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加油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高考加油站

助力中考|化学:在实验中养成化学思维模式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3-09 15:28:16

导读:为了帮助广大中考学子在复习期间拿下化学高分,《教育头条》特别邀请到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一级教师、初三化学教师符一辰老师,从多年教学经验中提取核心攻略,助力学子养成化学实验思维,冲刺中考。


1.jpg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一级教师、初三化学教师  符一辰


为了帮助广大中考学子在复习期间拿下化学高分,《教育头条》特别邀请到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一级教师、初三化学教师符一辰老师,从多年教学经验中提取核心攻略,助力学子养成化学实验思维,冲刺中考。


深化实验思维与创新能力


1. 回顾经典实验,深挖实验思维


在复习阶段,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实验,如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性质探究等。不仅要让学生记住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更要深入剖析实验设计思路。以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例,探讨为何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等不同方法,让学生理解选择实验原理要综合考虑反应条件、药品来源、气体性质等因素。通过这样的深度分析,培养学生从实验目的出发,思考实验方法和步骤的思维习惯。


2. 开展实验专题训练,强化解题能力


设计专门的实验专题练习题,涵盖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误差讨论等多种题型。例如,给出一个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情境,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同时分析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遇到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从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等角度思考;对于实验现象分析题,要结合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通过大量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验相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实验内容,鼓励创新思维


在原有教材实验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以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为例,除了常规的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酸与同一种金属反应的速率差异,或者探究酸与某些新型材料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实验变量的控制、实验装置的选择等问题,从而培养创新实验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和优化,如改进实验装置使其更环保、操作更简便,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初中化学接触的很多知识和物质其实很多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将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孩子们对知识点的了解,比如通过讲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蒸馒头时用小苏打中和酸性、药物中的氢氧化铝中和胃酸、肥皂水中和蚊虫叮咬的蚁酸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此外,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身边物质应对突发火情等实际问题,让他们明白化学实验不仅限于实验室,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精准破解复习误区


初中化学复习时,学生易陷误区:盲目刷题而不构建知识体系,导致知识点零散难运用;死记硬背概念性质,缺乏深入理解,解题时力不从心;忽视实验环节,仅记忆步骤结论,实验思维薄弱;不重视错题整理,仅改正答案不析因,同类错误频现。


针对这些误区,教师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首先,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梳理知识点并按板块分类复习,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其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结合生活实例或问题情境讲解知识,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加强实验教学的复习,通过组织实验专题复习、分析实验设计思路及要点,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最后,督促学生建立错题本,指导其分析错误原因并总结解题方法,定期复习错题,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


科学培养逆向思维


在化学学习中,逆向思维是一种从结果反推过程的高阶思维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与深度。


1. 概念复习中的逆推强化


在复习化学概念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正向表述出发,反向思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例如,从“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这一正向定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什么反应”,从而深化对分解反应的理解与区分。


2. 实验结果的逆向分析


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给出实验现象或结论,让学生逆向推导实验过程。例如,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发生反应”,学生根据反应现象,思考二氧化碳的检验和吸收应分别选用哪种物质,并分析选择的理由。


3. 解题中的逆向规则运用


在化学计算题和推断题的讲解中,引导学生从问题结果出发,逆向推导解题过程。例如,在化学计算中,已知最终产物的质量,可以引导学生逆向计算反应物的用量;在推断题中,依据物质特征和反应结果,反推物质成分和反应过程。通过总结逆向解题思路,学生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复杂问题,提升解题的深度与准确性。


为使学生真正掌握逆向思维,教师应设计系统化的训练活动。例如,设置逆向推理的专题练习,涵盖概念辨析、实验设计和综合推断等多种题型;在课堂中引入逆向思维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逆向思维的运用技巧。


精准筛选与整合资料


在化学中考复习的关键阶段,学生需采取一系列高效策略来筛选与整合复习资料,以确保既全面覆盖核心考点,又有效避免冗余信息的干扰。


1、研读考纲,明确复习方向


首要任务是深入研读化学中考考纲,这是复习的指南针。通过细致分析考纲,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题型结构及核心考点,以此为基准严格筛选复习资料,坚决剔除与考试要求无关的内容,确保复习的针对性与高效性。


2、剖析真题,精准定位考点


深入剖析历年中考真题,特别是天津市及全国其他省市的经典考题,是把握命题规律与高频考点的关键。不仅要熟悉本地考题的命题特色与趋势,还应广泛吸收外省考题中的新颖元素与创新视角。对于外省考题中独特的情境设置、创新的考查方式等,应结合本地考情进行深入剖析与归纳总结,思考如何将这些新元素融入自己的复习计划中,以拓宽解题思路,提升应对各种题型变化的能力。


3、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教材在中考复习中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视。作为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教材应被逐字逐句地研读,每个知识点都应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特别是新教材的使用,新增内容极有可能成为考试的重点。因此,务必对新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及更新后的习题给予特别关注,这些新习题往往预示着中考在知识点考查、题型设计等方面的变化趋势。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新习题,可以精准把握中考的命题方向,为复习提供有力指导。


4、精简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在复习过程中,应避免陷入教学惯性的泥潭。对于旧教材中已删除的知识点,应坚决不再提及,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要大刀阔斧地删减重复内容,以减少学习干扰,提高复习效率。通过这样的精简处理,可以让知识的重难点更加突出,有助于学生构建清晰、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复习时,学生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关键内容,突破学习瓶颈,提升复习效果。


文字|苑培祥

编辑|苑培祥

校对|刘佩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