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减负提质”教学实践项目在北京中学二分校成功举办
导读:2024年5月9日,朝阳区“落实双减,减负提质的教学实践”区级研训活动在北京中学二分校隆重召开。此次活动汇聚了朝阳区课改办常务副主任高萍主任、基教一科张浩钰老师、项目组特聘专家刘晶老师、于红利老师、吕晓金老师,以及北京中学二分校文娟校长率领的全体校级干部、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同时吸引了各校项目负责人、骨干教师及一、三年级项目实验教师的积极参与。
2024年5月9日,朝阳区“落实双减,减负提质的教学实践”区级研训活动在北京中学二分校隆重召开。此次活动汇聚了朝阳区课改办常务副主任高萍主任、基教一科张浩钰老师、项目组特聘专家刘晶老师、于红利老师、吕晓金老师,以及北京中学二分校文娟校长率领的全体校级干部、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同时吸引了各校项目负责人、骨干教师及一、三年级项目实验教师的积极参与。
研究课精彩展示
活动中,北京中学二分校的刘凡老师和李博老师分别带来了一年级数学研究课《稍复杂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三年级数学研究课《认识小数》。
刘凡老师的《稍复杂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课程,巧妙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瓶水”的实际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计算的需求。刘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明确的研讨问题和探究要求,通过精准的设问和适时的追问,巧妙地启发了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借助小棒图和枝形图的巧妙勾联,学生们清晰地理解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原理。
李博老师的《认识小数》课程,则紧密结合学生的购物经验,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并借助元角分的模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位值制。
互动评课,智慧碰撞
课后,两位老师表达了对项目组和专家老师的诚挚感谢,并分享了研究课的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与专家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与会项目教师也针对这两节研究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疑问。随后,项目特聘专家刘晶老师和于红利老师分别对研究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耐心地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刘晶老师高度赞扬了两节课的教学实践,认为两位老师都非常认真投入,使用《学力手册》执教的整个流程非常顺畅。两位老师都能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五手势、五习惯”;设问清晰,引导学生思维活跃,不仅做到了能倾听、会表达,还能提出自己的补充和质疑,充分展示了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
于红利老师对两位授课教师在磨课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给予了肯定,并结合第二节课活动手册的设计意图,对现场老师们的疑问进行了详尽的解答。于老师还指出,两位老师利用学力手册的流程和话语系统非常熟练;在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遇到重点难点时,通过巧妙的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解释,展现了高超的教学智慧。
专家点评,引领方向
活动的最后,高萍主任对本次活动的两节研究课进行了深入的指导。高主任表示,两位老师和孩子们的精彩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她充分肯定了两节课中学生所展现出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倾听、善表达、巧补充、敢质疑、能辩论”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高主任强调,将讲台交给孩子,通过教师的适当退让促进学生的主动进步,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力手册》的支撑下,更好地撬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实现了由少知到多知的转变,让学习真正发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了“开放式教学六步法”,在搜集资源和暴露资源环节处理得十分娴熟,资源呈现的顺序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的本质,真实呈现了思维逐步提升的过程。
活动在基教一科张浩钰老师的美好祝福中圆满结束。张老师希望老师们在课堂中能够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势而为;同时祝福北京中学二分校在实验项目的推动下越来越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