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交大附中优质特色课程是这样建设的

来源:海教思维 | 时间:2023-12-12 12:55:14

导读:交大附中本校创建于1957年,从海淀区区属重点中学,发展成为市级示范高中校,在传承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15年,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市、区统一部署,由交大附中承办、合并海淀区东部最薄弱的三所学校,短短10个月学校便形成了“三校区、三分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且同一法人、同一党委,是当时海淀区最大的集团校。在今年10月27日,我们再添新成员,又有一所学校加盟,学生总人数超过8000人,教职工总人数超过800人。

640.jpg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校长 戴文胜)

 

交大附中本校创建于1957年,从海淀区区属重点中学,发展成为市级示范高中校,在传承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15年,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市、区统一部署,由交大附中承办、合并海淀区东部最薄弱的三所学校,短短10个月学校便形成了“三校区、三分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且同一法人、同一党委,是当时海淀区最大的集团校。在今年10月27日,我们再添新成员,又有一所学校加盟,学生总人数超过8000人,教职工总人数超过800人。

 

一、发展思路

交大附中教育集团的成立承担了新的使命和责任,全体教职工上下同欲,切换到集团发展思路:

1.找准学校办学优势: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形成交大附中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思路。以理念优势厚植学校文化,以增值优势擦亮办学品牌,以团队优势推进集群发展。

2.把培养“感恩重责,阳光包容,博学笃行,健康雅趣”确定为培养目标。通过“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的理念来实现双目标。

3.明确集团发展的核心理念:集团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认同,面对不一样的校区和分校,需要凝结在一起的核心理念。我们尊重原有学校的文化,提出“志同道合、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集团文化理念。“志同道合”是在党委领导下,校区目标聚合。“和而不同”是各校区、各分校因自身历史积淀和教育生态环境不同,要有自己的发展定位和特色亮点,我们追求品质相同,各具特色。“周而不比”是指以公正之心对待集团各校区、各分校。寻找自己的校区不一样的幸福。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集团建设目标:“品质相同、各具特色”,把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完善育人模式和全员育人体系,优化课程的研发和管理,提升课程领导力。集团课程共同拥有优质的品质:它体现在结构上课程内容的精良与系统;在功能上课程有满足集团学生教育需求的能力以及对国家教育目标的达成度高;在价值上有传承和创新集团文化的本质。不同校区和分校的办学特色是不同的,各分校梳理办学优势并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优质课程。

 

 640 (1).jpg

交大附中教育集团幸福课程

 

二、理念与设计

交大附中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组建形成办一所幸福学校的理念。并确定“建一所富有生命动力的幸福学校”为办学目标。


 640 (2).jpg

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理念

 

在交大附中人的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交大附中教育集团的“建富有生命动力的幸福学校”项目理念模型。

 640 (3).jpg

640 (4).jpg


在建设幸福学校的理念下,我们整体设计交大附中教育集团的特色课程,让好的课程成为学生幸福人生的开始。集团涉及多个校区及分校,需要明确他们的课程定位。交大附中的课程人通过研讨,明确特色课程定位的三个出发点:

①集团课程建设以学生的真实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学校特色发展是为了学生全面而个性的成长,对学生个性成长的尊重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立脚点。在课程定位时我们既有对学生需求的调研,也有对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建设定位。

②集团课程建设以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国家的发展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既需要数理科技类人才,也需要语言、艺术、人文领域的创新人才,基于这样的需求对集团的特色课程进行定位,是集团的特色多样化,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③集团课程建设以各校区自身的基础和资源优势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优质的特色课程。

基于以上因素,审视交大附中的幸福课程体系,突出科技创新,人文社会,语言文学,艺术审美,健康生活五个领域的全面覆盖和各有侧重点。首先健康生活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品质,是集团每位学生成长的基础,我们提倡每个同学从交大附中毕业的时候都成为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南北校区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二分校以人文社会为抓手,分校落脚于语言文学,东校区侧重艺术审美。集团统筹设计,更好的体现集团课程的多样性,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要求。

通过对集团各校区历史和资源的充分考量,目前各校区确定了如下课程特色:

交大附中南北校区作为母体校,在数理、科技方面有传统的优势,一直以来被视为北京市加工能力强大的学校,数理、科技特色突出,多位同学曾获得市长奖,在竞赛中也斩获佳绩。在与交大物理学院、詹天佑学院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有成效,近几年有三十多人考入清北。 

