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

周清华老师课程教学思想研讨会:十五年一体化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教育家》第189期线上圆桌论坛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2-05-02 14:31:45

导读:2022年4月29日,《教育家》杂志举办第189期线上圆桌论坛,以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副校⻓、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周清华老师的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教学思想为例,围绕 “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的探究与实践”,邀请专家进行剖析与解读。


周清华老师课程教学思想研讨会:十五年一体化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教育家》第189起线上圆桌论坛

宋永健   彭瑞敏


1651484759987737.png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文件精神,立足幼儿园、小学、初 中、高中十五年一体化办学特色,探索“直通⻋”式育人模式,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使课程更加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推进课程“整体育人”,2022年4月29日,《教育家》杂志举办第189期线上圆桌论坛,以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副校⻓、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周清华老师的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教学思想为例,围绕 “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的探究与实践”,邀请专家进行剖析与解读。研讨会由《教育家》杂志主办,由海淀区教科院协办。全国各地教育系统校长、教师、全国教育系统管理干部、教育厅、局干部以及教科院(所)教研员,共有1.1万人观看研讨会,1.2万人为论坛点赞。

本次周清华老师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教学思想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院⻓贺宏志主持,共邀请五位嘉宾,其中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副校⻓、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周清华老师作为主讲嘉宾,系统介绍了他的的课程教学思想;其他四位嘉宾为《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编审汪瑞林,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所⻓、市学带人宋永健,北京市教科院研究员、博士后韩宝江,中国教科院研究院访问学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廉春雷,分别就周清华老师的课程教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解读与点评。


1651484808131250.png


会谈伊始,主持人贺宏志院⻓向观众介绍五位点评嘉宾,并请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周清华老师就他的魅力课程教学思想发表演讲。


1651473769362230.jpg


周清华老师对北京实验学校幼小初高十五年一体化课程的整体构建,进行了十年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究与创新实践,形成了他有关学校十五年一体化完整系统的课程教学思想:“以立体融通课程提升整体育人效能”,他的有关课程教学思想的文章,已在教育部核心期刊《人民教育》2021年第9期发表。

周清华老师十五年一体化课程教学思想的核心主要有:课程建设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品质提升最重要的载体,北京实验学校在校学生的年龄跨度从3岁到18岁,涵盖幼、小、初、高四个学段。如何发挥“十五年一贯制”的特色和优势,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使之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学校要依据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充分研究本校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以“魅力教育”为特色,整体构建起“十五年一贯制” 立体融通课程体系和“直通车”育人模式,逐步建立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课程衔接机制。

立体融通课程目标指向完整人的培养。纵观当前中小学的课程变革,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0层次是以课程门类的增减为标志,这是“点状”的课程变革;2.0层次是围绕特定办学目标或项目特色开发相应的特色课程群,这是“线性”的课程设计;3.0层次的课程发展呈鸟巢状,以多维联动课程体系为标志,将课程、教材、教学、科研、评价、管理以及师生发展融为一体,这是文化建构与创生层次的课程变革。从更深层次的意义说,3.0层次的课程变革,是对学校“立德树人”的呼唤。北京实验学校“十五年一贯制”立体融通课程体系,就是以3.0层次的课程教学变革思想为指导而构建的。它呈现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立体融通的特点。横向融通强调课程要素范围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融通课程、专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五类课程。纵向贯通强调各学段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贯通,注重连续性和一贯性,优化整合课程资源优合化,科学设置幼小中各学段课程,研发了幼小、小初与初高融通教材,最大程度地实现一体化无缝衔接。

横向融通式课程:是以某一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而组合起来的一系列课程,包括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专修型课程、融通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等五类课程,由内而外逐层扩散课程的内容范围,不断增强知识呈现的灵活性,形成一套横向集群式课程结构框架。

