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讲习

特级教师陈海琼:课堂讨论的重要性

来源: | 时间:2017-08-24 18:34:55

导读:有效的课堂讨论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行为之一。课堂讨论最终落脚到讨论之后个人要有自己精辟的表述上了。教师若能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精心设计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互助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减少老师一讲到底的枯燥,更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掌握必要的讨论设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讨论的必要条件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以理服人,用良好的德行来树立威信。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沟通、平等对话,由交流而理解,由理解而相互赏识,达到平等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组织教学行为的必备条件。课堂上的讨论也必然是建立在师生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讨论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耐心倾听学生独特的认知和理解,从而进行适当的引导或组织学生抒发自己见解,达到对问题产生精辟的分析之目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从心理上接纳老师的引领。师生的讨论可以是争论,可以是坚持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这种课堂上平等的讨论沟通,能够让师生增长见识、相互学习、换位思考。

在执教《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时,我们分小组讨论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体会:有的是回顾整理我在课堂上讲过的方法,并进行相关举证;有的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由课内向课外迁移;有的则是运用最简单的方法——组词……在没有系统归纳的情况下,学生总结的很多,我在巡视的过程中也是异常忙碌。东边问:“老师,快点过来,她说词语活用是理解方法,我不这么认为,你觉得呢?……”诸如这样的提问很多,针对这种问题,我们作了一个资料汇编,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必要的时候我会给他们点拨。课后听课老师都反映我所带的班级学生似乎对我很信赖,“快过来……”似乎老师就是家人,我们班级学生这种表现部分原因是我们年龄相仿,另一方面是我们经常在作文中进行“信件交流”,课堂上师生长期相处交流,学生已经熟识、习惯,进而甚至有种家人的依赖。

  •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讨论必要准备

课堂教学的“三实践二反思五环节”中明确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定在课前有所预设。课堂上的讨论并不是随意说到哪儿算哪儿,而是要进行精心设计的。教师要预设课堂讨论必须自己先吃透教材,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相关预测。讨论的设计做到“不做无谓的讨论”,需要时才运用,不是流于形式。讨论的内容应该是有铺设的,问题设置不突兀,有一定难度,但有坡度,需要学生经过交流、学习、合作,跳一跳才能达到,这样的讨论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其次,讨论的内容应该是经过筛选,抓住关键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再次,讨论的内容可能是预设中没有涉及到,对于这种课堂上的生成,一方面作为教师本身要重视,适时而变,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预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做得更加好。

在执教《落花生》的时候,原本是由铺设的“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里面却很有用……”准备的讨论“文中哪些词句体现了花生的这一特点?”课堂上学生提到了父亲的教育——寓教于理,这个词对于预备班的孩子来说很不容易,我马上鼓励学生根据他的这个“寓教于理”进行探索,文章中还有哪些语句体现?学生很有成就感,其他同学在课堂上也更加注意运用自己平时的语言积累了,使得语文课更加注意运用自己平时的语言积累了,使得语文课更加生动,成为学生学表达、展现自己的一个平台。

  • 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是进行有效讨论的桥梁

教学中不是永远都是教师要求学生的,也有不少是学生要求教师。要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教师博学多才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教师的层次上去了,对课堂的把握更加到位,更加准确,讨论的设计上也更加独到,语文课更加有涵养。

在执教《沉船之前》时,我特地阅读了《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简评。在讨论中涉及到绅士的服饰时,我马上反问一句:“你觉得作者写他的服饰有什么内涵吗?”在学生七零八散讨论之后,我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风土人情给学生作一些相关的指导,部分学生在课后还特地去搜集了《泰坦尼克号》的相关材料,《“诺曼底号”遇难记》也是他们自行寻找进行阅读的。

教师的内涵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指导,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外自我学习,作为课堂的一种延伸,教师的教其实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掌握方法更好地学。教师发展了,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途径。

有效的课堂讨论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正确看待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寻找积极有效的办法,科学、合理、深入地组织讨论,促进师生和谐共处。

来源|特级教师网

编辑|崔淑萍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