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攀枝花乡情 行识中国乡村
导读:在祖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2024年1月19日到1月23日,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218位学子及14位老师共赴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进行为期五天的主题为“行识中国乡村,品攀枝花乡情“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在中华救助基金会的支持下,促成的我校与盐边县渔门中学的教育结对帮扶项目。
在祖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2024年1月19日到1月23日,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218位学子及14位老师共赴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进行为期五天的主题为“行识中国乡村,品攀枝花乡情“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在中华救助基金会的支持下,促成的我校与盐边县渔门中学的教育结对帮扶项目。
本次活动是乡土调研和民俗采风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旨在号召同学们参与乡村振兴助学活动,让每个人都作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见证者和传播者,在行识中国乡土调研的行程中,贡献绵薄之力。
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誉。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原名上、下坝村,形成于清朝同治八年前后,因村口有一株古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树,遂称”攀枝花村“。
交大附中学生抵达了攀枝花南站,受到了攀枝花市文旅局与东区文旅局的工作人员的热情欢迎,并获得了精心准备的玩偶“攀花花”、“攀芒芒”,与特色水果礼包。被称作北京“小烤鸭”的交大附学子,也向久候多时的工作人员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第一篇章 品人情温暖,访鬼斧神工
交大附中学生前往了位于盐边县渔门镇的渔门中学。渔门中学学生为交大附中学子带来彝族特色歌曲、舞蹈以及乐器表演,交大附中学生代表向给了渔门中学学生赠送了,并进行了支教与交流分享活动。活动后,交大附中学生在渔门中学用午餐。
同学们依依不舍与渔门中学学生告别,前往格萨拉绿石林景区。绿石林景区石林发育奇特秀美,由3.55亿年前的石炭纪灰岩构成,是攀枝花盐边县的独特地址风貌。在这里,交大附中学生徒步欣赏了绿石林风貌,在导游的讲解下了解了天坑地漏、岩溶景观、高山草甸和彝家风情等各种自然人文景观,并进行了自主的标本采集作为纪念。
第二篇章 继先驱过往,开科技未来
这次社会实践,师生前往了位于攀枝花市市区三线建设博物馆。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展陈最全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全国13个省区三线建设的历史风貌。在导游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中国三线建设历史背景,体会了祖国发展的艰辛道路。
通过参观狮子山大爆破遗址,学生们了解攀钢作为钒钛磁铁矿基地承载的历史丰功伟绩以及矿山历史和工艺,并采集了钒钛磁铁矿标本。
最让同学们流连忘返的是前往了全国精神文明村——昔格达,同时也是全县首个“零碳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民们用特色舞龙欢迎了交大附学生,并赠送了手工制作的民族饰品和饱满多汁的水果。随后,同学们依次观看无人机赋能表演、体验草莓采摘并学习光伏发电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对现代科技与乡村发展的结合有了新的认识。
在火烧天山庄,交大附中学生与清华学子互动交流,了解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及清华学子支教情况。晚上的卡拉OK让同学们一展才艺。
第三篇章 观旧时旧址,赏风土文化
学生前往拉鲊古渡探访成昆铁路旧址。在那里,大家了解了修建铁路的工具,体验了成昆铁路建设时的艰苦工作,并和当地志愿者一起,用回收垃圾的方式对沿线生态进行了保护。
在迤沙拉古村,同学们在古巷中完成了“寻宝”活动,了解古巷文化,并与非遗传承人一起学习了羊皮鼓特色舞蹈。
傍晚,学生们与清华大学学子会合,进行了座谈交流。并由盐边县教体局王局宣布“盐边县共同富裕试验县”乡土实践圆满完成。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很短暂,却也意义非常。攀枝花市为我们带来了热情洋溢的欢迎与包容,我们也为攀枝花市发展注入了绵薄活力。相信会有更多的人看到攀枝花,去到攀枝花,喜爱攀枝花。金沙江畔那最耀眼的亮色,终有穿云破雾、照亮世界的一天。
游学感受
经一天的长途奔波,我们来到了钒钛之都——攀枝花。这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花为名的城市,攀枝花便作为这座城市的市花,成为这坐落于川蜀南侧的城市的印记。
攀枝花是长江上游的城市,金沙江在山间流淌,绿树苗在土壤着根,荧鸟儿在风中鸣唱……一切来自自然的美好向我们敞开。我们停留在江畔湖边,享受春风十里,用相机记录着与自然的相遇。
攀枝花不但有英雄树,还是一座英雄城市。这座城市以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而生。追寻先辈踪迹,我们来到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攀枝花建设精神,重走来时路。毛主席曾说: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可见攀枝花建设工程的重要性。
深入金沙江,探索迤沙拉村。这里背靠高山,清一色的红屋顶村落依山而建,如一幅红土地田园画卷。此外,这里还是汉族与彝族等多民族来往交流的胜地。我们聆听迤沙拉村的历史故事,体验羊皮鼓弹奏,感受当地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共同助力民族团结!
高二4班郝润漪
五天的行程转瞬即逝但回味满满,收获颇多。印象最深的是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参观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人们所感动。他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全,毅然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偏远的山区,投身到艰苦的三线建设中。
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三线建设的艰辛与奋斗。我看到了工人们简陋的居住条件,以及他们使用的各种工具和设备。每一个物件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艰苦卓绝,同时也展现出三线建设者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攀枝花从一个荒凉的山沟发展成为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历程。这其中,三线建设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攀枝花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游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是由无数普通人的奋斗和奉献所构成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也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感恩那些为国家付出过的人们。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让这种奋斗和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高二4班 苏润珊
在拉鮓古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人文与自然的和谐。成昆铁路与拉鮓古渡的结合,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变迁。这条铁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连接了古老的村落与外界的桥梁,见证了当地的发展与变化。筑路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智慧。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世界级的铁路,背后是无数工程师和工人的辛勤努力。更是无数铁道兵战士的流血牺牲。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将理想变为现实,展现了人类的力量与智慧。这次寻访让我对工程技术有了更深的敬意,对前人的智慧和勇气感到钦佩。
高二5班肖佳琦
最令我难忘的是攀枝花市盐边县渔门中学的学子们。当我们跨越千里,与他们近在咫尺的交流时,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青春朝气、多才多艺和淳朴善良,是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建设美好家乡、建设伟大祖国的幸福愿景。这一切也在激励着我要不断奋发努力,为乡村振兴,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高二11班孙文锦
供稿|高二2班 王子瑜
审阅|苏曲光 孙亚宁
编辑|王 平 张心惠
校对|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