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北京教育在行动

中国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停课不停练”,体育老师给你的家庭锻炼计划

来源:中国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 | 时间:2020-02-12 09:47:45

导读:既然不能出门,中国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的体育老师们为同学们设计出在家就能做,而且方便练习的体育家庭锻炼计划,帮助大家在家里开展体育锻炼,使同学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增强体质、活跃身心。

为了对抗新型肺炎疫情,中国人民过了一个“清静”的中国年。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然而这沉闷的氛围,也不过是中华民族再次赢得胜利前的宁静罢了!中国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继续屹立于世界之巅!


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在停课在家隔离期间,一定不要忘了强健自己的体魄,每天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既然不能出门,中国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的体育老师们为同学们设计出在家就能做,而且方便练习的体育家庭锻炼计划,帮助大家在家里开展体育锻炼,使同学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增强体质、活跃身心。



第一部分

热身运动

进行3-5分钟准备活动,如原地慢跑、蹲起、徒手操等低强度热身运动及肌肉拉伸练习,提升身体状态,避免运动损伤。

1. 扩胸振臂

2. 体转运动

3. 弓步压腿

4. 侧压腿

5. 原地高抬腿跑

6. 绕踝腕关节


第二部分

练习内容

(分小学、初中两个学段)

小学1—6年级




力量性练习


1.和家人比赛扳手腕

2.站立推墙

3.半蹲起

4.平板支撑


柔韧性练习


1.双脚站立式压腿

2.单脚支撑压腿

3.坐位体前屈


平衡性练习


1.单脚支撑平衡

2.燕式平衡

3.沿着客厅地面的瓷砖/木地板缝走


趣味游戏


1.套圈

2.跳房子

3.打“保龄球”


初中7—9年级 

 


弹跳练习


1.弓步跳

(1)先从一个标准的弓箭步开始,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双膝弯曲。前腿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膝盖接近地面。

(2)然后向上跳起,双腿交换位置,前腿向后,后腿向前,同时摆臂。最后以弓箭步的姿势落地。

2.收腹跳

3.深蹲跳

(1)挺胸收腹,收紧臀部

(2)脚尖与膝盖保持同一方向,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3)落地时大腿与地面平行


力量练习


1.仰卧举腿

2.平板支撑

3.站立推墙

4.单脚提蹱练习

扶墙或椅子单脚原地站立,利用脚踝的力量提蹱练习。


平衡练习


单腿平衡练习(20-30秒/组,2-3组)


柔韧练习


1.立位体前屈

2.坐位体前屈

强化自选练习


 


1.自重俯卧撑

开始时,双手扶在地面上,位于双肩之下,手臂伸直,双脚脚趾立在地面上。准备好之后,弯曲双肘,降低身体水平高度,直臂回复至起始位置


2.爆发力俯卧撑

弯曲肘部,下降身体,直到胸部距离地面只有几英寸远,爆发性伸展双臂,将身体用力推离地面,在身体离开地面的时候保持双臂伸展,轻柔缓冲返回俯卧撑位置,胸部距离地面几英寸远,然后再爆发式悬空。


3.自重双腿下蹲

下蹲是双脚分开比肩略宽。双手放在头后,也可放在髋部,或前伸以保持平衡。保持背发下半身和后部核心肌肉系统。背部挺直,开始下蹲时使用髖部为铰链,从脚踝、膝盖到髋部均等弯曲。


4.交替分腿跳

爆发式纵跳,同时转换双腿位置:左脚向前,右脚向后。按需要摆动双手,以产生力量,并保持平衡。双脚轻柔着地,可以有一个向下的动势,然后立即分腿下蹲。当分腿蹲至最低点时,再次起跳。重复此动作,交替进行分腿跳运动。


5.蹲跳

弯曲膝盖和髋部,下蹲,向上进行爆发式纵跳,身体完全伸展,并且悬空,下落时双脚缓冲轻着地。


6.侧支撑

右侧为例,右臂前臂和右脚外侧着地,身体成直线,左手叉腰,核心收紧。


第三部分

放松活动

1.双手十指交叉上举、脚跟起蹱拉伸(4x8拍)

2.左、右体侧屈拉伸(4x8拍,左右手交换)



第四部分

温馨提示

训练原则

1.科学锻炼,循序渐进;

2.根据实际,强度适中;

3.制定计划,每天坚持;


注意事项


1. 运动时,着装要舒适,以运动装为佳。注意不宜穿得太过厚重,否则运动不便;也不宜穿得太薄,容易受风感冒。

2. 早起不宜剧烈运动。早上起来,身体筋骨还没有完全舒展开,加之早上较为寒冷,雾霾也大,所以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3. 热身运动不可少。尤其是在冬季,身体筋骨相对僵硬,如果热身不到位在运动中容易受伤。

4. 运动不喝凉水。运动过后,需要补充水分,切记剧烈运动后立即喝水,会循环系统紊乱,喝凉水,容易导致胃肠道痉挛现象的发生。

5. 持之以恒,坚持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40分钟。指南的内容根据各家的场地条件和各自的身体情况适当选择。

6. 文明锻炼,不要影响他人生活和休息,和谐社会你我的责任。


来源|中国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

编辑|李宙驰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