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协同创新 赋能未来——跨学科主题学习 中关村学区在行动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3-12-21 17:38:33

导读:2023年12月20日,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暨北京市教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分论坛,中关村学区“协同创新 赋能未来——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 探索课程协同育人新范式”学术论坛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市教育学会相关领导、知名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各区县及部分外省市教育同仁和学区各中小学深度参与。

2023年12月20日,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暨北京市教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分论坛,中关村学区“协同创新  赋能未来——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  探索课程协同育人新范式”学术论坛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市教育学会相关领导、知名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各区县及部分外省市教育同仁和学区各中小学深度参与。

论坛通过主旨报告、成果展示、分论坛交流、课例观摩等多种形式,探索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跨学科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方略,探求课程协同育人新范式,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1.jpg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教育学会主办,海淀教育学会支持,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承办,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协办。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唐亦勤,海淀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教科文卫办公室主任李航,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主编付宜红,北京市教育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齐宪代,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综合室原主任陶礼光,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王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定荣,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胡佳怡,海淀区教育学会秘书长闫顺林,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咏梅,北京教科院副研究员范佳午,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明亮,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来自安徽省的名校长名教师团,本市各区、本区各学区和各校的领导老师们及来自各大主流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共同出席。


图片2.jpg


图片29.jpg

主论坛主持人  海淀区教育学会   闫顺林秘书长


论坛致辞

海淀区教委赵霞副主任在论坛致辞中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关村学区主动服务区域学校发展与课程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跨学科课程开发与课堂实践,为中小学贯通培养、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赵霞副主任同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学区以更高的格局和视野准确把握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推进区域跨学科领域创新实践。二是希望各学校紧扣学校办学理念,以各具特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三是希望学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引领带动区域整体教育变革,持续提升育人质量,让中关村地区教育成为海淀教育“金名片”的骨干力量。


图片3.jpg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  赵霞


论坛主报告  

 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王振惠主任做了《协同创新  赋能未来》学区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推进报告,从“缘起、规划、行动、思考与方向”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区的探索实践与行动路径。学区坚持前瞻谋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利用区域丰厚资源优势,制定“初建、完善、成熟、提高”四步战略和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四位一体的长效协同工作机制。与地区12所中小学协同联动,开展基础调研、教师培训、课程研发、方案论证和实践经验提炼,项目实施路径清晰,主动破解新课标落地的难题。未来,学区将与各校一起深度研究“育人观念的更新、学科内容的跨界、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评价维度的变革”,从组织带动、资源保障、专家支持、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协调联动,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在中关村各校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4.jpg

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主任  王振惠



平行分论坛:多阶展示 集智共行

三个平行论坛从学校行动、项目推进、课堂实践等角度开展。复杂问题统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落地做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跨学科主题教学如何教、如何学、如何研、如何评?各校校长、教学负责人、优秀教师聚智聚力,共同探索常态化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分论坛一: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整体建构与顶层设计

中关村学区六所学校在论坛上分享了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依据STEM课程的建设经验,引领学生热情且有目的的学习;双榆树一小聚焦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关键能力培养为驱动的“育·圆”跨学科主题教学育人模式;中关村一小以科学教育加法为着眼点,结合学科自身特点挖掘科学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方式,以高质量的学科学习支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中关村中学知春分校构建基于不同学段学生心理需求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形成“知春模式”;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探索校园中的生态环保教育,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制作出不需要电力驱动的喷泉;北大附中构建自主发展教育生态,横向学科融合、纵向贯通培养,形成多层多维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六所学校潜心实践、深耕不辍,在跨学科领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1.jpg

主持人  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  张英钰副主任


图片26.jpg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校长  张冬梅


图片25.jpg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书记、校长  关红


图片24.jpg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主任   金亮


图片23.jpg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党委书记、知春分校执行校长  祁建欣


图片22.jpg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校长  姚欣波


图片21.jpg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  秦蕾


分论坛二:跨学科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经验

中关村第二小学、双榆树中心小学、中科启元学校初中部分享了学校跨学科项目的方案设计。中关村第二小学围绕健康生活、营养搭配这一研究主题,以数学和科学知识内容为主干,整合信息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双榆树中心小学学生研究“小空间 大作为”,在有限空间内设计安全、可行、有趣的课间活动,展现了学校课程育人的真实效果。中科启元学校初中部将“双碳”目标与启元新校区建设有机融合,围绕“如何建设高质量低碳校园”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引导学生争做低碳环保的“追光者”。三所学校聚焦素养目标,以真实情境为前提,以挑战性任务为驱动,以持续性探究为路径,形成了深受学生喜欢的浓厚的跨学科教育氛围。


