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吴梓瑞荣获第十三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二等奖!
导读: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吴梓瑞同学的《关于优化改造京加路雁栖镇路段绿化隔离带及调整行道树种以降低交通风险的建议》,在于红菊老师悉心指导下,获得第十三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二等奖!
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吴梓瑞同学的《关于优化改造京加路雁栖镇路段绿化隔离带及调整行道树种以降低交通风险的建议》,在于红菊老师悉心指导下,获得第十三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二等奖!
京加路雁栖镇路段紧邻怀柔科学城,是梓瑞同学每天上学必经之路,可是这条道路却频频发生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的交通事故。
针对“进一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这一问题,梓瑞同学通过问卷调查、长期现场考察、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对道路周边的绿化隔离带修剪和种植植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现场观测树种情况
▲现场测量和统计隔离带绿植的高度和类型
▲基于调查,梓瑞同学提出了规范绿化隔离带植物种植、限制植物高度、在主辅路交叉路口增设非机动车震荡线等建议
于红菊老师说:“从确立选题到研读资料再到实地调查取证论证成文,我感触最深的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学校和梓瑞家庭都给予充分关心与大力支持。我们借助总校资源,向有经验的老师学、向书本学……印象最深的是确立选题的过程,我们觉得还是从周边熟悉的生活中寻找有意义选题,几经选择后,最终确定了关于绿化带优化降低安全隐患的选题,这为我们今后展开调研活动积累宝贵经验。为孩子和家长点赞!
我是一名普通的科学老师,一体化办学为我们植入优质资源,我愿陪伴葵娃茁壮成长,用心为小葵花们“填土、浇水、施肥”,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他们向阳而生。”
六年级二班 吴梓瑞说:“曾经,我认为科学是科学家的工作,觉得科学只存在于实验室的仪器中,只存在于科学家电脑里那实时变化的曲线中。通过参加此次的科学建议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探索科学的基本方法。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当我们对生活中的现象产生疑惑时,当我们认为事物不合理时,当我们看见他人或其财物受到伤害时,我们可以站在科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科学的办法可以解决?依据是什么?就像我此次科学建议的点子,它就源自于多次发生在我眼前的交通事故。我们去思考和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呢?怎么做可以减少这种危险的发生?思路就这样形成了。很多科学建议的好点子,都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整理论文期间,我还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用数据说话。我们在论证过程中,不再使用“大概”“应该”“也许”这样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是:平均数、百分比、最大值、最小值等等。我们也会用到数学图表,比方说:分布图、圆饼图、统计图等等。因此,学好数学是我们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 我还得到了很多帮助。家长们积极参加并填写我的电子调查表;学校领导为论文提供了部分关键性数据作支撑;老师们对论文的优化修改提出了很多重要建议;我的父母带领我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我那读一年级的弟弟,也会跟着我外出测量和统计数据。所以,团队协作也是我们做好一篇科学建议的关键。
通过参加此次科学建议活动,我收获了切实可行的探究方法,增进了我对科学的向往和热情。期望更多同学能一起参与进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小小科学家的可能。”
葵园重视培养孩子们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实,梓瑞同学的成长与进步恰恰是葵园一体化办学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缩影,关心社会的责任意识、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善于发现问题的科学态度,这些品质的逐步形成都浸润在“科学启智 教育立身”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实践中。畅校关心怀柔分校师生,在畅校引领下,葵园一体化办学不断迈上新台阶,两年半以来实现了跨校区教研、跨学科融合、课程同步、课题同步、文化同步、资源同步、管理同步。怀柔分校正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为孩子们埋下科学的种子,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科技兴国的梦想,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一体化办学以来,怀柔分校牵手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在四、五年级每周设置了“葵园有约”科技课程,倾力打造“一所一特色、一系一课程”。通过科技课程,开拓葵娃视野,让学生了解科学、爱上科技。特别是在落实“双减”政策后,课后服务与科学启蒙紧密结合在一起。
近三年来,怀柔分校将总校先进办学理念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管理机制、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等方面不断探索尝试,逐渐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成长的良好局面,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葵娃科学梦想的羽翼在活动与课程的融合中、在探究与多学科联动的学习体验中,愈加丰满、愈加富有活力,必将助力未来科学城的发展飞向更高,更远。
文 字|张若晗
值班编辑|张若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