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初二年级学生展示“新冠病毒与疾病预防”学习成果
导读: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初二年级的同学们查阅资料,将他们学到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写成了精彩清晰的科普小作文。
国内疫情已经好转,国外的疫情依然牵动人心,其背后的“元凶”——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病毒,各国科学家、医生都在寻找对抗这种病毒的方法。
新冠病毒有怎样的结构特点?如何感染人体?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在学习了病毒的相关知识之后,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初二年级的同学们查阅资料,将他们学到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写成了精彩清晰的科普小作文。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优秀成果吧。
一个病毒的自白
初二五班 李昕杰
你好,我叫新冠病毒。
我有很多的前辈,比如人们最为了解的SARS。这些前辈无疑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而我却有了新的一项技能:足够耐心。因为耐心,我有了更长的潜伏期,也让人更加难以发现我。
我们病毒,结构非常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外面是蛋白质外壳,我含有的核酸RNA。我们是一种介于非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的特殊生物体,只有进入活细胞中,才具有我们的生命力。我们自身没有新陈代谢的功能,也没有细胞,比细菌还渺小。因此我们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都是我们的感恩对象,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的生存繁衍。
我的传播途径,与其他前辈颇为相似,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但除了这些,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也会导致感染;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同样也会导致感染。会被我感染的人有很多类,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儿童和孕产妇也是易感人群。
被我感染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我的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同时,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存在并不严重,只是说被感染者不一定人人都会面临最严重的后果。
世上任何物种都有缺陷,我们也不例外。如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野生禽畜,杜绝带病上班、聚会。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
我们并不是有意要去伤害人,因为所有病毒的宿主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所求的只是一种合作的模式。你们大不必与我们为敌,大不必我死你活,大规模的启动免疫反应只会让你们的肺部受到自身细胞因子的攻击。我们之间其实是存在第三条道路的,那就是,在我们之间还没有完全熟络的情形下,约束一下你们人类自己的免疫系统,比如说那个糖皮质激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激动剂、环氧化酶抑制剂、抗氧化剂、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等,还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CR抑制剂、托珠单抗、OX40单抗、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等。我还听说你们人类的祖先应用的中药,也有约束自己免疫功能的作用,有一种凉血解毒的被称之为“截断扭转”的疗法就很有前途,其机制可能是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完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实,你们人类可能想多了。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对你们来说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到的,就是跟我们前辈的前辈一样,享受你们的“合作伙伴关系”。前面的4位前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V1就是仅次于“鼻病毒”的普通感冒的发病因素之一,但在你们好好地“修心养性”“规律生活”“规范预防”前提下,我们也会老老实实地按兵不动,保持你们的“岁月静好”。
我们坚信,经过交流和切磋,经过谈判和讨价还价,我们之间一定能够出现转机,一定能够实现“共存”与“共和”。
新冠病毒的自述
初二六班 谢雨薇
我是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英文词组缩写,起含义为“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而19代表我被发现的年份,2019年。
我有许多兄弟姐妹,他们都会感染人类,加上我一共7种:
1、229E(甲型冠状病毒属)
2、NL63(甲型冠状病毒属)
3、OC43(乙型冠状病毒属)
4、HKU1(乙型冠状病毒属)
5、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MERS”)--2012
6、SARS-CoV(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2003
7、2019 NovelCoronavirus(2019-nCoV)--2019
前4种几乎不致命, 但后三种极具传染性而且致命性强。
要想消灭我就要先了解一下我的结构。我的结构简单,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包壳,简单的结构注定了它目的单纯,那就是感染宿主,复制自己,然后再感染新宿主。也正是因为目的简单粗暴,所以我的感染力往往非常强。一般的病毒只会在特定种类的生物内传播,但我发生了进化,我是人畜通吃的。