横向融通课程以“创新素养”的养成为课程设计中心指向,强调完整人的培养,追求各种人格向度发展的平衡。基础型课程主要是国家规定必修的、最基本的学科课程,以传授基本学科知识为目的,对创新素养的形成起着最基础的作用。拓展型课程是在相应学科课程或不同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应用基础课程,类似于大学里的专业基础课,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补偿性的作用。应用型课程是更具灵活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是一种旨在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旨在通过学生所学知识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纵向贯通式课程:这类课程围绕创新素养逐步加深。美国结构主义学者布鲁纳认为,处于一切学科中心的“观念”和“原理”是非常简单的,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学校“十五年一贯制”的纵向贯通式课程采取螺旋式结构设计,围绕创新素养的养成这一基本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逐步上升。在小幼初高四个阶段,学生擅长的思维方式分别对应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形象到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学校根据四种思维方式,形成了一系列由游戏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实验课程组成的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在小学、初中课程衔接中,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校适当引导他们参与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激发其人文关怀的热情;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激发他们根据已有的自然规律为社会服务,增强科学思维的人文视野;在初、高中课程衔接中,对于初中高年级的学生,学校引导其做一些简易的力学实验与逻辑计算,以领悟简单的力学原理与规律;对于高中低年级的学生,引导他们将相关实验与日常生活或社会实践中的现象相联系,以提高对抽象原理的理解能力。

如果将纵向贯通式课程体系视为组织骨架,将横向融通课程体系视为组织纹理的话,那么立体式融通课程体系就是二者交叉融合的三维课程结构。学校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延续性规律,把四个学段的课程逐级衔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立体式的架构,发挥出课程整体育人的效应。

总之,十五年一体化课程的探究与实践,有利于三个实现: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有机和谐统一,实现了每一个学子“低进高出,高进杰出”,实现了“今天幸福成长、明天幸福发展”的教育。北京实验学校现为海淀区唯一的一所集幼小初高于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公立示范学校,是北京市十五年一体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为京津冀以至中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普适模式与鲜活样板。周清华老师主管集团课程科研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学校、全国科研兴校先进单位。


1651473611176591.jpg


第一位点评专家是《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汪瑞林编审。汪瑞林主编对周校长的魅力课程教学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赏。一方面充分肯定魅力课程在综合改革过程中发挥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并从两方向谈了对魅力课程体系的理解,对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结构与品质给与高度的赞扬。并结合时代背景以更宏观的视野看待其价值,从双减政策和新课标颁布两个角度对魅力课程的内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充分肯定魅力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汪瑞林主编也注意到北京实验学校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高度重视,指出建设魅力课程是解决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路径。他最后指出,魅力课程是一体化的素质教育注重衔接、学生成长、教学改革等,充分体现了实践育人的价值导向。

汪主编还就两个层面谈了自己对周清华老师有关学校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教学思想的认识。第一个层面从一个比较小的视角来看,这种十五年一体化课程有什么样的特点,哪些地方可以借鉴?从学校这个视角来看,我觉得这个魅力课程给他印象最深的有四个方面,即四个强调。

第一个是强调了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十五年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计非常清晰,它整个的脉络体系非常明确,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主线非常明晰啊,结构非常的优化和明晰,枝枝蔓蔓的东西比较少;第二个强调是课程紧密围绕着“五育”,课程虽然多,但主要是紧密围绕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教学能力;第三个强调的就是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之前我了解学校专门有一门课啊“学法指导课”,强调授之以渔;第四个强调的是教师在魅力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把教师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环,打造魅力课程首先强调要打造魅力教师。这四个方面其实是北京实验学校的一个课程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非常值得其他学校来学习的一个方面。

这种十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建设,放在大的新时代背景下同样有它的意义。第一,这种魅力是适应了当前“双减”的这样一种形式,实际上“双减”要真正落实下去,最好是尽量少考试,十五年一贯制的教学,质量较好,很好地消减内卷。十五年一贯制就不存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所以 “双减”是一种系统化的改革,它不光是课堂教学的问题和课后服务的问题,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研究学制改革与“双减”的关系,这种改革恰好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的样板,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样板,它消除了这种短期的压力。第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它非常的切合了这个新课标的几个特点,即新课标非常的强调就是学段衔接的问题,一再强调要一体化的设置,进行一体化的设计,而魅力课程体系是在目标、内容、方法上面都进行一体化设计,包括教科研也是一体化的设计,它强调课程之间的这种关联性,打破以前这个这个学科课程之间的互不相干。第三,就是在学习方法上强调项目式学习,突出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这种能力。第四,就是实践那些课程,包括校本课程,都是学生来自主完成的,非常好的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站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来看,我觉得学校这种十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是非常有魅力的,也有助于我们当前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落实新版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宏观来讲,这种魅力课程建设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通过刚才周校长的介绍,实质上能够感受到北京市科研先进校、海淀区科研先进校的这样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确实是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这一方面,发挥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1651474026284829.jpg


