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 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导读: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是朝阳区东部一所一校四址、九年一贯制的优质学校。建校二十三年来,学校坚守“教立人,育立仁”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思政、科技、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多维协同、内生驱动的一体化育人格局,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是朝阳区东部一所一校四址、九年一贯制的优质学校。建校二十三年来,学校坚守“教立人,育立仁”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思政、科技、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多维协同、内生驱动的一体化育人格局,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思政一体化:构筑铸魂育人新生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八十管分对九年一贯制学校思政课进行顶层设计,创新性地推出“双循环”教育模式,实现思政教育的全程贯通和全方位覆盖。
所谓“双循环”,一方面是指思政学科从小学到初中各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内循环,另一方面是指思政学科与其他学科及教育活动之间的外循环。
内循环——制定分层分段分类的教育目标,构建从小学到初中的课程体系,并通过青年思政名师工作室推动相关课题研究。在具体实施中,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项公民层面的要求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学低段注重基础教育和行为规范,小学高段则强调地域文化和集体意识的培养,初中段则围绕中国梦和青少年成长展开教育。依托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通过中小衔接机制实现六、七年级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活动和教师配置等方面的一体化对接。
外循环——将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例如,语文课通过经典文学作品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爱国情怀;历史课通过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和意义。此外,还通过开展大运河文化、中华纸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多项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培养人文素养。
科技教育一体化:点亮学生智慧之光
科技的进步对人类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八十管分坚持“全程贯通、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构建贯通小学、初中各学段的“一体化科技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
师资队伍一体化——组织小学科学教师与初中物理教师共同研究教材,定期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形成有效的学段衔接教学策略。科技教师团队每学期进行跨学段听课,深入了解不同学段教学情况,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和方法优化措施。
人才培养一体化——采取普及与精品双驱动策略,小学阶段侧重基础知识引导和实践能力初步培养,初中阶段则逐渐转向更为复杂的项目设计与创新实践。通过开设前沿科学专家讲座、参观科技教育基地、举办科学节、开展科技社团活动、举行竞赛等举措,让学生开拓科技视野,提升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体育健康一体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八十管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实施学段管理一体化、体育活动一体化设计和体育专长人才一体化培养的体育教育模式。
学段管理一体化——通过教师跨学段任教、设立体育学科大组长和开展小初衔接课题研究等措施,实现体育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体育活动一体化——不仅注重课堂内的“学练赛”,还关注与体育第二课堂的联动,每天一节体育课和课间15分钟、大课间、课外活动的贯通管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体育活动。同时,学校开展特色课间活动、校园综合运动会等群体性体育活动,以及武术比赛等专项比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体育一体化发展。
人才培养一体化——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探索“选项学习”制度,强化兴趣培养,通过必修必学、必修选学和走班教学等形式。
美育一体化:为学生精彩人生赋能
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八十管分致力于构建“以美立人”的课程育人生态,形成课内“五美课堂”、课后“自主拓展”、课外“实践延伸”三级路径实施模式。
课内“五美课堂”——艺术学科教师注重人文精神的引领,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素养,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其他学科教师则在本学科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课外“自主拓展”——以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的形式,提供各种拓展类课程,固化和延续美育教学的既有成果。
课外“实践延展”——充分挖掘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家长课堂、大师讲堂、艺术月活动等形式,丰富美育内涵。
此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根据不同学段特点,设计层次分明的课程内容;将美育评价融入课程育人的全域全程,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一体化: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八十管分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三级(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四类(劳动+学科、劳动+生活、劳动+传承、劳动+实践)的“劳动+”课程体系,并制定了“1234”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1”——确定“正心立德,劳动育人”一个目标。 “2”——做到“校内与校外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两个结合。 “3”——确立“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条主线。 “4”——实行“家园、校园、田园和社园”四园联动。
由此构建全员、全程、全领域的劳动育人格局,形成了劳动教育特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道远,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将继续深化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文字 | 于亚萍 王月胜 李博 王晓棠
编辑 | 苑培祥
校对 | 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