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讲习

特级教师周云燕:阅读是一种精神呼吸

来源: | 时间:2016-05-20 17:23:57

导读: 阅读,是一种学习的状态。对一个儿童而言,阅读是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离开了阅读能力,何谈学习能力,何谈充分发展。

周云燕:

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小学语文名师基地支持人,上海市特级教师联谊会副秘书长。著《上海语文名师课堂——周云燕卷》一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现任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校长。



阅读,是一种学习的状态。对一个儿童而言,阅读是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离开了阅读能力,何谈学习能力,何谈充分发展。阅读是一种精神呼吸。假如缺少了这样的呼吸,生命是有缺陷的。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源于儿童时期的阅读积累。幼年时的阅读经历会让一个孩子的语言和精神日益丰厚,小学生读书的功效会在中学、大学甚至走向社会后逐渐显现出来。

一直以来,许多家长和教师不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孩子的阅读品质是,在这里,我想从实践层面谈几点建议:

 

顺应天性,让孩子与书亲近起来


据说在犹太人家里,当孩子稍懂事时,母亲就会将一滴蜂蜜滴在《圣经》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书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意义不言而明:书是甜的。犹太人用一种独特的育儿方式向我们传递一个道理:顺应儿童的天性,用适合儿童的方式引导他们亲近书本。

有一个现象令许多家长困惑,他们的孩子总是喜欢读同一本书而不愿意尝试读新书,总是央求父母反复讲同一个故事。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当一个孩子捧起熟悉的书本翻开第一页时,小脑袋里就开始猜想下一页的内容,当他发现后一页的画面文字全猜对了,他的内心是多么的满足和欣喜!

妈妈爸爸们,你们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正讲着故事的时候,孩子突然指出你和上一次讲的不一样的地方,再小的瑕疵也逃不过孩子的耳朵。或许这就是儿童的天性,驾驭书本的快感让他们兴奋而得意。

所以,大人们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充分地享受读书的快乐,保护他们最初的阅读感受。

当然,让孩子爱上阅读是需要引导的。对一个识字量不多的儿童而言,《不一样的卡梅拉》、《小飞侠》、《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样的经典读物是有挑战性的。

因此,我们可以先下载故事录音,每晚听着配乐朗诵的经典故事入睡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随后,当你把这些故事书悄悄地放在书桌或是床头时,孩子就会特别愿意去读。因为这是他熟悉的故事,这里有他喜欢的人物,故事中的主人公曾无数次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亲近书本,从故事录音开始,我们不妨试一试。

有一位特别有智慧的妈妈,她每此总是买好几本同样的书,让孩子送给他最要好的小朋友,邀请伙伴们一起读,还会组织了一次聚会,引导孩子们聊书里的内容,这个做法是很高明的。

孩子们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玩伴们有了共同的话题,围绕一本书的“兴趣场”和“信息场”就建立起来了,读书的感受也流通起来了,孩子也会渐渐地爱上阅读。

亲近书本,从拥有共同的书、共同的话题做起,也是一招。


腾出时间,让孩子有读书的闲暇


阅读需要时间,但许多孩子的双休日被家长排得满满的。当孩子疲惫地从培训班回到家里时,再美妙的文学作品也变成了额外的负担,孩子怎么可能爱上阅读呢?

把一本好书放到孩子手里是一件多么隆重的事情。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经历愉快的阅读体验,在中学阶段,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阅读边缘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这对儿童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阅读是成长的需要,应当和睡前刷牙一般自然而然地融于孩子的生活。

当读好书,好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他不但可以收获知识与情感,更能懂得生活的智慧与做人的道理,因为阅读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或许在希腊人眼里,教育就是享受一种闲适。

只有为孩子留出充裕的时间,他们的心智才能自由而充分地成长。请让我们的孩子从容、安静地读一本书吧!

教育的闲适,是摒弃了急功近利的一种自然,是摆脱了紧张忙碌的一种恬静。这不是闲散,而是一颗自由的心灵。


营造美妙,让孩子生活在书香里


阅读与不阅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一面荒草杂生。你相信吗?

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上一本童书,书包就会飞扬起来;

在旅行箱里塞进一本经典,旅程也会美妙起来;在墙角摆一排满满的书架,小屋就会飘出香气。

当你在给孩子布置房间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休闲舒适的玩耍区域还是小读者专属的阅读空间呢?