交大附中东校区曾是海淀区唯一一所艺术特色学校,是国内外多所高等艺术院校的生源基地校。东校区突出 “艺术+人文”特色,办学成效显著,多位同学被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录取。东校区致力于“建一所有独特艺术品质的幸福学校”,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感恩重责、全面发展、艺术见长、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

交大附中分校位于杏坛路,“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因此学校有浓厚的“雅”文化,结合分校良好的语言师资力量,学校致力于建一所“内有底蕴、外有胸怀”的幸福学校,将着力打造“人文+语言”特色,培育“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分校由北京交通大学及北京邮电大学两所学校共建,为学校特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交大附中第二分校紧邻中国气象局,与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国家气象局紧密合作,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有良好的基础。第二分校基于交大附中教育集团和谐的育人氛围,结合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传统文化,致力于打造“和合”人文生态特色,培养“知书达理、内外兼修”的阳光学子,实现学校人文生态与学生成长的平衡及可持续发展。

在基础和资源的充分梳理下,我们确定南北校区为“数理+科技”特色,东校区为“艺术+人文”特色,分校为“人文+语言”特色,二分校为“人文+生态”特色。

 

三、运行的机制

(一) 规划与研发

1.整体推进

为了更好的推进集团化特色课程的建设,各校区成立了课程建设专班,从2021年开始确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的推进时间节点。

定向:进一步梳理本校的历史、现状、校情、师情和学情,结合学校当前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明确学校特色建设的重点、方向和步骤,做好相应规划。

定点:确定特色方向,重点打造特色课程,关注各学科课程校本化推进、适合不同学生的课程群构建、学科课程实施模式和机制、课程评价等。

推线:以特色学科组为“头领”,带动其他各学科组开展学科课程建设;与研究团队合作,一起探讨一体化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铺面: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带动学校整体的管理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库建设等,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2.特色课程的构建

基于交大附中学生发展的需求,充分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根据一定的逻辑构建特色课程群,最大化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640 (5).jpg


交大附中幸福课程体系


 640.jpg

交大附中东校区艺术课程体系


 640 (1).jpg

交大附中分校课程体系

 

 640 (2).jpg

高中“人文+语言”校本课程群

 640 (6).jpg

交大附中二分校课程体系


640 (7).jpg 

“和合”人文生态特色课程群的建设

 

 


(二)教学与实施

 “三有”课堂的由来:课堂是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也是落实“双减”工作,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关键所在。如何让学校里的常态课都呈现生命的灵动和智慧?


 640 (8).jpg

“三有”课堂的理论依据:


640 (9).jpg

“三有”课堂的解读:


 640 (11).jpg

“三有”课堂的实施:


这三个关键词与积极心理学的幸福公式相契合:幸福=快乐+投入+有意义。学生的需求与理论研究是自洽的,那么,我们的实践就要围绕这三点来做文章。

(三)治理与保障

1.特色课程建设团队的发展

集团课程管理模式:以课程建设为依托,研究与管理并行

640 (12).jpg

集团课程管理模式

 

 640 (13).jpg

集团课程建设体系

 

我们通过教、学、研、评一体化,打造特色课程教研团队。

特色课程研究团队:打造特色课程的教研团队,团队组成既有本校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又有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年轻教师;既有对应特色学科教师,也有跨学科的教师;既有特色课程的实践者,也有相应的课程教学研究者。  

 

 640 (14).jpg

 640 (15).jpg

集团课程实施体系

 

特色课程教师团队:在特色课程教研团队的打造过程中,我们真正培育特色,并用特色带动整体发展。通过推动教师对学科、课程和教学的深入思考,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集团内教师的交流轮岗促进优质特色课程的共享。

 

2.跨区域教研

 教研活动是提升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环节,集团采用整体推进自主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整体研讨:以本部为主体开展集体备课及大教研活动,规范备课流程明确大教研主题,确定培训课程,集团教师全体参与。

局部细化:各校区以此为依托,研讨更适合本校课程特色及学生特点的课程内容及环节,实现相同品质各具特色的课程实施策略。 


 640 (16).jpg 

集团课程保障体系

 

3.课程自主建设

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各校区采用课程实施闭环的形式进行升级迭代。依托教研组开展课程建设,形成课程方案。对特色课程的实施进行培训,使教师对课程理解更为准确。以备课组及教师为单位,以“三有”课堂为抓手开展课堂教学。对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的各个环节重新审视,形成课程建设的闭环。

