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扬帆人文社:志同道合 利己达人
导读:人类对世间万物进行探索与反思,并总结出客观道理。由此,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便是“人文”。
随着历史的沉淀,人类对世间万物进行探索与反思,并总结出客观道理。由此,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便是“人文”。扬帆人文社作为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最新成立的社团之一,其初创者,来自高二(7)班的彭家博、刘喆、张迈、张浩然以及高二(8)班的张豪五位同学在创立初期也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这五位同学在人文社科方面各有所长,这样一个团体组合,既能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又能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社团标志图案为斜45°刻有“扬帆人文”字样的一尊方印,形似一面风帆,寓意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创新精神,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在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扬帆人文社目前已拥有社团成员30人,社团活动时间为周二中午,每两周活动一次。社团活动由社团成员上台讲述并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围绕话题各抒己见。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二(7)班张迈说:“我们都爱好历史、政治,还有文学这些学科,这人文社科方面我们都有一定的储备,我们想通过我们的社团,带动学校有这种人文社科知识的一种传递。”
扬帆人文社的活动分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的活动是通过扬帆人文社的微信公众号向关注公众号的同学们传播文章、视频等内容。线下的活动是同学们在教室讲解、讨论,老师指导。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线下活动的安排以及社团的管理由老师指导、学生负责。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二(7)班彭家博说:“我个人读过很多书,但是我觉得我记住的东西只有百分之十,我想找个机会能把这些知识整理一下,但是后来我找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发现大家其实很多人都读了很多书,但是缺乏一个表达的平台。后来我就想为大家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所以自打这个社团创立以来,一开始是我讲,到后面我会陆续让每个同学都讲,不要成为我个人的脱口秀,我为每个同学搭建平台,让每个同学都能表达自己的思想。”
文字 | 和雅丽
拍摄 | 赵家锐
剪辑 | 赵家锐
编辑 | 常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