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北京教育在行动

北京大兴亦庄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徐辉:以独特的方式打开世界

来源:北京大兴亦庄第一中心小学 | 时间:2020-02-21 15:28:14

导读:学习环境的变化,方式的转变,内容的设计,平台的互动等等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样态。作为老师,我们将怎样定义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作为学生,我们又将怎样理解学习,让学有所获?

在这个伤痛的春天,本是普普通通的学习,却不同寻常地在大众心中泛起阵阵焦虑的波澜,撞击着脆弱心灵和教育山河。


随着寒假时间的延长,大众对居家学习、停课不停学问题的关注度日益飙升。学习环境的变化,方式的转变,内容的设计,平台的互动等等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样态。作为老师,我们将怎样定义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作为学生,我们又将怎样理解学习,让学有所获?


一次自主学习的机会

从学校到居家,从教师的教到学生自主的学,在当下社会焦虑的同时,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有机会补上了自主学习课程的空白。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是自己不断打破认知,突破自我的事,我们应明白教育是学生面向生活的一种经历,而不仅仅是在学校的学习。我们应学会放手,从墨守成规的圈子里走出来,让孩子在生活的体验、看见中找到自己,形成对未来的认知。珍惜这次居家学习的机会,做一名生命成长的全面探究者。


授之以渔的学习终生受益

真正的学习,是自我经验的扩充和解放。居家学习,要给学生机会,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实行任务驱动式弹性学习。避免线上满堂灌,集体上新课。各科教师跨学科,集体研备,从整体上设计每周、每日成长规划。知识重要,智慧更重要,学习重要,规律生活更重要。居家学习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获益终生。


多元路径成就自主探究

学习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不要有路径依赖。可以尝试全体教师参与的成长导师制,组建3-5人一组的线上学习共同体,设置学生讨论组,教师点拨组,家长帮扶组,让学生担当问题的解决者,兵教兵,兵练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打破课堂的依赖,打破一味听讲的束缚,从“教材”的教到“学材”的学,设计学习任务清单,设计多元学习路径,整合线上资源,让每位学生在“学习导航”的指引下,做一名自主探究者。未来的路要自己走,老师做的就是扶你上路。


让生活成为课程底色

当下社会的发生即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从主题学习的角度,引导学生看社会,长见识。教师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放眼社会的变化,五育并举,设计居家劳动、自我管理、感恩社会、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等跨学科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做中学。让学生学在生活,参与社会,在现实的锻炼中磨练心智、成就自己,让生活成为课程的亮丽底色。我们是重视学生一时的知识学习,还是要关注学生一世的规律生活?为了学生学会生活并保有对世界探究的好奇,往后再看20年。


不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区分居家学习与学校学习,个体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居家中的个体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应当尊重其独有的教育价值,一人一案,给个性学习以可能,而不要拿课堂学习的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居家自主学习是成就学生想法,完善自我认知的最好时机。


以少为多才能规划好可能

好的规划才有好的效果,引导学生共同做好成长规划。居家学习整体统筹很重要,既要系统规划学习内容,知识点不要太杂太乱,注重知识系统化呈现;又要整体统筹时间,不要分割得太散太碎,注重时空的留白。师生、家长共同做好周规划,日安排,基于学习目标,让任务了然于心,处理好规划上的盈亏关系,少即是多。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未来的一切才会成为可能。   


追问中走向学习深处

关注学什么?怎么学?学怎样的问题,处理好居家学的目标、学的设计、学的评价的问题,注意厘清并解决好五个“什么”: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什么?做些什么?体验到什么?规划什么行动?除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层面的获得能呈现什么?不断地叩问,让学生学会一种自我批判的学习力,充满自信的表达力,富有想法的创造力。


居家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适应未来教育的有益补充。


保有世界的好奇,拥抱社会的变化,师生一起以独特的方式打开世界,成为一名未来学习的全面探究者。


编辑|贾振华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