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北京教育在行动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线上教学进行时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 | 时间:2020-04-26 15:40:14

导读: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北京市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工作进入第二阶段,线上教学的号角已经吹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在做好延期开学第一阶段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强力推进第二阶段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学校继续以“面向全体、健康第一、分类指导、家校共育、五育并举”为指导,以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努力探索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育+教学三条途径,推进延期开学第二阶段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线上+线下双结合,无缝衔接有保障


依托市区空中课堂、北京市数字学校、区级课程资源等,学校结合各年级、各学科实际情况进行优质资源整合,量身定制适合本校学情的具体教学任务、课程设计,努力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无缝衔接。语文教研组积极开展线上教学资源研制,整合市、区教学资源,进行教材梳理、教材培训、微课资源录制等。数学教研组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录制重点难点突破微课、制定各个知识点的导学案。英语教研组、道法教研组主动梳理教材,录制重难点知识讲解视频,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包。各学科积极完成线上课程的前期准备,为线上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及时开展线下练习课、反馈课、评价课,及时查漏补缺、巩固线上教学效果。学校做到线上课程“三精心”,即精心挑选、精心设计、精心录制,线下课程“三及时”,即及时反馈、及时巩固、及时评价,切实做到了“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防止出现“夹生饭”现象,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课内+课外双开展,夯基拓展有力度


第二阶段的线上教学,强调上新课、完成学习内容是刚性任务,开学后不重复讲授。为此,学校重视课内重点知识的体系梳理,结构化处理,确保知识的整体性、序列性,规避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注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引领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并注重以问题为核心,多增加预习环节、课堂研讨环节、学生自学环节、复习和练习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力求线上学习效果最优化。同时,注重课外知识拓展,英语学科通过分级阅读和自然拼读的绘本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语文鼓励学生开展多形式自主阅读、听古诗、朗诵等,持续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数学学科继续开展疫情下的数学探究活动,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关心社会的意识。课内+课外夯实了知识基础,拓展了学生思维,让线上学习更有趣味,线下学习更有动力,保证了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教育+教学双推进,教书育人有实效


第二阶段的线上教学,学校依然做到“教育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校在前期开发十节《养成教育在线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开发了十节少先队课程,含道德教育《诚信的力量》、理想信念教育《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生态环保教育《垃圾分类,助力战疫》、爱国主义教育《疫情之下,家国至上》等,并开发四节心理课程《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练就我的“金钟罩”——自制力培养》《做时间管理的主人》《与“拖延”说再见》,并依托班会《珍爱生命、珍惜时间》《我的居家故事》、家长会等线上教育模式继续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和良好道德品质,并通过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高效学习,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


线上教学开启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新的教育教学阶段,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将秉承“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停步”的总目标,全面抓实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育+教学三条途径,努力营造线上线下无缝衔接、课内课外相互补充、教育教学同步发力的良好氛围,保障学校第二阶段线上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效果显著,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编辑 | 李宙驰

TAG标签: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