第二位点评专家是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所⻓、市学科带头人宋永健老师,宋老师指出周清华老师以科研为抓手,以科研为引领,形成了他有关学校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教学思想,带动了北京实验学校十五年一体化课程建设,使这所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又能与时俱进,并在十五年一体化课程建设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课程建设主要体现在课堂建设,丰富了基础教育的办学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具有普适价值。宋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了他个人的思考,第一个方面的特点,是通过周清华老师对刚才学校十五年课程建设情况的介绍,特别是学校一体化课程建设方面的介绍,能够进一步看出,学校课程建设,有这样的几个特点,第一个方面,就是它是以科研为手段,进行了这个课程建设的统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课题研究,通过项目带动,以科研为工具,作为抓手,对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引领了全校的教师共同参与了课程建设;第二个方面从这个香山慈幼院这样100年的走来,学校的实质上它是与时俱进,百年名校,在这样一个新时期新阶段也有着这样一种的这个课程开发的意愿,以及课程开发的这样一种先进的理念,实质上,它是能够随着这样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去进阶的。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我们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方面也都走到新时代前面;第三个方面,学校在做整体化设计的过程当中,更多的聚焦在了课程,聚焦在了课堂育人的主阵地方面,这一点也是做的非常的突出。周清华老师把学校的魅力文化进行一个系统的呈现,而系统地呈现里面最有特点,最有特色也就是最能够凸显这样一个普适价值。聚焦了重点,聚焦了核心;第四个方面的特点,实质上抓住了十五年一贯制学校的整体化的育人设计,它能够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引领作用。实质上,普适应该是能够具有推广意义和推广价值,除了海淀,还在平谷区,它能够把课程文化不断的向外推进,向外辐射,起到了很好的一种引领作用。透过了课程建设,能够反观在科研引领方面走课程建设之路,这个是学校特别大的特色,那么也是市、区科研先进校非常典型的代表。第二个大的方面,实质上就是应该是它是一个不断建设的价值驱动型的学校。学校核心价值理念或教育的品牌叫做魅力教育,在魅力教育这样一个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周清华老师通过建设魅力课程、魅力课堂不断的去激发教师的向善性,不断的体现学校的关怀性以及呈现了学校的创新,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他把育人目标、学校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一以贯之的呈现下,包括课程体系的呈现,都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实质上就是通过了课程的构建以及教学的实施,不断的去压实,这样,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的体现出育人目标的模式。第三个方面,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有一些成绩、成果可以进行一些分享。第一个就是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它的实施,能够更好的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构建与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等等,都是体现出了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性,包括尊重学校的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第二方面能够不断的在校长引领下,受周校的科研团队的这个影响,不断的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介绍里说教师叫做魅力教师,实质上那个魅力教师,也是学校对于教师的整体评价,也能够看到在课程并购的过程当中融入了广大教师的智慧,体现了在课程建构过程当中的这种反思、判断、审定,凸显了这样的一种教师的课程的领导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成果的第三个方面,它不断的打造很多的精品课程,实质上,在这样众多的数量过程当中,我们想要关注的是数量背后的这些课程的关联,以及价值的体现,近几年来,去北实的次数比较多,也通过了听课啊和他们的官网也能够看到的,周校长在PPT上所展示到的精品的课程,体现出了相应的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在打造精品课程当中的不断的自我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去体现课程的与时俱进的优化,而且它能够兼顾到了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志趣以及个性化需求;第四个方面,实质上在课程管理特别是通过了科研管理的这个角度,能够看到在课程的开发以及课程的管理方面,也有着很好的优势。与此同时,与之并列的还有幼小初高的十五年的连贯性,包含了学生成长阶段的15年,至关重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能够外聘专家,把教师进行组织,特别是与社会力量关联,不断的完善课程资源,实质上是能让更多的学生来受益。


1651474065167305.jpg


第三位点评专家是北京市教科院研究员、博士后韩宝江老师,韩老师首先肯定了周校长本人的实干家精神,韩老师认为有关学校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教学思想最大的亮点,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特别是突出了跨学科融通,加强了学科间的关联,实现了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性的特点。课程实施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有助于学生从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逐步发展。

