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进修实验学校举办科技跨年主题体验活动
导读:12月31日,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实验学校特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士进校园。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AI体验,用科技跨年。
12月31日,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实验学校特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士进校园。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AI体验,用科技跨年。
本次跨年科技节以“AI作伴,未来生长”为主题,以“探微志高远 践行当有为”为Slogan。这一Slogan既体现了科学探索的精神内涵,又强调了实践与志向的重要性,寄寓了学校举办科技节的初衷:激励同学们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树立崇高的理想,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与实践,在科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深入探究,通过实际行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在科学实践中有所建树,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技节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脑图谱与类脑智能实验室主任余山的精彩讲座中拉开序幕。余山老师以《类脑智能与脑机接口——从大脑走向未来》为主题作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类脑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和脑机接口的实际应用案例。他不仅探讨了这些前沿技术如何模仿人脑的工作机制,还分享了一些国际上成功的实验成果,以及这些技术在未来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革。讲座期间,余山老师还展示了多段视频资料,现场高潮迭起,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
余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脑图谱与类脑智能实验室主任。余山主任致力于理解大脑皮层信息处理的网络机制,研究脑启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并探索新型脑机接口及其应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IEEE TIP, AAAI, CVPR, NeurIPS等神经科学、智能技术领域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担任BMC Neuroscience、Neuroelectronics编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人工智能学会专业委员
本次跨年科技节特别策划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游园会,内设五大特色体验区:AI互动体验区、流动科技馆、光电互动区、学科互动体验区以及新年庙会。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和展览,游园会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奇迹与魅力。
别开生面的跨年科技节,是学校深入贯彻和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学校科技教育的一次缩影。
建校以来,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实验学校坚持以科技教育为重点,充分挖掘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积极开设科技社团、开展科技节、学科月、数学节等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和科学教育工作,支持学生在富有创造的科技教育活动中发展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实验学校是“英才计划”北京地区中学基地校、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基地校、“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种子学校。2024年5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2024年11月,学校成为海淀区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标志着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领域迈上新赛道。2024年,三组同学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学校科学教育正在为同学们的未来搭建坚实的桥梁。
“AI作伴 未来生长”主题跨年科技节融入了海淀进修实验学校全体师生对2025年的热情、希冀和祝愿。未来,学校将继续为同学们搭建探索未知的桥梁,引导同学们向着更广阔的科技天地进发,培育更多面向未来的、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编辑|李梓萌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