其次,病毒内部的遗传物质跟动物和人类不同,我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单链的缘故,RNA在复制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异常,不同的链出现了新的排序,也就是俗称的变异了。我的变异是随机的,可能会导致病毒感染力下降,但也有可能导致感染力增强。
我们病毒唯一不想做的就是杀死宿主。确认病原体在自然界的天然宿主一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人类了解病毒从天然宿主到人传播的全链条,这一点实际上SARS和MERS病毒都还没有彻底证明。其实比确认天然宿主更重要的,是确认我们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也就是找到我从蝙蝠到人之间的中间链条。要知道,虽然我和云南菊头蝠体内的病毒高度相似,但是4%的差别其实也意味着蝙蝠体内的我是不太可能直接传染人的。
在SARS和MERS的案例里,科学家们确认果子狸和骆驼是两种病毒最重要的中间宿主,病毒在它们的种群内广泛传播和变异,最终变成了可以直接入侵人体导致疾病的病毒。那么在我们新冠病毒的案例里,谁是可能的中间宿主呢?这还有待科学家们研究。
其实要是人类和野生动物各自安好,互不干扰,就会相安无事的,但是······所以,人类还是多多敬畏自然一些,爱护地球。
关于新冠病毒
初二六班 孙恩钰
此次疫情从2019年底爆发,直到现在,我们此刻在家中学习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新冠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说起这场疫情爆发,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人们的轻视。
第一例病例发生在2019年12月8日的武汉,当时人们并未予以重视,没有料到,这是一种传播速度很快的传染病,短短时间内,便席卷全国。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病毒极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中华菊头蝠,可以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与2003年的SARS病毒(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和2012年的MERS病毒(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在分类学上同属于冠状病毒。
通过初二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而此次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单链,这意味着相比较DNA双链来说,它拥有更大的变异可能。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是通过受体--血管紧张转化酶2与细胞结合(完成受体结合)。而我们有不少含有这种酶的细胞暴露在空气--黏膜,例如嘴唇、口腔、鼻腔、眼皮中的黏膜细胞。第二步就是利用刺突蛋白骗过细胞的识别系统,释放出遗传物质RNA。第三步,RNA单链和细胞内的核糖体合作,合成RNA复制酶,这种复制酶可以复制出更多的RNA正链、RNA负链、RNA片段和不同的蛋白质结构,组合生成新的病毒。最后,新的病毒颗粒会通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了解了病毒的感染过程,知道了它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就可以进行预防和治疗了。现在的技术主要是从干扰识别过程和控制复制繁殖两个阶段来阻止病毒的快速增殖。而我们中学生,就需要安心宅在家里,做好防控、消毒,努力学习,获取更多知识,以便在今后,我们也能出一份力。
新冠病毒科普
初二六班 刘泽宇
2020年初,在新年的氛围中,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中国,带来了长久的恐慌。它便是新型冠状病毒。
那么,病毒到底是什么呢?病毒,是一类生物。但是,它与我们常见的生物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首先,人们看不见它,它很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其次,它不是由细胞组成的,它仅仅含有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并且,所有的病毒都营寄生生活,它会从宿主身体里获得营养物质,从而对宿主有着一定的影响。病毒按照宿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如果它是细菌病毒,那么放心,它基本是不会感染人类的。但如果是动物病毒,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它是有可能感染人类的。
新冠病毒的主要结构,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遗传物质是RNA。左为团队认为II型肺泡很可能正是2019-nCoV感染的靶细胞。新冠病毒先侵入人体肺部,然后吸附细胞上,在细胞里通过复制进行繁殖。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呼吸衰竭,其实是人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组织大量体液充斥肺部,从而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大量血液透过血管壁流入体液中,会造成出血和缺血性休克。有些白细胞会对组织细胞进行无差别攻击,造成大量正常细胞死亡,器官衰竭。冠状病毒致死的直接原因正是如此——人体自身强烈的免疫反应攻击肺部。
相信通过以上同学的文章,大家对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都有了个更深的了解,那么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病毒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的防范呢?需要提前囤药来预防感染吗?另一组同学根据课上所学的消毒杀菌的知识,结合课后查阅的资料,写了关于科学预防感染的科普作文,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这些同学完成的作文中学习一些科学预防新冠病毒的小知识吧。
如何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
初二五班 吴争
(一)服用抗生素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吗?
