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融智・创 π・赋能 ——黑芝麻胡同小学开展学科跨域融合与 AI 视域下的教育新生态主题教研活动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3-22 21:27:27

导读:2025年3月19日下午,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承办的 “融智・创 π・赋能 —— 学科跨域融合与 AI 视域下的教育新生态” 主题教研活动。


2025 年 3 月 19 日,由市、区、校三级联动组织的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承办的“融智・创 π・赋能 —— 学科跨域融合与 AI 视域下的教育新生态” 主题教研活动在学校隆重举行。这是由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 “学科领航 赋能成长”—— 东城区小学名学科基地研讨与展示系列活动的有序推进。

 

本次活动旨在深度聚焦信息科技课程领域,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实施路径,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技能提升,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1.jpg

 

活动由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研修部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郭艳玫主持,北京市、东城区教育专家及东城区全体信息科技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分为“名学科基地校专题介绍、专家引领促研提效、师生共研科技赋能、深度点评研教引航”四个板块。

 

名学科基地校专题介绍


DSC04355.JPG


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郝君发言中阐述了名学科基地的关键作用,学校在构建“学科-跨学科-超学科”三级课程体系下,打破学科壁垒,着重提升师生AI 视域下深度思维能力,以信息科技学科为核心,培养未来创造者。他希望基地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教育体系。

 

专家引领  促研提效


2.jpg


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聘请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王振强、北京教育学院信息教育系主任郭君红、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研修部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郭艳玫三位专家为北京市东城区信息科技名学科基地校指导专家,并颁发聘任证书。

 

师生共研  科技赋能


DSC04938.JPG


刘晓烨老师的《AR算法编程》现场研究课利用虚拟增强现实的创新教学方式,为启蒙教学提供新思路与方法,尤其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方面展现出创新教学实践的价值。

靳华瑞老师敏锐捕捉最新前沿热点,设计《语言大模型》课程,指导学生借助 DeepSeek工具尝试为学校设计校园电视台节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赵佳奇老师的《动作编码大挑战》一课引导学生用编码设计课间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编码知识理解更深刻,激发了学生对信息科技课程的热爱;

刀力为老师展示的《辨别生活中的信息》课,巧妙运用网络谣言危害等实例,让学生切实意识到信息辨别在生活中的关键作用,信息辨别意识大幅增强。


DSC04433.JPG


学生刘煜凯设计的“私家车位共享地锁”作品针对如何解决私家车位能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车位共享的研究,充分展现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创新思维。

学生李佩泽设计的“手语精灵”能够帮助聋哑人进行无障碍沟通,实现智能“翻译官”的功能,体现了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在科技领域的探索精神。

 

深度点评 研教引航


DSC04499.JPG

DSC05374.JPG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王振强主任对课程展示进行了专业的评课与指导。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研修部主任王彦伟发表讲话。专家们表示,学校在信息科技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在区域内形成示范效应,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未来,希望名学科基地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打造更具特色的信息科技教育体系。


DSC04113.JPG

 

活动尾声,赵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活动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不仅为黑芝麻胡同小学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学改革注入了全新活力,带来了极具启发性的新思路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还为区域内信息科技教师精心搭建起一个深度交流、互学互鉴的优质平台。


3.jpg

 

展望未来,黑芝麻胡同小学将持续充分发挥名学科基地校的示范引领作用,紧密贴合本校的实际学情,牢牢立足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切实需求,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动信息科技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培育能够从容应对未来社会挑战、具备卓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坚实的力量。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