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科技+五育融合打造小课间育人场域“新样态”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1-02 10:36:52

导读:在时代浪潮的汹涌推进下,教育领域的革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科技与五育融合的议题,无疑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借助科技的强大力量,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育这五育精髓深度融合,共同塑造小课间育人场域的“新样态”,为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设坚实基石,让我们看一看这所学校怎么做的。

科技+五育融合打造小课间育人场域“新样态”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 付云含


在时代浪潮的汹涌推进下,教育领域的革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科技与五育融合的议题,无疑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借助科技的强大力量,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育这五育精髓深度融合,共同塑造小课间育人场域的“新样态”,为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设坚实基石,让我们看一看这所学校怎么做的。

过去,小课间作为校园生活的微观缩影,往往局限于简单的身体活动或是单一的知识灌输,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多元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正逐步渗透至教育领域,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将这些科技手段巧妙融入小课间活动,不仅丰富了小课间育人的形式与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图片1.jpg

 

一、校园中科技小超市下的人机交互体验


我校重视增强少先队员荣誉感,积极构建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队员自主设计“优异卡”“魅力卡”等激励卡片,这样的激励卡片也逐渐成为了“校园货币”,“魅力小超市”作为少先队“六大阵地”之一,是一个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与归属感的创意空间。


1. 我校科技社团自主发明的抓盲盒机

这台机器的设计灵感源自抓娃娃机,但与普通的盒子不同,盲盒上印制了北实硬核少年的十二个关键品格和十二个关键能力。

12个关键品格——奠定人生的基石

1.爱国:崇高情感,赤诚之心

2.诚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3.尊重:尊重他人,包容差异

4.责任:勇于担当,尽职尽责

5.勇气:面对困难,敢于挑战

6.耐心:坚持不懈,不畏挫折

7.爱心:关心他人,富有爱心

8.公正:公平正义,不偏不倚

9.谦虚: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10.善良:仁慈友善,乐于助人

11.合作:团队协作,共享共赢

12.幽默:乐观包容,富有智慧

12个核心能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1.创新能力:突破定式,勇于创新

2.批判思维:独立思考,绝不跟从

3.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沟通能力:有效表达,善于倾听

5.团队合作: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6.时间管理:合理规划,高效工作

7.学习能力:持续学习,不断提升

8.领导能力:激发潜能,引领成长

9.适应能力:适应变化,应对挑战

10.情绪管理:调控情绪,保持冷静

11.反省改进:定期反思,持续改进

12.自我激励:激发动力,追求卓越

 

抓盲盒机的外观采用了简洁而富有童趣的设计风格,机身以明亮的色彩为基调,搭配着少先队标志性的红领巾元素,既彰显了少先队的特色,又不失现代科技感。机体内置了精密的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能够精准识别队员们的操作指令,并通过一套复杂的机械臂结构,实现盲盒的抓取与投放。每当有队员投入“魅力卡”或“优异卡”,机器便会启动,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一场充满惊喜的人机互动就此展开。每个盲盒内不仅有小礼物,还有关于科学、艺术、历史等知识的问答卡片,让每一次抓取都充满了探索与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的每一次兑换都充满了未知与期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过程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物质上的奖励,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

 

2. 设计灵感来源于自动售货机

小超市里面的另一台黑科技便是自动售货机,它与校园外那些常见的自动售货机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售货工具,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与互动。这台机器是我校科技社团成员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他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经过无数次的讨论、设计、测试,最终自主发明完成的。在设计过程中,科技社团的成员们深入研究了自动售货机的工作原理,结合少先队员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多项创新。例如,他们开发了智能识别系统,能够准确识别“优异卡”或“魅力卡”的信息,确保奖励发放的准确无误;同时,还引入了人机交互界面,使队员们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更加流畅、友好的体验。它不仅是科技与创意的完美融合,更是对少先队员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一次生动诠释。

 

二、人工智能+体育新场景


跳绳、高抬腿、深蹲、开合跳……在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AI智能体育屏前,开启健康、快乐,动感十足的课间15分钟。

在智慧体育锻炼区设立了几个AI智能跳绳魔盒,孩子们可以三五成群进行跳绳,高抬腿,深蹲,开合跳,蹲跳,左右跳等,多个摄像头可以捕捉固定点位学生跳绳的情况并分析动作规范情况。测试结束后,大屏将自动显示测试个数和得分,随时记录学生的跳绳和运动数据,还可以每日、每周、每月进行排行榜的评比,让运动变得更加富有挑战与乐趣!

