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路中学“桥路工程”跨学科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导读:近日,北京市新桥路中学再次引领课程创新,顺利举办“桥路工程”跨学科实践活动。本次跨学科实践学习以“新桥是我家,共建‘新’桥路”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践行“双减”“双新”理念,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近日,北京市新桥路中学再次引领课程创新,顺利举办“桥路工程”跨学科实践活动。本次跨学科实践学习以“新桥是我家,共建‘新’桥路”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的有效路径,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为落实“五育并举”新要求,实现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获取知识与锻炼能力、知与行的和谐统一蓄能发力。
“桥路工程”从理论研究转向教学实践
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立足世界教育改革前沿,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育人,倡导学生从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为此,新桥路中学立足学校周边新桥大街地域特点及特色文化,设计“桥路工程”跨学科实践活动,实现理论研究向教学实践的深度转变。
北京市新桥路中学在新课程和新课标的指引下,在门头沟区教委“迈出教材半步”、“迈进文献学思维,迈进生活找原型”、“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等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挖掘区域资源,将校门口的新桥大街列为研究对象,构建“桥路工程”,并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开展。此项目将“精且专”作为立项目标,以项目式学习为导向、跨学科教学为支撑,引导学生探究人文、科技、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相关知识,并组织开展了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创意设计等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带领学生走遍新桥路的历史古迹、文化地标,深入了解了这条古老街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实践过程中,学生们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了新桥路的风景和故事,用文字表达了对这条街道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他们还发挥创意,提出了许多关于新桥路改造和发展的建议,为这条古老的街道注入新的活力,为家乡的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北京市新桥路中学宋校长表示,本次“桥路工程”的开展,育人目标突显、前沿资料供给、备做论结展思六环节研究过程、多元评价指标跟进的策略,力争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一份操作性强、可延续、可移植的案例,为形成“跨学科”教学经验提供实证资料。
跨学科实践与项目式教学有机融合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的学习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的学习,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当前,“双减”“双新”的深入推进,倒逼课堂教学改革。北京市新桥路中学紧跟新课改步伐,学习新理念、贯彻新方案、落实新课标。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以跨学科教学为引领,打造课堂新样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桥路工程”跨学科项目为例,在此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桥路中学以培养“尚理、尚学、尚美、尚体、尚劳的阳光学生”为育人目标,通过精心设计桥路工程实践方案,调动学生热情,唤起内心情感。
项目启动:引导学生就新桥大街观察现状、畅想未来。以学生独特想象对大街改造出谋划策。
项目准备:所有同学在教师地带领下通过实地观察、测量、电子地图的应用等方式,利用地理、数学、美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绘制新桥大街平面图,认识大街基本特点和周边地理事物的分布。
项目实施:学生在深入了解新桥大街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题,加入课题研究,与教师一起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以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项目成果:师生同学习,共成长。一同回顾、反思和整理整体实践学习内容,完成课题组的主题汇报展示。
此次跨学科实践学习活动的负责人李甜甜老师指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自己的研究主题,在项目成果的引领下,运用并整合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整个过程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师生的共同进步。
参与实践课程的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整个实践探究过程,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内容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四天全身心的投入,触动了发现问题的神经。不仅提高了个人的毅力、耐心和智慧,学会了查阅文献,与同学合作,向外界寻求帮助等成长技能,还更好的认识了自己的家乡,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并期望今后更加努力学好本领,将来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北京市新桥路中学的“桥路课跨学科实践课程”深刻落实学校以“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提升质量,发展特色”的办学使命。并在今后坚持育人方向、拓宽育人途径、聚焦成长目标、彰显办学品味。努力打造让京西百姓满意的学校,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发现自我,精彩绽放”。
文字|周静
编辑|刘磊 周静
校对|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