责人及研究课老师通过不同形式展现了近阶段课程研究的阶段成果。
(一)“大主题”定位下的“n”课程群
课程群构建
刘欣主任向专家汇报了“大主题”定位下的“n”课程群构建,在本课程群力求通过课程建设现实困境入手,聚集学科素养,抓住学科认知特点和实践特性,推动学科内和跨学科的整合,使课程成为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组织系统。通过学习方式的变化,各自独特的思维和探究方式,自然而然地带动课程整体创新,从而让孩子促进学科素养生成,发展关键能力,使之更爱学、更会学、学得更好。
课程群研究课
金利梅老师带领学生展示了《探秘东四历史 品味胡同文化》小组课题研究课,通过学生分享、汇报,让大家感受北京胡同文化历史悠久,人与环境的和谐,新时代首都风貌,感悟到这是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更是北京文化的体现,需要传承、保护与发展。
课程群学科分享
在课程群建设中,学科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科学夏老师和美术顾老师分别分享了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
(二)“大游戏”定位逻辑课程群
课程群构建
任江晶主任向专家汇报了“大游戏”定位逻辑课程群构建过程。逻辑课程群以游戏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进行定位,以此教学形式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体现学科本质、关注学习过程的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将各类游戏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渗透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此促进学生直观想象、抽象思维、数学建模、数字化学习、运算和数据分析的学科素养形成。
课程群研究课
刘欢老师带领学生展示了《平均数的应用》小组课题研究课。刘老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放大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内容,增加游戏动手操作的比重,推进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等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知识迁移能力,给予学生更大的活动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增强逻辑思考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能力。
课程群学科分享
数学组长王磊老师进行了《聚焦课程游戏化 深度学习促成长》分享,通过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挖掘学生潜能,优化学习策略,拓展学习空间,挖掘“游戏”的内涵,挖掘“游戏”的外延,挖掘“游戏”的形式进行提质增效。
(三)“大比赛”定位健康课程群
课程群构建
朱锡昕校长向专家汇报了“大比赛”定位健康课程群构建过程。
“大比赛”健康课程群抓住体育竞技性优势,构建勤练、常赛的特点,通过游戏比赛丰富课堂教学、锻炼、比赛,激活健康生活,体育文化比赛培养家国情怀,以比赛激发学生内驱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技术质量,增强体质体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使身心和谐发展、人格健全,锤炼意志,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课程群研究课
体育杜贝贝老师进行了《胡同里的运动会》研究课展示。课堂中通过比赛+游戏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锤炼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更好地掌握动作技巧,提高动作质量,并在竞技中健全人格的作用。
课程群学科分享
体育组长徐礼峥进行了《“大比赛”定位体育健康新课程》分享。随着“五育并举”、“五项管理”方案的实施,明确指向了身心健康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内容。“大比赛”定位的健康课程群是“万花筒”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结合集团“1+X”练习方法,通过“比赛+”的教育模式,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阳光、自主锻炼、合作竞争,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课程群。
(四)“大生活”定位劳动课程群
课程群构建
李阳主任介绍了“大生活”定位下劳动课程群的推进。课程群以“大生活”为特色的学习模式构建,推动课程群从课程内容、形式、关系、场域和评价的整体变革和提升。抓住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生活化”的特点,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级联动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聚焦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启蒙和劳动习惯培养。
课程群研究课
刘蕊老师开展了主题为《劳动勤于手 美德践于行》的队课,结合学生在校和在家的实际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巩固已经掌握的归纳整理的劳动技能,在同学间好的经验的交流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打卡练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归纳整理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课程发展研讨
在第三部分课程发展研讨环节中,活动现场专家以“万花筒7+n”升级版课程体系中“合作创新 多元成长”的课程构建目标的角度对于各分会场研究课及教师交流分享进行了专业点评。
各位专家肯定了“万花筒7+n”现阶段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课及多学科教师汇报中感受到在学科课程群和综合课程群中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本次研讨会从学生能力现状出发,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过程,凸显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更好地将“立德树人”融入全学科教学,从而提高育人的质量和实效,同时也为课程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宝贵建议。
专家点评
活动当天七小有幸邀请到程舟秘书长。程秘书长曾任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课程室主任。主持过全国及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多项重要课题研究和北京市教委委托重要项目,也是七小课题的指导专家,程秘书长从课程建设角度给七小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课程建设中也离不开东城教委对学校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活动最后,教委王军科长为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课程建设也是如此,课程建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再小的坚持也是一种力量!未来在我们日积月累的“小”改变中,涓涓细流必将汇聚成河,“万花筒7+n”课程也定会散发出耀眼的灼灼之光!
编辑|毛玉琦 闫旋旋
校对|李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