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举办"数学-创'e'节",创意无限
导读:3月14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盛大开幕,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作为第三会场,呈现了一场极具创意的“数学-创‘e’节”,令人耳目一新。
3月14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盛大开幕,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作为第三会场,呈现了一场极具创意的“数学-创‘e’节”,令人耳目一新。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一直以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坚持深耕数学教育,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提升综合素养,点亮心中梦想。
学校负责人介绍, 数学领域中,“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被称为自然常数或欧拉数。它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具有许多独特的数学性质,在数学、科学以及工程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此,学校特别将数学节主题确定为“创-e”,一是强调e在数学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e的含义和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二是e可以代表“explore”(探索)和“enterprise”(创新,鼓励学生在数学节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数学的奥秘,勇于创新和实践。三是将“e”融入数学节活动中,提醒教师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将创新探索精神与e所代表的极限、增长和变化等概念相呼应,携手AI,以创意塑造未来,共同构成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创-e数学节”的核心内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引导莘莘学子探索数字世界,推动校园数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开幕式的正式启动,为期半天的“数学-创‘e’节”拉开帷幕,分“创意市集”“数学探究”“学科实践汇报”三个环节有序推进。
“创意市集”,展现学生创新活力
学生们在风雨操场上展示了20个数学建模项目,开展机器人模型制作、七巧板、数独等活动,这些“脑洞大开”的项目,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体现了学生们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更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人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无限可能。
“数学探究”,彰显优秀教师风采
来自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师们带来了10节精彩的展示课,从“营养午餐”到“二维码的秘密”,从“轴对称图形”到“无理数的奥秘”,从“打印纸中的数学”到“数学实践探究”,内容涉及小学二、四、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这些展示课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紧密围绕数学常数e,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索数学奥秘。例如,《怎样通知最快》一课通过探讨信息传播的最优策略,让学生们理解了指数增长的概念。这些展示课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数学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学科实践汇报”,凝聚学校办学智慧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汇报引发关注。学校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将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与渗透,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学校在会议论坛上引用AI技术,由数字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七年级学生“久珊”参与会议主持,借助AI,让同学们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在问题的挑战中成长,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学实践探索,充分展现数学乐趣。
在主会场,大家观看学生围绕“创‘e’”主题的学科实践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春晚魔术中的数学”“铁路出行秘籍—探究铁路交通定价及选择策略”“数学在旅行规划中的应用”和“足球的结构设计”。这些汇报不仅展示了学生们在数学领域的探索成果和创新思维,更让在场的专家和领导们看到了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无限潜力和希望。
在“教师及学生论坛”上,教师们围绕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享教学经验,并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活动最后,与会专家对学生们的汇报一一进行了点评,大家受益匪浅。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校长于亚萍在讲话中表示,“数学-创‘e’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希望学校持续开展这样的活动,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举办的此次“数学-创‘e’节”,不仅是一场数学盛宴,更是一次教育创新的尝试。它让我们看到了数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让数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有意义。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