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实验华夏女中加入教育集团十年办学研讨会圆满举行
导读:秋风送爽红莲路,硕果盈枝映朝霞。9月20日上午,十年聚力・同育芳华——北师大实验华夏女中加入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十年办学研讨会在学校报告厅隆重举行。
秋风送爽红莲路,硕果盈枝映朝霞。9月20日上午,十年聚力・同育芳华——北师大实验华夏女中加入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十年办学研讨会在学校报告厅隆重举行。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西城区委书记刘东伟,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守军,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西城区政府副区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邴浩,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张朱博,西城区教委主任蔡冬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教育集团总负责人李晓辉,党委书记尚建军,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实验华夏女中首任校长蔡晓东,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陈国才,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副处长马可出席活动。另外北师大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各成员校领导,实验华夏女中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以及为实验华夏女中的发展提供过助力的特邀嘉宾等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十年集团化办学的耕耘之路,见证“她教育”的蝶变成长。本次会议由实验华夏女中党支部马云书记主持。
李奕:为全市提供了可推广的“实验-华女范式”
研讨会伊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同志致辞,向学校及师生表达诚挚祝贺,对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予以高度赞扬。他充分肯定学校十年来坚持特色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形成成熟的“主体性浸润式”育人模式,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质变跃升,为全市提供了可推广的“实验-华女范式”。同时,他强调首都教育正深化“减量发展、提质增效”改革,积极探索“新域新质教育”,希望学校未来重点推进新型集团化办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因材施教育人、人工智能赋能及学生身心健康五方面的探索,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全面实施“课创计划”,真正实现从“育分”向“育人”转变,为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回溯“十年蝶变”: 从“破茧”到“绽放”,书写“她教育”奋进答卷
北师大实验中学副校长、实验华夏女中校长刘海霞以“十年蝶变·芳华绽放”为主题做大会主旨发言。从“历程举措、办学成果、支持展望”三维度,铺展学校十年成长画卷,全面回顾了学校自2015年融入集团以来的发展历程、核心成果与未来愿景。
十年来,实验华夏女中实现了从“基因注入”到“特色立校”的阶段跨越,逐步构建并完善了“主体性浸润式”集团办学模式,确立以培养“独立、自信、智慧、优雅”的“WISE Girl”为育人目标。在学生发展方面,学校不仅在学业成绩上保持区域领先,更在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表现突出。教师队伍实现从“输血帮扶”到“造血共生”的转变,依托集团资源及自主培育机制,数十人次荣获市区级科研奖项,成功申报多项北京市规划课题,并形成可推广的女校教育经验。
学校声誉显著提升,成为区域女性初中教育的优选品牌。面向未来,学校将实施《2025-2029新五年发展规划》,聚焦课程体系升级、师资队伍建设与办学模式提炼三大工程,打造“数理思维提升工坊”“女性科学家讲堂”等特色课程,深化集团内教师研修共同体和“1+1+N”导师机制,持续探索“主体性浸润式”教育路径,为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她力量”。
共叙教育温情: 师徒相携,师生同心,让成长有迹可循
教师是实验华夏女中发展的核心引擎。十年间,实验中学作为教育集团核心校通过“专家指导、交流轮岗、教研共同体”三大机制,为实验华夏女中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平台,实现了教育智慧的共融共生。
十年同行,擎灯引航。在教师专业成长访谈中,实验中学名师与实验华夏女中教师代表围坐畅谈,回忆过往:实验中学英语特级教师李艳坚持深入课堂精准帮扶,帮助实验华夏女中青年教师高宇华快速成长为骨干;实验中学数学骨干教师霍凯华在实验华夏女中交流轮岗期间优化女校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实验中学心理教研组长卢文晗老师以教研共同体的形式助推实验华夏女中的心理学科建设,引领实验华夏女中心理教师王琰成长为集团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
展望未来,两校教师将继续携手共进,以智慧点亮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在集团化办学的广阔天地中,共同书写教育者薪火相传、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实验华夏女中语文教研组长薛艳老师以“心有繁星,向阳而行”为题,分享自己作为首批交流轮岗教师的十年成长:从跨校融合到打造“海棠诗会”品牌,从课堂实践到育人理念升华,她将实验“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女校特色相融,成为“流动的星火”。教育是温暖的遇见,更是力量的传递。她的心声,是集团教师共筑优质教育的精彩注脚。
