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企联建支部 “三双”共育人才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2-11-18 15:20:06

导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党支部作为第二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以“建高升本”为契机,与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联合搭建了“生物医药中试技术服务平台”,依托此平台,生物技术系党支部紧密围绕教书育人中心工作,在与生物医药园管理公司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企联建支部工作,努力形成“三双”共育人才的联动机制。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党支部作为第二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以“建高升本”为契机,与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联合搭建了“生物医药中试技术服务平台”,依托此平台,生物技术系党支部紧密围绕教书育人中心工作,在与生物医药园管理公司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企联建支部工作,努力形成“三双”共育人才的联动机制。

 

一、品牌内涵

校企联建支部“三双”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指:将课堂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参加企业行业的定岗工作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校内教学环境和校外资源,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学生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学校只有整合企业行业的资源,切实开展“产学研一体”相结合,建立校企之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特色创新

 “三双”共育人才是指以“三层融合”为基础的双主体、双环境、双导师相结合。双主体——学校和企业;双环境——学校环境和企业环境,双导师——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      

双主体培养:指一个主体是学校,另一个主体是企业,校企双方不再是互相帮助和支持的松散合作关系,而都是以主人的身份和平等的地位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双环境培养: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的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并将这两种环境有机的结合,形成双环境来培养人才。

双导师培养:指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团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校内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同时引聘校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形成双师共同执教来培养职业人才。

 

三、主要做法

(一)校企支部联建,牵手学生发展,共筑特色支部

聘请企业党员为“订单班”学生的成长导师。导师制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柔性培养机制, 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品德、学习、心理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导师的 “导” 是指思想上的引导、 工作上的辅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 即“四个导”。聘请校企联建支部中企业党员为“订单班”学生的成长导师,这些企业党员就是学生在企业短期实习和实训的指导教师、导师或者企业领导,对学生评价非常中肯,能够从思想上、工作室、心理上、生活上带给学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联合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熔炉。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目前,三年制高职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使学生预备党员很难在毕业离校前完成转正。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特点:一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培养考察期相对较短;二是有的苗子刚刚选定,就面临毕业,有的刚刚发展,就走向企业,所以需要借助校企共建支部平台,学校教师和企业党员联合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二)共建支部搭建平台,校企共育新人才

双方共同开展校企共建课程的开发工作。开展“双师”授课,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研讨课程标准,集体备课,形成一套特色课程资料用于教学。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如在人才需求分析、专业设置优化、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建设、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的讲授与实训等教学任务的完成、课程考核、教学质量评价、学生技能( 设计、作品) 竞赛、就业指导等,都全程参与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以实训项目为依托,开展“双环境”授课。在实训项目训练时,拆解企业和学校的优质资源,采用“企业和学校”两地授课,全面开展“三双”共育人才工作,这样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工作情景相结合,防止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脱节。

(三)校企支部联建,前沿科技先行。

聘请生物技术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专家、学者为学院教师和学生开设生物新技术讲座,介绍国内外科研创新、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现状,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将社会上主要的科研进展与新型技术,及时传递给老师和学生。学生参加生物技术新技术讲座,能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形成高端前沿的研发思路和对生产企业的把控。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科研合作。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的关联度在不断增强,这点在高职院校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近些年国内科研环境不断改善,企业研发需求也不断增强,各种科研项目越来越多,但是企业在研发与生产等方面有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借助于校企共建支部平台,对学院教师提供多一些与企业协作的机会,发挥各自的特长,将教师的科研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

 

四、工作成效

(一)校企支部联建,深化企业对学生的全方位指导

利用校企共建支部,聘请企业党员为“订单班”学生的成长导师,这些企业党员与学生朝夕相处,能够做到:一是思想上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工作上的辅导,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工作方法,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 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上的困难。三是心理上的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做学生心理上的医生。四生活上的指导,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 帮助和指导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生活中的益友。

(二)改变教育观念,校企共育新人才

校企联建支部“三双”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建课程的开发工作。给12名企业专家颁发了“客座教授”和“企业兼职教师”证书,请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例如《新药申报预审批》在校企共同努力下,研发了适合于学生教学的交互式教程;双环境——学校环境和企业环境实施方面,《实验动物技术》和《体外诊断试剂》两门课程的实践部分在企业的实验动物房和诊断试剂生产平台进行,理论部分在校内的教室讲授等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满足企业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到课堂和工作的无缝衔接。

(三)瞄准前沿科技,拓展教师视野,提高学生能力

校企支部联建平台为师生开展生物新技术讲座和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科研合作等活动,帮助学院教师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更新科学知识,方便教师接触到企业最前沿,最全面的、最实际的项目,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设计,与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设计课堂练习,助力教师发展。同时,学生加深了对该专业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企业课题,了解将来就业后工作的内容与就业方向,可以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方便学生有目的的发展与提升自己的能力。


校    对|边睦涵

值班编辑|刘  婉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