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孩子哭闹愁坏家长:园长支招防入园综合征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16-08-23 21:11:08

导读:家长要意识到幼儿园是帮助孩子从家庭环境过渡到社会环境。

每一个新生命的出现,都是爸妈心尖肉,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掌中宝,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作为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每一个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不同的综合征,教育头条(微信ID:edutoutiao)整理了一下主要症状:

入园综合征的表现:

1. 哭闹

哭闹是孩子入园焦虑中最常见的反应,也是父母最容易察觉到的情绪。不同孩子的表现也会不一样。大多数孩子偶尔哭一下,或者不哭;有的孩子从走到幼儿园门口就开始哭,在幼儿园也哭个不停;有的孩子和父母分离时大哭,父母走后就不哭了,等等。

2. 容易生病

焦虑紧张的情绪得不到有效舒缓,会伴随引发一些心因性疾病,如发烧、脱发、食欲变化(拒食或者食量过大)、睡眠结构紊乱(入睡难、易醒、做噩梦、入睡时间变短或者变长)等种种症状。而这些症状却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3. 单独活动,不愿融入集体

这是幼儿社交方面的压力反应。一小部分幼儿入园之初并不怯懦,但不参与集体游戏,只愿单独活动。一小部分因为环境的陌生,难以在入园后建立同伴关系,加之一些心理负担,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等……

四项准备:

不论是首次入园还是假期过后的入园,孩子们都会出现症状不一的反应,为了有效的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家长要有意识的锻炼孩子。北京市丰台区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园长刘莉娜就特别强调要准备以下四点:

1.能力准备

家长应该提前给孩子进行一种训练,让孩子自己学会表达,比如说口渴、上厕所,将自己的需求说出来。初幼园的孩子能力不是很强,大部分的孩子还做不到独立吃饭,自己动手穿衣服。家长应该提前训练孩子这种表达需求的能力。其二,孩子要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比如吃饭方面,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锻炼孩子的环境,准备一个固定的吃饭位置,尝试着让孩子自己使用勺子、筷子吃饭。一般情况下,只要家长有意识的去锻炼孩子,他们基本上都可以做的很好。

2.精神准备

分为两方面:家长和孩子。孩子方面,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幼儿园里有意思的事情,描述出幼儿园的一些场景,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幼儿园里有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有老师一起陪着玩。家长也要与孩子进行一些积极的正面沟通,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比如:认识哪个小朋友了?在幼儿园玩什么游戏了?等等

家长方面,家长要意识到幼儿园是帮助孩子从家庭环境过渡到社会环境,要帮助孩子去适应。遇到问题时,要多与老师沟通,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3.物质准备

托小班的孩子比较小,大小便控制可能没有那么好。上学前,孩子可以穿一身衣服,再带一身衣服。准备衣物的过程中,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准备,让他知道这件物品是他的,孩子参与了,对幼儿园生活更感兴趣了。此外家长还需要准备的物品有照片、姓名条等。

4.生活习惯的准备

入园后,孩子可能不习惯午睡。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这方面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中午也要午休,尽量营造一个午休的环境,让孩子提前适应。并且午休的时间也要有控制,尽量不要超过下午2点。

让孩子向往幼儿园

以上四点,像能力、习惯的培养都需要长期的准备,慢慢的塑造。如果后知后觉,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准备了,该怎么办呢?小编以家长的身份致电北京大学燕东幼儿园,一位老师表示:短时间内,最重要的是孩子心理上面的准备,最重要是要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向往。

切忌在因为孩子闯祸或者犯错时,在责备的过程中出现: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这样会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负面的影响。

正面主导,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个美好的向往。告诉孩子幼儿园会有很多的小朋友,许多的玩具,有趣的活动等,从积极正面的方向引导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的向往。

家长的心态要端正。认识到孩子入园产生问题是必然的,在孩子排斥厉害的时候,不要出现比孩子还过激的反映,要多跟老师沟通,信任老师。多参加入园初期幼儿园准备的亲子活动,陪孩子一起顺利地度过适应期。

文字|尤一炜 段胜男

校对|段胜男

图片|黄依玲

编辑|段胜男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