随后,“‘春华秋实’那些年”环节更添温情。在采访视频中,实验华夏女中毕业的高中在读生、大学生以及实验中学教师共同勾勒“华夏女生”画像——“细腻有温度”“坚韧有担当”“全面且鲜活”,映照着育人目标的落地。
四组师生登台,讲述他们独有的华夏记忆。于佳琦老师与韦晗兮同学的“笔记本”的故事,张祎老师与葛芯夷同学的“分贝仪”的故事,智冠华老师与田格萌同学的“校徽”的故事,赵东阁老师与律佳辰同学的“烤红薯”的故事,都生动诠释出实验华夏女中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所提供并传递的“支持”“信任”“鼓舞”和“温暖”。当师生齐声念出“红莲中里12号那段温暖而美好的时光”时,全场皆被这份教育深情打动。
筑梦新程:授牌启新篇
展望未来,北京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正阔步向前,现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依托北京市高水平学生社团集团校建设和课创计划机制,加强集团内学生连续培养、贯通培养、协同培养,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多元的平台。在集团内项目基地校授牌仪式上,实验中学为实验华夏女中、159中学、西单小学和宏庙小学等四所学校授予“金帆艺术成员校”“金鹏科技成员校”“金奥体育成员校”称号;为实验华夏女中、159中学、实验丰台学校、实验大兴分校、实验顺义学校、北师大三附中、实验朝阳学校分校、北京第四实验学校、西单小学、宏庙小学、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红莲分校等十一所成员校授予“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基地”“课程创新实验特色学校”“教师教研联合体成员校”称号。
李晓辉:教育集团将重点推进“三个一体化”
北师大实验中学校长、教育集团总负责人李晓辉致辞。他指出,十年间集团以“基因重组”激活华女发展:通过理念双向赋能,让实验课堂理念与女生认知特点结合;开放优质资源,支持华女学子在竞赛、艺术领域出彩;融合两校精神,凝练 “独立、自信、智慧、优雅” 育人目标。实验中学作为核心校,始终秉持“造峰扬谷”理念,构建“名师库+教研共同体”,推动百余名教师跨校交流,打造“拔尖创新人才贯通课程”,实现课程协同创新与管理优化,助力实验华夏女中从“单一特色校”成长为“多元优质校”。面向集团化办学3.0阶段,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将重点推进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及特色发展“三个一体化”,深化集团改革,为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实验智慧”和“集团方案”。
邴浩:为西城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提供样本
西城区政府副区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邴浩代表西城区委区政府向实验中学和实验华夏女中师生致贺,同时,向为西城教育做出贡献的同仁致以诚挚的谢意。
他指出,实验华夏女中加入实验教育集团,是西城深化教育改革、均衡优质资源的重要战略决策。十年间实验华夏女中借集团办学理念、资源,坚守女子教育特色,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显著提升,彰显集团化办学效能,为西城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提供“西城经验”和“华夏样本”。
西城区将持续以发展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深化综合改革,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他同时鼓励老师们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成为教育的火把,薪火相传,共同打造首都教育发展的新明天。
王守军:推动大学与中小学共建“教育共同体
作为北师大基础教育学校,实验中学带领教育集团始终坚守北师大人的初心使命,始终牢记北师大领导的嘱托。北师大常务副校长王守军在致辞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北师大始终以“教育兴邦”为使命,推动大学与中小学共建“教育共同体”,将前沿教育资源注入基础教育一线。谈及十年办学成效,他充分肯定了实验华夏女中创新性提出的“主体性浸润式”融合模式,实验中学发挥标杆作用,与实验华夏女中实现理念共融、管理互通、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助其从“借力发展”迈向“内涵创新”。同时,北师大通过“基础教育学科共同体”,助力实验华夏女中构建融女性素养、时代精神的育人体系,为基础教育贡献“北师大智慧”。北师大将持续支持附校彰显特色,深化“大学 - 附校”融合机制,共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版校歌:首次公开演唱
为记录实验华夏女中加入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十年办学成果,引领未来发展,实验华夏女中师生共同创作完成了新版校歌《春华秋实向远方》,在研讨会中由校合唱团首次公开演唱,正式发布。
“春风吹拂在红莲路上,春雨滋润我们的理想”的歌声,串联起十年记忆与未来憧憬。“独立、自信、智慧、优雅”的歌词,既是华夏女生的成长注脚,更是“她教育”未来的前行方向。 十年砥砺深耕,化作芳华满径;未来步履不停,再赴星辰之约。
新十年起点:培养“胜任未来的睿智女生”
实验华夏女中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的十年同行,不仅是集团化办学的成功实践,更是女性教育的创新探索。站在新十年的起点,实验华夏女中将继续以“实验基因”为根,以“女子特色”为魂,为培养“胜任未来的睿智女生”而不懈奋斗,为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书写更多“她”的精彩篇章。
编辑 | 周 静
校对 | 李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