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赋能“三活”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北京小学通州分校语文学科教学评优活动完美收官
导读:为深入落实“双新”、“双减”政策精神,稳步提升北京小学通州分校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与业务水平,打造“三活”高效课堂,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开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评优课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为深入落实“双新”、“双减”政策精神,稳步提升北京小学通州分校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与业务水平,打造“三活”高效课堂,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开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评优课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活动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校本教研,各组教师立足学段特点,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共磨共研,展示了教研组研究成果,老师们的课例展示各具风采,各有所长。
巧设学习活动,唤醒儿童内驱力
一年级语文组教师以季节为媒介,以第四单元的季节为主题进行教学展示。课堂三分钟精彩分享孩子们都以“秋季”为入手点,既符合前季节,又与本单元的主题相契合。课堂上,老师们立足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环节,运用各式各样的教学工具,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授课时,老师们关注到每位同学,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通过本次评优课,一年级组教师都有自己的收获,将继续研读课标、研读课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位学生课后都有所得。
二年级语文组教师在教研后,选择了一节习作和三篇课文。郑冬梅老师以看图写话四步法为基础引导学生确立故事内容,帮助学生展开思维,完成写话。朱雪莲老师,通过多媒体、资料的运用带领学生畅游大美新疆,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孩子们体会吐鲁番的人民的热情好客。张晨、周思雨、肖雨欣三位年轻老师同上一节课《坐井观天》,三位青年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其初步感受语气的表达作用,逐步理解课文要表达的道理。李硕,田亚男老师讲授的是《我要的是葫芦》,两位教师同课异构,借助课文插图来指导朗读对话,并通过意思相同句子的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反问句表达的情感。二年级教研组立足文本,进行了充分的语言训练,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真实情境,提高语言运用力
三年级组语文教师集体教研后,展示了《在牛肚子里旅行》和《大自然的声音》两节课。课堂中,老师们的导入有创意,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每堂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提示语和标点符号,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并采用师生共读、男女生共读、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人物心情。每位老师都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关注,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参与并互动。通过本次评优课,三年级组教师将继续保持常研常新的研究热情,持续围绕新课标、新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课堂实践研究,努力让学生的每堂课都有生长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年级语文组教师通过同课同构的形式展示了第四单元《精卫填海》一课。在课堂中,老师们通过读准字音,读通句意,读懂精神三个步骤引领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古今异义对比了解字音,字义。通过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来掌握文言文的故事大意。启发学生在关键处发挥合理想象,做好“神话故事的传讲人”。虽是同课同构,但每节课都各有特色,都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老师们抓住课堂生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课后反思,引发共鸣:语文教学的方式可以改变,但语文教学的规律不能改变;教学中就要围绕单元要素,落实课后习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整合学习资源,促进迁移应用力
五年级语文组教师展示了策略单元、民间故事单元和爱国主义单元。五年级教师注意围绕课文内容,拓展资料,带着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课上,老师们注重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基于语言文字实践,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本次评优课,五年级老师确立下阶段研究的重点为立足课标,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设计整体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涵养学生民族精神。
六年级语文组教师通过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了六上第三单元《竹节人》和六上第四单元《桥》。在课堂中,老师们注意引导学生提取文中关键信息,梳理并启发学生找到关键词,总结阅读方法。每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展现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老师们课上均能够抓住学生生成,通过展开合理的想象、选择合适的角色、添加动作神态等方法,以读促讲,以读促悟,很好地实现了跨学科整合融通,输入与输出,很好地实现了单元勾连。每节课各有千秋,老师们通过反思认为:策略单元教学中如何与文本情感融合,值得去进一步探讨研究。
展示引领促提升,数据赋能巧变革
本次的语文评优课最大的亮点是所有老师均提高了学习方式变革的意识。其中,鹿雅丽老师的课最具代表性。因此,11月3日下午,鹿雅丽老师为两个校区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做展示课《猎人海力布》,鹿老师设置了“民间故事传讲人”的情境。从借助文中关键词把故事说完整;到引导孩子利用思维导图抓人物心理变化,把故事说生动;再到关联语文园地内容引导孩子从不同的人物视角创造性复述。整堂课内容上层层递进,情境创设贯穿始终。与此同时,她在课堂中充分使用大数据,在大数据的作用下,立足学情,精准定位学习难点,进而定准目标,突破难点。课后,北京小学通州分校马军华校长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进行了点评,她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教师要具备信息素养,开展大数据精准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变革,本节课引领课堂教学变革的方向,是课堂教学新生态的体现。马校长倡导大家不断更新观念,锐意课改,积极实践,去适应当下的时代,做面向未来的教育。
表彰激励再奋进,提质增效谋发展
本次评优课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与教研团队,邵学良校长对本次评优课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和团队进行了表彰。他指出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他希望全体教师不断潜心研究,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语文教学变革研究任重道远,北分语文人已经踏上了研修的征程。她们将乘着这次评优课的东风,继续研究,共同努力,让语文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中得以培养,让学生的精神在语文课堂和活力课程构建中涵育。活力语文教师将不断深化新课标理念,潜心笃志,精进不休,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蓄力践行新课标,砥砺赋能“三活”课堂,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编辑|花霖祎
校对|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