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举办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摩会
导读:3月10日上午,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摩会在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承办。
3月10日上午,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摩会在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承办。
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推进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探索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径,同时总结并展示教师指导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策略。全市各区近200名教师参与线下会议,同时会议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开通线上观摩渠道,供全市教师线上学习观看。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贾美华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陶礼光教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教研员、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专委会理事长刘玲博士;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委员会副理事长许书阁老师;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柏东河老师;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委员会副秘书长黄旭升老师、昝荣亮老师等;中国教育电视台青少中心蒋涛主任;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美育发展专项基金王长胜主任;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李金亮、李岩校长;北京市昌平区教委基础教育科李仲老师;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陈丽副主任;各区、各学校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
在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环节,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进行了六节现场课展示以及六节说课展示,各会场同步进行。
会场一:育翔号展示区
现场展示课:《助力科技节,圆梦“育翔号”》
《助力科技节,圆梦“育翔号”》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六年级纸飞机社团的学生中开展的。在今年科技节聚焦航空领域的背景下,纸飞机社团的学生们跃跃欲试,想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助力科技节。孙睿老师引导学生们根据兴趣结为不同小组,通过制作飞机模型、设计趣味纸飞机赛场、两个个主题活动,积极的为低年级弟弟妹妹做志愿服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意识。
说课:《你好,民航》杜伟老师
《你好,民航》综合实践活动是在五年级学生中开展的,学生能够从生活出发,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介绍民航发展史、民航飞机结构、民航应急和民航服装等四个主题,涉及到语文、数学、美术、劳动等多学科内容的整合,杜伟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不断地解决问题,通过创意物化等多种形式展示实践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委员会副理事长许书阁老师作为专家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本次主题实践活动能够结合学校科技节特色,依托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主题。同时,学生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通过创意物化等多种形式展示实践成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会场二:图书馆
现场展示课:《会“飞”的植物》
四(4)班围绕着本次科技节主题和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以“会‘飞’植物”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先是回顾了各个阶段活动的精彩瞬间,三个小组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汇报。课上孩子们汇报形式多样,有的小组精心制作了生动有趣的绘本,将丰富的知识蕴含其中;有的小组成员戴上头饰,扮演植物来了一场智慧大比拼;还有的小组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关联,学以致用。王俊苏老师引导孩子们在交流碰撞中,获得新的收获。
说课:《我眼中的鸟》
在说课过程中,刘玲老师呈现了实践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提出疑问、自主探究、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刘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在探究结束时,学生们展示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刘老师引导孩子们在对鸟的观察和了解中,了解鸟的重要性,激发爱鸟护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委员会昝荣亮老师在点评中提到肯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站在了舞台的中央的理念。同时多学科融合、研究方法的多样、富有创意的展示形式使整个活动丰富充实。老师恰当准确的点评也起到了激励、引导的作用。两位老师充分地展现了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特色,活动的主题来自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也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对学生的点评也能抓住特点和优点,对学生日后的实践活动有着深远的激励作用。
会场三:礼堂
现场展示课:《博识之旅——探秘航空博物馆,追寻红色记忆》
王境垚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课——《探秘中国航空博物馆,追寻红色记忆》,围绕航空博物馆,结合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
游览路线设计组的同学运用VR实景技术带领全班同学模拟走进中国航空博物馆,设计一条红色记忆路线,了解航空发展历程。综合实践手册组同学,通过介绍综合实践手册设计理念,为全校同学社会社会大课堂外出实践活动“不虚此行,观有所获”出谋划策。创意文化设计组的同学展示了精致又实用的文化创意设计,现场教会同学们运用二维码分享更多的知识。红色记忆宣传组的同学,能在创编歌词,加入手势律动,现场为同学演唱《空军魂》。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说课:《军用飞机“梦想家”》
本次《军用飞机“梦想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是在六年级学生中展开的,同学们组成了五个小团队进行研究,实践过程中多种学科共同参与。李超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小组自选主题,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进行研究,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讨论和解决。整个综合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多种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教研员、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专委会理事长刘玲博士作为专家进行点评。
她充分肯定了学校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节庆活动作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积极探索。学校注重课程实施的顶层设计,突出素养导向,注重引导全学科教师育人观念的转变,探索出了育翔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让我们真实的看到了育翔小学的孩子们在科技节综合实践活动中,基于真实问题和情境,展开深入持久的自主探究实践学习,达成了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会场四:小小空军博物馆
现场展示课:《小小空军博物馆》
杨倩老师引导学生借助学校既有的场地资源小小空军博物馆进行实践探究。同学们根据兴趣点,分为我是小解说员、我是小记者、我是小军迷、我是小设计师四个方向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实践,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空军发展历史,同时培养了自主观察、调查、采访的能力,进行了小记者、小讲解员的职业体验。课上,同学们分享了实践收获与感悟,同时增强了集体观念及爱国、爱校之情,有效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说课:《我是小小飞行员》
陆金戈老师聚焦在航空领域,学生对飞行员这一领域了解相对比较少的背景,设计了《我是小小飞行员》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飞行员需要优秀的身体条件,并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生活和锻炼习惯。他从飞行员应具备的思想意志品质、飞行员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我要成为一名小小飞行员三个方面组织实施活动。同时设计飞行员招飞测试这个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收获。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柏东河老师进行专家点评。他肯定了学校充分利用校本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尊重每一个孩子,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分项设计具体的实施策略,同时创设职业体验情景,引导学生完成价值体认、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目标的达成。他希望学校继续深挖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在未来持续进步与发展!