新年里,你会带着孩子去邮局订一本属于他的杂志吗?当他在订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就会在每月的那几天里盼着邮递员叔叔的到来,孩子需要这种阅读的期待。

餐桌前,你们会来一场家庭智力问答吗?爸爸会不会故意答不上来,让孩子觉得知识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可以超过优秀的爸爸。这种愉悦的力量对孩子是一种莫大的滋养。

我遇到过一个很高明的爸爸,他每天和儿子编章回体小说,今天爸爸讲,明天儿子讲,他们的故事里有《西游记》的魔幻,有《水浒传》的侠义,父子俩乐此不疲,这个孩子的阅读视野也远远超出同龄的孩子。一个被书香熏陶过的孩子肯定是姿态优雅,心灵充实的。

阅读应是童年最重要的课程。当老师捧着一本新书走进教室,什么也不用说,翻开书页,娓娓动听地开始朗读,读着读着,读到精彩处戛然而止……第二天、第三天,孩子的书包里就会变出一本和你一样的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让家长们把新书悄悄地送到学校,然后老师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充满鼓励和期望的赠言,单独地把书送给一个又一个孩子,她和每位孩子约好时间,交流读书的感受。

相信吗?每一个孩子走出这位老师的办公室时都会把书悄悄地藏在衣服里,神情郑重,因为他和老师有秘密的约定。


有效引导,提升孩子的审美品质


深入阅读所能带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是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无法获得的。小学阶段的阅读指导当从兴趣入手,尊重孩子的阅读倾向,让孩子亲近书本。然后在“读什么”上慢慢引导,开阔视野。到了中高年级,阅读就不应只是满足于“浏览式”的信息获取,而开始强调“探究式”的深度研读,教师指导“怎么读”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该如何充分发掘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教学价值,并积极地指导学生阅读呢?建议老师们要同时关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精神价值和语用价值。

试以国际大奖小说《天使雕像》一书的阅读指导为例,小说讲述了女孩克劳迪娅厌倦了家里千篇一律的生活,想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于是她精心策划了一场“离家出走”,与既“富有”又小气的弟弟杰米结伴而行。姐弟俩选择的目的地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在那里神奇地度过了一个星期。期间,一座疑为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小天使雕像正在博物馆展出。克劳迪娅立刻被这座雕像所吸引,她决定要弄清楚这座雕像到底出自谁人之手……于是开始了一段离奇、惊险的旅程。

第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克劳迪娅和杰米这两位主人公性格不同,常常争吵,最终却成为这次离家出走的最佳拍档。这对姐弟俩,你更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时,指导学生先表达观点,然后用小说中的一个语段或实例加以说明。在对关键语段的赏析与品味中,克劳迪娅应对危机的机智,对目标的执著,破解谜团时的好学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

没有口号的说教与言语的直白呈现,儿童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在文字之中。这种精神的力量源自师生对文本的细读和感悟,这需要教师去发掘、引领,为学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基石。

第二课时,老师在教室里设立一个演讲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深入阅读,进行演讲。可选议题有:

1)姐弟俩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他们也有不足之处,请选择一位谈一谈。

2)看到故事结尾之后,你发现姐弟俩有什么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3)如果姐弟俩出走的故事不是这样的,中间被博物馆的警卫发现了,“遣送”回了家,父母的态度是可想而知的。你喜欢哪个结局?为什么?

4)姐弟俩终于回家了,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场景,当他俩走进屋子站在父母面前的时候,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议题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精读小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多角度、有条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师生、生生对话中进一步整体把握故事,引导深度阅读。

这部小说情节悬疑曲折,细节刻画精巧,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赏析、品味作者的用意。

比起短小的故事书,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对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有更大的诱惑力,这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载体。

教师要充分发掘作品的文学价值,引领学生悟出阅读好的作品需要关注细节,需要读思结合,需要逗留与回读。这样的阅读,带给学生的是一次次的发现和一次次的顿悟。

讲到阅读,你不得不说阅读是无穷无尽的,而且阅读也不仅仅是书本。自然、社会本身就是一部大书,书本只是阅读的一部分。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汲取与思考体验融为一体的过程。

儿童阅读与成人阅读不同,它需要创造事件和加以引导。首先,家长和教师应该是一位优秀的阅读者。如果你缺乏阅读的体验,在引导孩子阅读时就会产生“无力感”。

我呼唤有更多的学者、作家、资深教师和有经验的父母成为书本的“导读”,成为孩子的“阅读偶像。”

阅读是一种精神呼吸,与生命共存。让我们从当下开始,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共同品位人类文明的淳香。

教育头条编辑:段胜男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