图片20.jpg

主持人  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 韩华部长


图片19.jpg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任靖晓


图片18.jpg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 刘志霞


图片17.jpg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初中部 王红丽


中关村第四小学、中科启元学校小学部、中关村中学对学校跨学科项目的实施过程和路径进行了交流分享。中关村第四小学结合学校建设,开展“设计图书馆 师生共行动”的跨学科课程,在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方法上创新,切实增强育人功能;中科启元学校小学部“我是故宫宣讲人”项目让故宫活动与各学科及家校社进行深度的融合,全方位赋能学生的成长;中关村中学“诗意大唐”项目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三所学校从真实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对问题作出积极的思考和决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16.jpg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   蔡阳


图片15.jpg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小学部 马德志


图片14.jpg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陈倩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胡佳怡在现场点评中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发现、提炼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以更好适应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古今中外的学习内容,注重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资源整合,让跨学科主题学习更加鲜活、更富有生命力。


图片13.jpg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胡佳怡


分论坛三: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实践

跨学科课程的成效源于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四年级的师生们为论坛呈现了一场生动的跨学科主题研究课。中关村第一小学李帅静老师以“共赏自然之展 探秘自然之趣”为题,融合语文、科学、数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设置任务驱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兴趣。在真实性大情境、层次性大任务的活动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呈现出富有实践性、整体性、层次性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活动。

多元、创新、融合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提升能力的多样化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针对不同学习任务进行动手实验、思维创造以及亲身实践,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背景下素养导向的育人目标。


图片12.jpg

主持人  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  翁燕平副主任


微信图片_20231222103908.jpg


课后,李帅静老师从背景依据、设计思路及感悟反思等方面对此次跨学科主题课程进行分享交流。指导专家陈咏梅主任、范佳午副研究员高度评价了该课程的课堂设计与教学互动,认为中关村一小在跨学科主题学习领域的教研工作扎实、育人目标明确,通过安排学生对日常生活环境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引导他们学会自主提炼观察方法、逻辑阐述变化过程、总结科学实践结论,这对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及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片11.jpg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咏梅


图片10.jpg

北京教科院副研究员  范佳午


学生互动展示:遇见“学科+”育见未来

跟着唐诗去旅行、挖掘小书包里的大文化、争做故宫宣讲人、以青春之我创低碳校园,探寻小空间里的大作为……中关村学区各中小学学生志愿者展出了近年来多层次、多趣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成果。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打破学科界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从学习走向研究,借实践提升素养,为未来发展积蓄了能量。


专家视角:抢抓机遇 共谱新篇

北京师范大学胡定荣教授对会议整体情况进行点评。他指出,作为新课标提出的新概念,跨学科主题学习目前倍受学校和老师的关注。通过本场论坛,中关村学区在顶层设计、行动路径、理念转化等方面作出了生动表率。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生是出发点,社会是方向,学科是桥梁,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真实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培养具备良好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片8.jpg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胡定荣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王凯主任用“一统筹、四纳入、形成课程密铺”总结了中关村学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思路与实践经验。在中关村学区的规划统领中,学区中小学“各美其美”,系统化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工作,把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儿童发展与生活图谱之中、课程实施方案之中、学科结构之中、日常课堂教学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有效填补了学科之间的空白区域,使教育供给更加完整生动。


图片7.jpg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  王凯


安徽省合肥高新区桂花园学校和园校区周恒校长表示,此次跨学科主题学习令他感受颇丰,深刻感受到了活动主题在探索课程协同育人新范式的扎实工作,为安徽省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周校长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活动带动高校团队和学校教师的融会贯通,对全国的教育事业起到至关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跨学科教学旨在将单一学科的知识阐述变成多学科的教学融合,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能力,在无形中解决家长教育焦虑问题,对于学生和家长都是大有裨益的发展趋势。对此,为了实现跨学科教学工作的高效完成,学科教师的主线任务将是要突破学科壁垒,建立多学科教研融合,不仅从理论研究上更加深入彻底,还要在实践教学上跨越学科本位,真正开启多学科式融合教学的教育新篇章。


领导讲话

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唐亦勤做论坛总结讲话,她高度肯定了中关村学区主动破解新课标落地难点的担当和责任意识,中关村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的实践和思考为未来整个区域跨学科教学研究的推进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理念。今天的论坛非常成功,视角多元、守正创新、理实结合、学研相促,既务实又具前瞻性。同时,唐会长希望中关村学区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探索、深入研究,满怀教育热情、秉持教育理想、提升教育水平、推动教育实践,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6.jpg

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唐亦勤


打破学科界限,创新育人方式,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与学科综合育人的成效,打造学生成长的新样态,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关村学区将始终不忘初心,积极推动新课标视域下基础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研究实践,努力探索新课堂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模式,努力挖掘跨学科综合育人的新路径,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赋能,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5.jpg




编辑|王平 周静

校对|王萌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