 

三、未来书架开辟阅读新路径

 

在校园内的小花园中,巧妙地设立了一个充满创意的阅读角落。这里,学生们能够利用校园专属货币——“魅力卡”,轻松借阅心仪的书籍。该阅读区域的书架配备了先进的AI人脸识别技术,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阅读档案系统,精准记录每一次借阅活动,确保阅读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学校与家长可通过一款指定的APP,无缝对接获取孩子们的阅读动态。学生们可以在此平台上发表读后感,录制朗读音频及视频,并上传至平台,与同伴们共享阅读的乐趣与收获。此外,APP还特别开设了亲子阅读专区,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阅读,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设立了一个阅读量排行榜,通过客观的数据统计,为学校评选“书香儿童”与“书香家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成为一种风尚,一种追求,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未来书架,正以科技为翼,引领阅读新纪元,为孩子们开辟了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多元化阅读路径。

 

四、小课间育人场域“新样态” 的重点举措

 

十五分钟小课间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孩子们在科技的辅助下,或于数字的海洋中遨游,亦或在体能的实践中磨砺成长。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还通过推行“班级自治管理”,鼓励学生自主策划与组织,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引入“教师陪伴制”,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同时增进师生情感交流。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落实“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学校网格化管理机制,学校安排干部教师进行管理,确保学生在各个点位活动时都有巡视人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提醒和帮助;通过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机制,明确责权边界;通过建立健全安全救助体系,防范并降低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将小课间活动打造成五育融合的场域,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跨界整合,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各年级的创意小课间活动: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在“快乐舞蹈时间”里,随着《小星星》和《数鸭子》的欢快旋律,围成圈自由舞动,小小的身躯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摇摆,展现出无限的童真与活力。趣味小游戏“传话筒”更是考验了他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一句句简单的话语在孩子们中间传递,笑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护眼小操与分享时刻,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年级设立“切水果”“水果蹲”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培养反应能力。

三年级以“快乐课间,活力无限”为主题,猜谜语、词语接龙等智力游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小小歌唱家与故事大王更是让孩子们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现了自信与风采。

四年级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团队协作能力,诗词接龙、桌面游戏挑战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五年级开展翻绳游戏、你做我猜等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会了合作与沟通。汉字飞行棋与方格激流勇进等智力游戏,更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思维。

六年级的孩子们则更加注重逻辑思维与策略思考的培养,数独游戏、华容道等经典游戏,让孩子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五子棋与成语大师等游戏,更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创意手工(折纸)等活动,则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各年级的活动内容各具特色,但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幸福。从智能AI设备促进体育锻炼的科学化,到科技技术丰富美育体验的多样化,再到人工智能辅助德育的精准化……每一处细微的创新,都预示着教育未来无限的可能。

五、结语:构建综合性育人场域,点亮课间新生态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以其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与创新的实践探索,为课间活动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与价值。学校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在体能发展、知识拓展、情绪管理等多个维度上实现了学生身心的均衡发展,构建了一个集知识学习、体能锻炼、艺术熏陶、品德修养及实践操作于一体的综合性育人场域。


1.微运动角:轻量运动的快乐舞台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号召,学校操场被巧妙地划分为多个分区域“微运动角”。在这里,跳绳与踢毽子等轻量运动成为了课间的新宠。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又能有效促进体能发展,增强体质。微运动角的设立,不仅打破了传统课间活动的局限性,更以一种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让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2.伴行成长:教师引领的课间新风尚

“伴行成长”计划的实施,是教师积极参与课间活动的生动体现。教师轮流担任“课间导师”,与学生并肩同行,共同参与各项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指导与支持。年级组、班主任、体育组的紧密协同,确保了课间活动的有序开展与持续优化,展现了教育管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3.空间优化:创新布局的高效衔接

学校通过精细化规划与弹性管理,不仅增设了“微运动角”与“静谧阅读区”,还巧妙利用走廊空间设置了互动游戏区,实现了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班级轮转制”的实施,确保了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不同区域带来的乐趣,有效避免了空间拥挤与活动单一化的问题,使课间成为学生学习与休息的高效衔接点。


4.家校共育: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景

家校共育的理念,在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得到了生动实践。学校邀请家长参与课间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制定健康运动计划。家校之间通过充分的调研、沟通与协商,就课间安全等问题达成共识,并通过多种渠道传递给全体家长,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家校合作氛围。


5.科技赋能:创新活力的智慧源泉

科技的融入,为这一综合性育人场域的构建提供了无限可能。智能设备的应用、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让教育的每一刻都充满了创新的活力与智慧的火花。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科技,探索未来教育的新模式,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铺设了一条光明大道。

在这片充满创新与智慧的沃土上,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的小课间,已悄然蜕变。它不再仅仅是时间的分割,而是成为了一个集知识学习、体能锻炼、艺术熏陶、品德修养及实践操作于一体的综合性育人场域。科技的融入,更是为这片场域插上了翅膀,让教育的每一刻都充满了无限可能与惊喜。在这里,孩子们学会了奔跑,也学会了沉思;他们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的快乐。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优化了课间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更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展现了新时代教育的温度与深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德育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北实(海淀)工会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双硕士研究生,海淀区音乐学科带头人)


编辑|李梓萌

校对|周静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