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北京教育在行动

马万成:家长要引导孩子思考六个问题|校长寄语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 | 时间:2020-02-23 20:27:15

导读:现阶段,新冠肺炎阻击战尚未全胜,孩子们在老师和您的指导下已经开启了自主学习模式。在这一段时间里,两千多个家庭与学校同频共振,共同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努力着。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向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工作者致敬!向在家中陪伴、指导、督促孩子居家学习的家长朋友们表示感谢!现阶段,新冠肺炎阻击战尚未全胜,孩子们在老师和您的指导下已经开启了自主学习模式。在这一段时间里,两千多个家庭与学校同频共振,共同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努力着。


近期,我们发现各种形式的网络学习把很多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大人和孩子们都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知识”学习中。静下来想一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东西需要重视,更多的常识需要知晓,更多的情感需要内化和升华,更多的短板需要补齐。


我们很多人经历过1998年抗洪、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次次与灾难的勇敢斗争,凝聚起的是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勇气和决心。当前,新冠肺炎病毒与人类的遭遇战又是一场空前惨烈的灾难,但我们不会惧怕,更不会被灾难征服!


多难兴邦,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每经历一次困难就会成长一次。我们也是一样,危机时刻正是教育的宝贵时机。在举国抗疫的大背景下,我们除了督促孩子学习知识,更应该关注的是,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将共赴时艰、舍身忘我的气节,将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植入下一代人的精神基因。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面对疫情,我真心希望您能和我们一起,积极引导孩子珍爱生命、关心社会、明辨是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


在此,我倡议,您带着孩子一起,可以从以下几个话题入手,进行一些思考与讨论:



一、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与其他物种和谐相处?

十七年前的非典和这次新型肺炎都与野生动物有关,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人类不能失去对自然和物种的敬畏之心,“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二、哪些生活习惯与习俗需要改变?

这次疫情警示我们,有一些习俗和习惯成为了传播疾病的途径,很多平时不注意的生活细节不利于身体健康。那么,我们平时怎样做就能减少对健康的伤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陋习需要改掉?



三、吃什么、怎样吃才健康、安全?

对于小孩子来说,吃什么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对于所有人来说,哪些东西是不健康、不卫生、不安全,所以不能吃的呢?



四、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结合疫情期间的新闻事件以及身边的人和事,帮助孩子分辨一下,怎样做才是尽到公民的责任,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



五、疫情之中,哪些职业让我们特别敬佩和崇敬?孩子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疫情当前,有很多伟大的“逆行者”,他们之中有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有仅用10天建造起火神山医院的设计、施工人员,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一直坚守工作岗位的普普通通的平凡人。这个世界之所以是美好的,正是因为有无数人在守护着我们。结合具体事例和孩子一起说说我们的感动吧!问问我们孩子,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祖国做哪些贡献?



六、全国人民在此次疫情中共克时艰,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你是否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呢?疫情发生至今,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自指示,领导小组亲赴一线指挥,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举全国之力,有效组织防控疫情,为人民生活提供日常保障……我们感受到了制度的优越、祖国的强大;在严峻的疫情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数平民英雄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群众的力量、人民的伟大。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和孩子一起讲好中国的故事,激发起孩子对英雄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



家长朋友们,我们的孩子应该是未来社会中的合格公民,他们应该拥有幸福的人生。那么,未来的幸福一定源自今天的培养与成长。所以,让我们帮助孩子,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来思考、来成长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灾难总会过去,但一切都不应被遗忘,也不该被忽视。愿我们在这次疫情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行动。让孩子们在这个不一样的春天中真正长大!


编辑|贾振华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