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雄: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十好” | 校长寄语
导读:对一周线上学习收获的“好”的十个思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国雄
停课不停学已过一周,家长、教师、学生反应怎样?线上学习效果究竟如何?我们还要坚持什么,急需改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集团开展了全样本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群体共12500份问卷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当前线上学习的综合认可度高达98%。尽管这是无奈之时的应急之举,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难题,但我今天还是要先来说说线上学习的十个“好”。
一、 环境好:安全而健康
问卷结果显示,100%的家长认为线上学习避免了因上学接触而可能导致孩子被传染,消除了安全顾虑;节约了上学往返折腾的时间,孩子们有更充分的睡眠保证;教师每天按时提醒学生上线答疑,学生有规律起居,防止其懒散甚至是颓废;有同学在问卷中说:“我们在线上学习,没时间在手机上玩游戏了”,学会了管理手机和健康上网意识;有的家长还提到,居家学习,孩子还可能避免接触周边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有的孩子还能辅导弟弟妹妹,为他们作表率。
二、 氛围好:公平而自主
同学们在问卷中高兴地说,线上学习我们都能坐教室里的“C位”,享有教师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至今还滞留在外地的267名同学,也能同步享受教师线上答疑;基础不同或性格不同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学”,随时在群里或单独向老师提问,特别是内向的同学不再“胆怯”;没有教师面对面的“监督”,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高;弹性学习资源的提供,促进学生自主选择;线下锻炼、劳动、阅读等都需要学生自主作出安排,自主能力的差异学习将拉大综合素养的差异。不少家长在问卷中提到:这种学习方式其实是孩子将来进入大学的很好准备。
三、 交流好:温暖而合作
同学们反应一个寒假没见着老师,听见教师线上亲切的声音:“亲爱的某某同学在吗?”、“请某某同学发表意见”“大家一定要注意锻炼”等,在看不见的线上实现互动,教师通过语言的力量,在不断地温暖学生、感染学生;有30%的教师在问卷中提到,线上学习交流更多了,因为不受时空的影响,也更少受性格的影响;线上学习互助小组的建立,同学间互相提醒、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即使是“线”掉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永远连在一起。
四、 效果好:高效而个性
同学们普遍反映线上学习交流面更广、反馈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效率更高,教师时时“在岗”、处处“可见”,同学们享受到零距离免费服务;课堂答疑指导通过微视频、语音、屏幕共享等方式,相对于教室更直观、生动,更有趣;如遇特殊情况可以通过录频、回看等方式课后继续学习;线上更容易采用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共性问题集中解答,个性问题单独辅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五、 转型好:唤醒与创新
问卷中有位三个月就要退休的老教师说到:“我虽然快60了,为了停课不停学工作,开始学习做微课、学习上QQ、尝试做‘主播’,让我回到了年轻的状态。”钉钉课堂、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技术工具走进了教师的生活;疫情在让老师唤醒学生关注社会的同时,也在唤醒教师自身的职业信仰,唤醒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天的疫情上报、学习指导备课、还有居家的琐碎家务,尤其是学生不分时段的答疑,老师们比正常上班工作量大了很多,但他们坚持用这种方式为阻击疫情作贡献。线上学习,倒逼教师专业成长,每一节课都需要结合疫情、结合实际去创新设计,每一次线上“主播”不再是关在封闭的教室,而是面向社会的全开放课堂,不断接受家长、同事和领导的全程“监督”,每一次答疑都需要快速而正确“搞定”学生。
六、 模式好:线上与线下
北京市构建的“线上指导、线下活动;偶用网络,重在调动;重构集体,鼓励交流;多维沟通,缓解焦虑”模式得以落地,突出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线下为主,才能确保视力,更能确保学习效果。本次问卷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选题是“一周的线上学习,对视力的影响大吗?”,回答影响不大的达85.2%,这说明我们较好地落实了“偶尔上网”。教师的操作经验:一是屏幕展示时间最短化,可以通过“展示问题——“秒记”关键词——收起屏幕——线下动手——拍照展示——精要点评”六环节缩短看屏幕时间;二是语音答疑指导,最大程度节省了用眼时间;三是除认真完成眼保健操外,落实“课中休”要求,增加观看屏幕15分钟后3分钟休息;四是设计基于线下活动为主的任务,如小学低年级,最多提供5分钟线上内容,其他都是线下自主学习;五是阅读与写作,把阅读作为线下学习的重要内容,并增加写作量;六是落实体育、劳动、艺术等线下活动类课程。
七、 协作好:陪伴与合力
本次问卷,许多家长、特别是低年级家长说到,“居家学习让我们能和孩子一起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我们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亲子关系更为密切,真正实现心灵陪伴;许多家庭建立以孩子为中心、以学习为标准的家庭环境、家庭作息、家庭规则,打造家庭文化,让我们看见了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应该有的样子。不少家长也进入班级群,跟孩子一起开班会,一起听课,一起发问,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当我“走进”小学一(二)班班会课时,家长在群里“欢迎刘校长、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然我突然感到这个课堂的主人俨然是家长们!线上学习,实现跨时空交流,密切了多重关系。
八、 理念好:育人与价值
问卷中,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到,线上学习虽是无奈之举,但它促进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疫情面前,把疫情危机当作最好的育人契机,在学习辅导过程中,不断改进在线辅导的内容和形式,在辅导过程中突出疫情教育与学科课程融合,强化生命教育、责任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等的价值,引领每一个人全面关注社会,切实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向逆行者、追光者学习,自强不息,敬畏生命,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
九、 方向好:无界与治理
线上学习呈现的特征是无边界,在决策、部署、监测、评价、反馈等方面需要设计全新的组织架构,实现无界管理,促进学校治理能力提高;线上课程的整合与开发,促进教学领导力的提升;线上学习,催生我们从教育理念到育人模式、从教育技术到专业发展、从课程开发到教学方式的全面创新;线上学习,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等多重角色的转换和重组。
十、 前景好:未来与借鉴
面向未来的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教学的辅助作用毋庸置疑。非常时期如此大规模的线上学习,是教与学方式变革的一次尝试,是教育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一次检验,也是现代学校治理的实践探索。它为育人模式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也为教育教学转型,加速推进后疫情时期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乃至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宝贵经验。
以上是对一周线上学习收获的“好”的十个思考,随着居家学习时间的延长,特别是父母的逐步复工,教师负担的持续增加,还会出现许多新的挑战。同时,线上学习作为线下学习的补充,从身心健康到自主管理,从课程开发到素养提升,从网络支撑到过程监管,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后期的实践中去研究、改进和突破。
编辑|刘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