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 疫情防控期间的三种角色定位
导读:新冠状病毒来袭,打破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全民抗“疫”站已然打响,对于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学校,“预防疫情”更是刻不容缓,尽管学校大部分管理人员经历过非典,但是由于角色和所处地方的特点,现在回忆起来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新冠状病毒来袭,打破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全民抗“疫”站已然打响,对于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学校,“预防疫情”更是刻不容缓,尽管学校大部分管理人员经历过非典,但是由于角色和所处地方的特点,现在回忆起来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以,目前面临的一切都是“全新”的。但是,全新的形势和背景却不允许学校干部层有先适应再慢慢学习的,然后再去思考、决定的时间,因为疫情就是命令。针对这样的背景,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教学主任王若愚做出如下思考。
首先要有三种角色定位。
第一身份角色是党员。当前形势下,要时刻记得自己党员的第一身份,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有“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意识;遇事敢承担,做事不推诿。
第二角色是学校政策的辅助制定者和部门方案的落实者。对此,要及时接收并解读上级政策的能力;要有“与时俱进”的正确理解上级文件的能力。紧紧抓住核心宗旨来解读和消化上级精神。比如本次延期开学,市区教委的文件传达有很多次,下发部门不同、时间不同,文件的内容也不同,甚至也冲突和矛盾的地方。但是核心精神没变——那就是“延期开学属于假期”“停课不停学不是开学”“延期开学的主要任务是防疫”。那么,假期自主学习的特征和防疫的核心任务就是所有教学预案的宗旨。
在执行力上,中层干部是落实学校政策的核心力量,而落实学校政策需要要具体的部门落实计划,要制定好细化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协调力方面,要做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监督、各部门间的配合工作,“凡事多想一点”。把能想到的需要沟通的事情必须及时沟通,防患于未然。对于创新力,最主要的是“一校一策”的落实,既要符合校情,更要符合“背景实情”;既要有实在落实效果,还要有宣传和推广价值。
第三角色是所有方案的一线实施者。因为此前党员身份和中层干部身份的加持,所以自己的所有实施应该是其他一线教师的榜样。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应该有不折不扣地执行力,有谦虚主动地请示(请教)意识,有及时地汇报和沟通意识。所以无论能力大小,坚决不能做观望者、懒惰者、推诿者。
编辑|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