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北京教育在行动

董卫红语文工作室:假期中学好语文,就要靠这“三要素”

来源:董卫红语文工作室 | 时间:2020-03-03 10:40:45

导读:董卫红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响应战斗号召,她们有态度、有行动、有温度,诠释着疫情防控中温暖的教育守护。


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战“疫”时,董卫红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力以赴落实市区“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争做战“疫”排头兵。

 

课不停研,工作室主持人董卫红老师这样安排

 

在疫情特殊时期,董卫红老师利用微信群,进行近期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各位成员做到“四个到位”:

 

宣传到位。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配合学校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关怀到位。从关爱教师的角度出发,耐心指导本校教师解决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筹备到位。要用好这个假期,做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查阅教学资料,提前备课为开学做好准备工作;

 

履职到位。为确保停课不停学工作顺利实施,成员教师要主动作为,精准服务学生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及时沟通和商量解决。

 

为了帮助孩子假期“宅”而不“慌”,北京市特级教师董卫红把语文学习的“三要素”送给学生和家长。

 

1.紧抓基础三要素:预习新课文—复习旧知识—认真做作业

 

2.查漏补缺三要素:摘抄本—笔记本—错题本

 

3.语文阅读三要素:营造读书环境—亲子阅读—品读以及动笔

 

4.重视练字三要素:选择练字工具—规范书写习惯—每天坚持练字

 

停课不停学,工作室成员这样行动

 

工作室的老师们也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打赢战役做出自己的贡献,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开启了全天候的工作模式。

 

1.同伴互助,教学相长

 

工作室老师们积极利用“智慧学伴”“双师辅导”等平台,并且下载“腾讯会议”等工作软件,更好的助力线上教学。面对新软件老师们有的不太会用,组内年轻的老师通过微信一点一点地教授,让老师们都能运用新软件办公。工作室的韩晓雪老师是长阳中学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她深知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媒体的表现形式也会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但她也深知学校老师们面对录微课这种高端授课模式内心的茫然和无措,于是她在学校微信群里视频演示录微课的步骤,并由此推出了她的微课《刘禹锡的择友观》,让老师们用微课的形式指导学生快乐学习。

 

2.居家备课 ,网络教研

 

老师们在家积极备课,提前把第一单元的课程备完,打有准备之仗。他们录制了视频微课,方便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同时在微信群内视频教研,商讨通过新形式怎样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徐启锋老师是工作室的一名党员教师,他在葫芦垡中学身兼年级组长和语文教研组长、班主任等多重职责,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作为骨干教师,面对市区教委“疫情期间不准讲新课”的指示,他主动请缨与教研员刘宝艳老师一起学习特级教师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结构、课件制作,甚至细到老师的提问语言。经过一番研磨探讨,最终推出了复习课《关雎》。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带来愉悦。

 

吴海燕老师是北京市骨干教师,也是良乡三中语文教研组长,在这个特殊时期,语文组接到学校通知后,积极应对,商讨方案,基于学情和语文学科特点,吴老师组织大家集思广益,制定计划,最终确定教学内容,包含假期作业检查、教学微课、名著阅读指导和作文指导。老师们在网上活动纷纷表示,要充分利用学通网精准教学系统等资源,进行阅读和写作指导,停课不停学,生活处处皆语文。

 

3.悉心指导,温暖呵护

 

工作室每位老师都在对应的班级微信群内,同时还在各个班的直播授课群内,在线上指导学生学习,按照学生的作息表和课程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不落后,不荒废。通过文学艺术的熏陶,孩子们情绪更积极向上,就算是待在家中也会充满活力和激情。

 

指导学习的同时,老师们每天都密切关注疫情,提高防控意识,宣传防控知识,以身作则,积极传播正能量;工作室的班主任老师们,每天在群内汇报当日体温,身体状况等等。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绘制了手抄报,为我们的白衣天使、所有的医护工作者以及患者加油打劲向医护工作者致敬。

 

众志成城,打响战“疫”。董卫红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响应战斗号召,她们有态度、有行动、有温度,诠释着疫情防控中温暖的教育守护。

 

编辑 | 李宙驰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