韩老师感谢周清华老师在短时间里呈现的有百年名校十五年一体化课程,同时可以看到这样一所学校具有过硬的教职工队伍,产出了扎实的研究成果,有着创新的教育理念,完善齐备的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育人效果和社会信誉。韩老师谈了几点学习体会,第一点是周清华老师的魅力课程教学思想,更加强调了课程整体育人的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学生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一些价值观、品格、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第二点是优化了课程结构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来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特别是学校突出跨学科融通学习活动,加强了学科建设的关联,实现了课程的综合化、实践性这样一个特点,第三点是强调了评价标准来增强引导性,指导性,那么学校的这个评价体系,也较为细化,那么实现教学一致性,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第四个特点就是加强了学段衔接,十五年一贯的学校有着四个学段的衔接,那么学校特别重视学段的衔接研究,课程教材建设基于学生健康、语言、社会和科学、艺术等等多个领域的水平,特别突出了这个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幼到小,小到初,初到高,在认知、情感、社会性这方面的逐渐的发展变化,体现出这个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间接性,十五年一贯是特别难得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难得的是,学生可持续培养的过程,是持续的跟踪痕迹的积累来进一步的强化学生培养教育,通过这样一个持续的改良,日趋完善学校,这样卓越的教育教学成果、育人成效和社会声誉,这一点对很多学校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和示范,也希望谢周清华老师在课程建设方面能够带动辐射、引领全国各地更多的学校。


1651474170930124.jpg


最后一位点评专家是中国教科院访问学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廉春雷老师,廉老师再次肯定周清华老师的魅力课程教学思想设与新课标理念高度契合,从发展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十五年一贯制衔接的意义。最后一位点评嘉宾是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国培专家廉春雷

廉老师在分享自己的观点之前,先回顾了自己与周校长认识的过程,他表示周校长是一个勤奋、严谨、科研力和创新力都很强的人,在课程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廉老师表示所有好课程一定有深刻性和高度的价值型。周清华老师的魅力课程教学思想可以用六个字概括,第一个词是“基因”,北京实验学校一路走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非常厚重的历史,有鲜活的文化,有这些基因就出现了普世性的、大好人一样的课程;第二个是“责任”,作为北实校长,从第一任校长到现在,有科学的体系,自然的架构,第三是“创新”,学校有完善的课程和一体化的融通;这三种因素的融通下形成了课程特征“魅力学校”,魅力必须是独特的,也就是说他指向的是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十五年一贯是从三岁到十八岁,整个过程分几个阶段,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自然性,教育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从知识融合贯通上指向了知识整体思维方式,跟我们国家刚颁布的新课标有关系,未来社会是相互融通的社会,如果阶段很明显,不利于发展,第三在育人模式上指向创新。指向基础教育理论改革的深化,教育改革大概有三个阶段,一个是课堂教学改革,一个是课程教学改革,一个是评价标准改革,北京实验学校基本上将这三点都融进去了,所以说成果非常明显。


1651484874967811.jpg


1651474204147813.jpg


最后,主持人贺宏志院⻓对嘉宾的发言做了总结。他将今天的分享总结为三个主题词,分别是“衔接”、“魅力”、“课程”,充分肯定了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副校⻓、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周清华老师的课程教学思想,高度评价了周清华老师围绕 “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从幼儿园到高中如何进行衔接,如何创造魅力,如何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立足十五年一体化办学特色,以培养具有“北实精神、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魅力人”为目标,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涵盖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等多元课程类型,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融通、立体融通的“十五年一体化融通课程体系”,形成优质多元、开放共享、个性选择、分类分层的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发展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调研能力、难题解决能力、讨论沟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与优异成绩,推进课程“整体育人”,使学生人人成才,尽展其才,从而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相信每一位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北京实验学校的探索可以作为一个案例来分享,周清华老师课程教学思想对全国各地校长、老师都会有所启发,并希望所有的校长在办学实践中,所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实现自身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帮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最后主持人对所有嘉宾和全国各地观众表示了感谢,至此会议圆满结束。 

(宋永健,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教科所所长;彭瑞敏,《教育家》杂志社外联部主任)

值班编辑 | 王诗雨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