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赋能学生成长
导读:5月19日上午,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基教一科、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承办的“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赋能学生成长”市级现场会如期召开。
5月19日上午,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基教一科、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承办的“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赋能学生成长”市级现场会如期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贾美华主任、王建平副主任、马福贵老师,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孙迅副主任,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强书记,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王颖主任以及基教一科张浩钰老师。参与活动的还有市区各学科教研员、市区部分兄弟学校的校长及干部教师以及卓资县北京朝阳学校部分教师。
研讨会围绕2022版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聚焦核心素养下的新教学,将新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索新课程下的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研讨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综合、道德与法治、劳动、信息科技、书法、科学、音乐、美术学科,共有46位老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呈现了精彩的23节现场课和23节说课展示。教师们打破学科壁垒,充分挖掘学科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能力,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课后,市区教研员和授课教师就如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明晰新课程下跨学科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校长论坛由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王颖主任主持,八位校长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学校是如何引导教师树立多学科协同的育人理念、探究跨学科学习主题的设计与实施路径,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王薏校长、密云二小宋连军校长、垂杨柳中心小学馨园分校陈素琴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佟旌校长、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慈云分校于娜校长、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蔺龙燕校长、呼家楼中心小学团结湖分校李新宇校长、北京市朝阳区星河实验小学石雷书记八位校长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学校是如何引导教师树立多学科协同的育人理念、探究跨学科学习主题的设计与实施路径,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强书记对本次活动总结了三个亮点:一是教师的跨学科理念促进学生了素养提升;二是校长论坛有顶层设计,体现了各校跨学科研究特色;三是教和研一体促进教学活动品质得到高端发展。
本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贾美华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为各校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贾主任指出,各校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进行了精彩的交流,充分体现了落实新课标精神。同时建议,各校的研究更要切口小、切入深、突出主题,引领教师要打开视野,关注学科本质。
最后,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孙迅副主任进行了讲话,对各学校实践深入、思考深刻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跨学科研究进行了指导:一是要真跨,情境要真、目标要实、选题要小、学科功能要强;二是要真能跨,以育人目标确定跨的内容、以课程目标确定方法、以综合评价定成效和标准;三是要多跨,跨学科意识要明确、跨学校多交流、打破学段边界。
学科论坛由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朱春梅老师进行主持,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朱春梅老师、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赵文伶书记、呼家楼中心小学孙宇主任、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付春红主任、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分校石莹副校长、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高俊梅校长、呼家楼中心柏阳分校王雷主任、陈经纶望京实验赵军副校长从跨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策略和路径等方面具体介绍学校是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进行跨学科学习实践的。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马福贵老师进行点评。马老师充分肯定了各学校在跨学科学习实践研究中的成效,要进一步立足于新课标精神,基于素养定位,把握不同学科本质,促进多学科共研,丰富完善教师素养,促进学生综合性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我们要将新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索新课程下的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
文字|王珊
编辑|王平 李梓萌
校对|姜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