4.督导评估

集团采用督巡视导的方式促进集团课程实施的治理,每年对所有校区分校进行一次督巡。在督巡过程中,进一步促进课程建设的整体推进。


 640 (17).jpg

集团督导

 


(四)课程共享与资源开发

1.优质课程共享 

科技竞赛:南北校区为培养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数理、科技竞赛课程。

美术课程:各校区美术特长的学生到东校区学习绘画。

语言课程:分校为培养国际视野的学生提供语言课程。

环保课程:二分校为培养可持续发展领域学生提供课程。

集团化特色课程的构建提供了课程共享的基础。穿越多种边界,将学校间、学科间、校内外、课内外打通,让集团内的优质课程流动起来,以支撑学生个性发展的连续培养,实现优质课程的共享。

2.基于优质资源开发的课程设计

拓展课程开发: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面向所有学生的拓展类课程。

研究性课程开发: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面向高端学生的研究性课程。

3.基于已有资源的挖掘与整合

实验室资源:高端科研实验室在交大附中挂牌,形成深度融合共享的态势。一方面由大学协助附中建设部分高端实验室;另一方面,有序的组织附中学生参与交大实验室相关研究。

导师资源:结合交大附中学生发展需要,选择交大、北邮、财大等高校相关学者作为特聘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研究。与交大合作推行强师计划,开展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培训,让交大附中的老师从素养到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地域资源:交大附中教育集团座落于海淀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周边云集了“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等多所国家大学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这些高校及科研院所为学校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尖端的软硬件支持和保障。在特色发展的基础上,把建设高质量的特色课程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探索在交通、信息等领域的大中小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成立茅以升预科班,与北京邮电大学深度合作,共享师资课程等,与气象局合作在二分校发展“合和”人文生态特色,使集团各校区的优质特色形成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国家未来发展的优质特色课程。

社会资源:家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甚至是关键社会支持系统。交大附中成立了北京市第一个家校社咨询室和第一个家校社共育基地。逐渐建构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育人共同体,为学生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四、成效与思考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坚守办学特色,依托校内资源,构建富有活力且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新课程体系,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新形势发展和需求的各方面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整体来看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多措并举,形成了“三维特色”

三维特色,也就是特色课程、特色课堂和特色课程管理。

1.塑造了“4类”特色课程。依照集团学校不同类型,已经形成了数理科技特色课程(南北校区)、艺术人文特色课程(东校区)、人文语言特色课程(一分校)、人文生态特色课程(第二分校)等四类特色课程群。

2.形成了“三有”特色课堂。课堂是所有改革的落脚点。以有趣、有参与、有成就为关键点,学校已经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实施和评价框架。

3.构建了“三级”特色课程管理体系。三类团队稳定支持特色课程建设。分别是以“课程研究院”为核心的集团课程管理团队、以“教、学、研、评一体化”模式打造的特色课程教研团队和以学科群为基础的特色课程教师团队。

(二)集团发力,推动了全员全方位的成长

十年集团化发展,交大附中教育集团精准定位“集团发展思路”,使集团成为了紧密型集团,有明确的章程引领,志同道合、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整个集团同质化发展。成为了贯通型集团,互动交流,协商联席,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形成了系统带动性发展。成为了特色化集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个校区都形成了本地化的特色发展路径,又整体融入了集团系统发展轨道,推动了全员,全方位的成长。

(三)因材施教,学生多元成长效果显现

(四)高质量发展,持续集团学业成就优势

交大附中以集团化办学为契机,坚持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实现了成员学校跨越式发展,不仅捧回了众多荣誉,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的工作状态、学校的发展状态,更改变了区域教育发展生态,赢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展望未来,在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部署下,交大附中将充分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教育,注重与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衔接,同时保证每个学生在交大附中都能获得充分优质的教育条件,全过程兼顾拔尖人才培养的效率与公平。总之,从特色到拔尖,我们将会持续探索,给学生搭建更为广阔和高端的平台,帮助学生从优秀走向卓越。

集团化办学不是稀释优质资源,而是立足校情形成规模效应;不是统一要求,而是尊重校区自主基础上的共同发展。是以特色带动整体发展,以课程建设推动集团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课程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

 

编辑 | 王平 张心惠

校对 | 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