会场五:音乐教室
现场展示课:《探索飞机登机牌中的奥秘》
兰颖老师的《探索登机牌中的奥秘》现场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经历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分享,情景剧展示,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从游戏中提升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从活动中培养学生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说课:《我是小小飞机工程师》
王艺莼老师以《我是小小飞机工程师》为主题,进行了说课分享。老师与学生一起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探究橡筋动力飞机的奥秘。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考察探究等多种方式展开了探究性学习,并运用语文、数学、科学、艺术、劳动等多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陶礼光教授在专家点评环节,从“往上看,往下看,向左看,向右看”等多方面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进行评价,陶老师认为两位老师关注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并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提升了综合素质。
会场六:舞蹈教室
现场展示课:《探究纸飞机的奥秘》
马妍老师以学校“翔”文化为背景,结合本届科技节聚焦航空领域,开展《探究纸飞机的奥秘》主题实践活动。她以学生实际为出发,改变教学形式,教师退出讲授式课堂,学生自主确定探究子课题。在实施阶段,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收集、整理、汇总信息;探究过程中,学生以书籍为指导,主动寻求教师帮助,融合多学科,通过反复实践、调试、反思总结,以知识为基础进行创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利用情景演示、参与体验等方式更好地进行物化成果分享,真正做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说课:《飞机设计我能行》
本次《飞机设计我能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的,各个小组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了这个年龄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王京川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设计飞机外观颜色图案、飞机上的厨房、飞机安全逃生舱三个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委员会副秘书长黄旭升老师作为专家对现场课和说课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提到课堂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经验为生长点,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在解决问题、创意创造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对背后“为什么”的追寻,天然的形成跨学科融合,充分体现了学生因用而学,学以致用。
科技嘉年华现场参观体验
今年的科技嘉年华活动,作为学校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会”,融入了各班的研究成果。学生们化身为一个个小小讲解员和展点负责人,有的讲解自己研究的航空原理,有的展示自己制作的飞机,有的还带了一些投影、模型、无人机进行展示,还有的设计了互动问答等小游戏。
同时,篮球馆的科学实验、科学探索小实验、科学表演、泡泡秀也精彩纷呈,还有会跳舞的机器人、达奇机器人、模拟无人机飞行体验、飞行模拟器、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奥秘——走马灯、24节气针孔节气仪等等,孩子们畅游在科技的海洋。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提供的神奇的矿石,家长们带来的趣味科普讲堂、环保航空服饰T台秀等等。活动精彩纷呈、有趣又丰富,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收获后的喜悦。
与会嘉宾积极参与到本届科技嘉年华现场体验中。
现场交流环节
现场交流环节由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陈静副校长主持。分为学校论坛、校长汇报以及专家点评三部分。
学校论坛:“ 我和育翔号的故事 ”
论坛交流环节,学校赵震副校长与育翔号的参与制作者分享交流“ 我和育翔号的故事 ”。“育翔号”的主创代表六2班马芃呈同学、三2班家长志愿者杜雨阳爸爸、蓝天嘉园党总支何景玉书记、北京教育科学中心展览教育部苗秀杰主任以及学校教导处张娟主任、科学主管马玉莹老师在现场分享交流。
身为纸飞机社团的马玉莹老师作为“育翔号”诞生过程的见证者,分享了孩子们的突破和成长。马芃呈同学回顾了小团队“造飞机”的曲折历程和点滴感悟。家长志愿者杜雨阳爸爸作为“育翔号”团队的指导者,由衷感慨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并为孩子们在育翔校园幸福成长感到欣慰。
蓝天家园社区何景玉书记则从家校社合作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后期的合作方向和规划,共同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科学中心展览教育部苗秀杰主任从学生走近“科学讲堂”这项馆校结合的阶段性成果展开,邀请更多育翔学子走进科学中心,拓宽教育空间。学校教导处张娟主任从各学科的实践过程、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最后赵震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所有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不懈努力的专家、领导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学校汇报:《基于节庆活动整体构建综合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
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子路作了主题为《基于节庆活动整体构建综合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的汇报。他提到,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学校结合办学理念与课程资源,强化顶层设计,基于四大节庆活动整体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框架和实施路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和读书节,就是育翔落实新课程方案中“统筹跨学科主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
张校长总结了育翔跨学科主题实践学习的三大特色,一是统筹规划设计,整合资源平台。二是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学科优势。三是激发创新活力,聚合力量发展。
他强调育翔将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厚实底蕴,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继续在实践育人中进行新探索,将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更好地融入节庆活动,融入到学科教学,着力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与会专家点评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陶礼光教授基于张子路校长的汇报和本次会议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总结。首先肯定了学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指出,学校推出的12节课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主要是学生方法、能力、价值体认和思维的综合,实践性则体现在学生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的过程中。最后陶老师高度赞扬了学校聚合力量、开放办学的理念,能够将家校社资源统筹聚合成学校持续发展的动能,同时他由衷的表达感受到了学校里学生是幸福的、教师是幸福的!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贾美华主任就参与学校科技节综合实践活动谈了三点感受:首先她肯定了学校在新课标素养导向、实践育人背景下学校进行育人方式转变的成功探索。其次是看到了在整个活动中,学校教学文化和学生文化的重新构建。学校关注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学校以校园为原点,以社会为半径,不断扩大学生学习场域。最后,她谈到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产生的,实现跨学科融合,学生在学习探究实践活动中突出了自我教育和思维提升,促进了富有个性且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将继续秉承“可持续幸福”办学理念,进一步统筹规划学校各门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发动更大力量激活综合实践活动课,将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更好地融入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融入到学科教学,真正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持续在实践育人中进行新探索,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更可持续的幸福!
编辑 | 毛玉琦 阎逸
校对 | 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