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考|地理:合理规划,精准作答,冲刺高分
导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考地理考试的题量相对增加,对考生的时间管理和答题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这场智力与速度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我们特别整理了一系列高效应试技巧,助力考生合理规划时间,精准作答,冲刺高分。
房山中学地理老师纪雯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考地理考试的题量相对增加,对考生的时间管理和答题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这场智力与速度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我们特别整理了一系列高效应试技巧,助力考生合理规划时间,精准作答,冲刺高分。
时间管理:合理分配,高效利用
高考地理考试时间为一个半小时,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选择题和大题两部分内容。建议考生将时间大致分配为选择题占半个小时,大题占一个小时。其中,选择题建议用时25至30分钟,尽量一遍过,不做二次检查。这是因为近年来选择题难度相对稳定,且每小题三分,分值较高。考生应认真作答,确保一次性准确率高。剩余的一个小时则主要用于二卷简答题的作答,这是决定分数的关键所在。
答题顺序:因人而异,灵活调整
针对答题顺序,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如果平时选择题正答率不稳定,建议先做1至2个大题来进入考试状态,再返回做选择题。这样有助于考生稳定情绪,提高答题效率。
在二卷作答时,建议考生以16题或20题作为首题。16题通常考察流域特征综合治理分析,题目难度偏基础,且包含地理学科唯一的作图题。对于基础扎实,尤其是水文部分复习到位的考生来说,选择16题作为首题有助于稳定进入地理思维。而20题则是一道固定论述题,类似于小作文,建议考生分配完整的20分钟作答,不宜放在最后,以免时间紧张影响发挥。
答题策略:掌握技巧,精准得分
针对不同题型,考生需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对于16题作图题,如果是普通统计图,建议先绘图再做题;如果是等直线剖面图,则不建议先完成绘图,以免浪费时间。对于20题论述题,考生需遵循论点加论据总分总的格式作答,确保结构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对于18题这样的高阶思维题,建议时间紧张的考生将其放在最后作答。而17题和19题的答题顺序则取决于考生自身情况。19题通常是大段材料的故事情境题,考生需先整体阅读故事,进入情境后再分别作答。这类题目往往结合国家政策进行考察,如乡村振兴等,考生需关注时事热点,提高解题能力。
冲刺阶段:回归教材,巩固基础
临近高考前一个星期,考生应回归教材和基础图册,重点复习新增内容和核心概念。大题作答时,考生需以教材上的精准表述为得分要点。同时,考生还需回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牢固掌握区域位置,以及经典原理图等基础知识。在冲刺阶段,不建议考生再追求高难度题目,而是应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确保知识无遗漏。
高考地理考试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更是对时间管理和答题策略的检验。通过合理规划时间、灵活调整答题顺序、掌握答题技巧以及回归教材巩固基础,考生定能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冲刺高分。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这场智慧与速度的较量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字 | 刘佩钦
编辑 | 刘 磊 刘佩钦
校对 | 李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