1.抗生素作用原理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
2.结论
显然不难看出,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是完全无效的。服用抗生素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有可能损害肝肾功能,产生超级细菌。但如果确实感染了肺炎,无论是哪种,病人到了重症阶段由于身体免疫力的低下,很可能同时并发有其他感染,这时医生是有可能会同时使用抗生素,但一般人不易掌握品种选择和用法,因此并不建议自行囤药。
(二)神药”双黄连
1.事件起源
1月31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中科院研究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文章,此文一出,大家便疯狂抢购各类双黄连制品,连兽用双黄连,双黄莲蓉月饼都被抢光。
2.辟谣
此次双黄连事件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各大平台就纷纷发文辟谣,李兰娟院士也站出来辟谣。大家抢购双黄连的风波才渐渐停下来。
3.应对方式
面对疫情,我们不能盲目的恐慌,保持客观理性。如果需要采购口罩、酒精等必备用品时,不哄抢,不炒作。
4.结论
疫情期间,大家不要盲目抢购药品、口罩,一定要理性采购物资材料,避免人群聚集。目前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没有特效药,疫苗的研发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所以请大家保持理性,不盲从。
(三)消毒
1.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有用的消毒方法
(1)加热新型冠状病毒在56℃的温度下只能存活30分钟,因此,对于一些物体的消毒可以使用加热的消毒方法。
(2)化学消毒剂 75%的酒精对于新冠病毒有杀灭效果,可以在不适合加热的物体以及皮肤表面消毒。84消毒液(次氯酸钠)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溶解,从而使病毒失活。而过氧化氢(双氧水)对厌氧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对病毒效果一般,而且对金属有腐蚀性,所以不怎么建议使用。
(3)紫外线照射 UVC在照射新冠病毒后,能与其遗传物质RNA发生光化学反应,引起磷酸二酯键与氢键的断裂,形成嘧啶二聚体(如形成尿嘧啶环丁烷二聚体、尿嘧啶水合物、胞嘧啶水合物等),从而导致病毒失去复制能力。紫外线会损伤皮肤及角膜,因此人体不要直接接触,也不要盯着看,对儿童尤其如此。因此,紫外灯消毒有效,但日常生活消毒不推荐
(四)一些可行的建议
1.在疫情期间,尽量不要出门,出门时请做好防护。回家之后一定要认真洗手,用流动的水才能清洗掉病毒。尽量在家中穿的居家服不要和外出穿的衣服混合放置。
2.不要盲目相信社会上流传的消息,要提高媒介素养,辨别来源,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3.生物学的学习让我们辨别疫情中谣言的能力提高了不少,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生物!
疫情当前,我们“何去何从”?
初二六班 李子一
1月23日,武汉“封城”,疫情进入白热化阶段。越来越多的人们倒在了病毒的折磨之下,天空漂浮着令人窒息的寂静与恐慌。在如今大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因为病毒的烘托与促进,千千万万的信息爆发般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不属实的消息时时刻刻在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在这种情形下,几条信息映入了我的眼帘:
1.提前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能够预防新冠肺炎?
辨析:以奥司他韦为例,尚无证据显示磷酸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以外的其他疾病有效,且不能取代流感疫苗,患者应在首次出现症状48 小时以内使用。种种研究证据表示,提前服用抗病毒药物并无法对目前肆虐的新冠病毒起到预防的作用。
假!
2.提前服用抗生素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辨析:抗生素为人类从一些细菌、真菌中提取出来的特定物质,其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或杀死细菌,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但对病毒无效。
假!
3.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所以要囤货?
辨析:目前,研究人员已开始做临床试验,但没有足够的公开数据能证明它在人体中“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抑制”≠“预防”,况且,正常人若没有感染病毒的情况下长期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很有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呕吐的不良反应。故人们哄抢买断的行为举止实属是缺乏理性思考的,应向专业的人员请教、看清说明、了解用途与后果后再行动。
消息属实,但民众未对其加以理性的思考!
小结:
对于新冠病毒,我们可以:
一、勤洗手,保持干净卫生。
二、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外出,去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到家后消毒清洗衣物。
四、健康的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五、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六、尽量避免与陌生人密切接触,不聚集,不扎堆。
在这信息爆炸之时,我们要会辨别这些真真假假信息。譬如:我们在生物课上学过抗生素的来源于用途,在看到谣言2时便可一眼识别出其为假性信息。
学习,永远不是滞留于书本中的字里行间,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编辑 | 李宙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