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附苹果园中学及分校“大思政”建设研讨活动顺利举行
导读:2023年5月18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及分校举办了以“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培育新时代接班人”为主题的“大思政”建设研讨活动”。
2023年5月18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及分校举办了以“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培育新时代接班人”为主题的“大思政”建设研讨活动”。
活动特邀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茂林、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主任、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刘媛作为点评专家。石景山区教育党校常务副校长、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党总支书记张芊、石景山区教委组织科科长王蕾、宣传科科长姜葵葵、石景山分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宋雪、基教研中心副主任王荣珍、苹果园教育集团校领导、石景山分院思政教研室教研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首师附共同体学校、门头沟和内蒙古对口支援合作学校,以及内蒙古八里罕中学、石景山兄弟学校的教育同仁70余人参加了现场活动,近400人次通过网络直播线上观摩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精神,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探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三全育人”改革,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新时代“大党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学校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打破学段界限,展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小初高思政一体化的三节研究课。小学学段,苹果园第二小学的惠琳颖老师引导学生梳理中国精神年代尺,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认识。初中学段,初三道德与法治老师陶正阳引导学生在思考“人口规模巨大是困难挑战还是有利条件”“双碳目标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等问题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高中学段,思想政治教师宋新颖则从历史维度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通的历史必然与经验,学生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优势,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语文、历史两个学科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的课程,肩负着铸魂润心的重要功能。苹中初高中两个学科各推出了3节研究课。初中副校长兼历史教师骆晶晶、高中历史教师汪海英带领学生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之路,学生感受到任何一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模式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是本国社会历史运动的产物,从而坚定道路自信。高中语文教师丁蓓则通过对课文中魏征、王安石等人心怀天下、敢于担当的精神特质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思考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担当精神”写一篇作文,唤醒学生的时代担当意识。
其他学科课程和教育活动,是实施“大思政”的拓展课程。苹中初高中共推出了6节多学科研究课。初中地理教师姚艳萍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开,带领学生探究首钢园蝶变原因,认识到首钢园的蝶变是北京市绿色发展的缩影。高中地理教师武诗琪讲述“京西稻前世今生”的故事,带领学生分析京西稻发展历程背后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感悟小小的京西稻发展历程背后正是走了一条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初中项目式学习教师闫楠楠以学生的“流浪月球”项目研究为资源,带领学生思考太空探索方式,探究在月球生活的可能性,从生态文明角度思考人类生命的可持续发展。高中化学教师杨士锋和物理教师郭欣引导学生感悟医用材料的创新发展和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科技强国方面做出的努力探索。高中生物教师郝雪则从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必要性。
纵观每个学科课堂教学都从“大思政”育人目标的根茎中开出了五彩斑斓的花朵,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成长,学生增进的不仅是科学文化素养,会同时具备更高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报告厅,初中学生以题为《阔步启航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诗朗诵拉开了研讨会主会场活动的序幕。研讨活动由苹中教育教学副校长张剑主持。
在校长吴学安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后,党总支书记唐翠萍做了“党建引领推进‘大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题报告,总结了近年来学校在“大思政”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从党建引领、深耕课堂主渠道、善用社会大课堂、开展主题教育课程和健全校家社育人机制等角度汇报了学校的实践成果。
随后,北京市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刘媛点评了小初高思政一体化的三节研究课。她指出三位老师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各学段教材有机结合,小学段注重故事引领下的学生情感体验,初三和高三教学则以时政热点为情境,开展知识综合复习,增强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三节课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学段教育内容的层次性、递进性与育人过程的衔接性。王海燕副院长点评了初高中历史、高中语文、生物、物理的五节课。她指出,3年来苹中及分校坚持“大思政”的校本化探讨,坚持“两题探索”即课题引领、主题推动,加强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坚持横向和纵向的“两向落实”,即基于情境和问题,多学科横向带动全员整体开展“1+2+N”课程体系的建设,纵向上幼小初高衔接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坚持教师和学生的“两维内化”,教师将对“四个自信”和政治认同的坚定的信念和认识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素养。张茂林书记点评了初高中地理、高中化学、初中天文项目式学习的四节课。他认为这4节课思政育人特色明显,教学内容丰富饱满,师生互动活跃高效,教师讲授游刃有余,并就当前怎样讲好“大思政”给予了建设性的建议。
最后,石景山分院党总支书记张芊对本次活动做了整体指导。她指出3年来,苹中及分校紧跟时代脉搏,善用社会大课堂,每年选择一个凸显时代特点的主题,坚持多学科、多轮次的“大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激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将“大思政”课程建设步步推进,层次深化。张书记希望苹中及分校在“大思政”课程建设的道路上进一步发挥区域引领作用。
此外,初三、高三的学生家长也线上观摩了研讨活动,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初三5班马元生同学的家长表示,今天听初三道德与法治课,让作为家长的我豁然开朗、耳目一新。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课堂上师生频繁的互动,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上课时的积极性及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课堂中,我感受到苹中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也看到了他们认真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我相信,孩子们在这些优秀老师的带领下,一定会茁壮成长。希望孩子们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衷心感谢学校和各科老师对孩子的精心培养,让孩子们度过这么有意义的三年初中生活!
高三6班尹涵莹同学的家长和孙鑫怡同学的家长都认为,苹果园中学的“大思政”课,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一次洗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代人所期盼的,同时也是我们下一代人所要担负的艰巨任务。感谢学校让我们的子女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举起中华民族时代的大旗,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编辑|王平 李梓萌
校对|姜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