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第三届教育年会隆重举行
导读:2月26日,生命的舞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第三届教育年会隆重举行。大兴区教委小教科科长李学静、大兴区教委中教科副科长高岩、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校长张英以及百余名干部教师参与了本次年会。
原色教育,智慧启迪。2月26日,生命的舞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第三届教育年会隆重举行。大兴区教委小教科科长李学静、大兴区教委中教科副科长高岩、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校长张英以及百余名干部教师参与了本次年会。
本届教育年会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感动、成长与见证。纪录片《出彩之路》,记录着学校砥砺前行,走出出彩之路的艰辛历程,也为本次教育年会拉开了感动篇章的帷幕。
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一直秉承的办学方向是让每个生命都出彩,而感动篇章就是要擦亮每个出彩背后的日子。在圆桌访谈环节,访谈主持人与5位老师共同分享了他们在寒假期间的温情故事。故事中有老师们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共同抗击疫情的担当、有留校过年的温暖、更有老师为了教育梦想而远离家乡的奋斗。充分体现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首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一直关注的话题,并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学院。成长篇章,成长微论坛环节,8位教师为大家分别就数学、文史、英语以及科学实验为主题,共享教研经验,助力教师成长。
中学数学教研组长钱茂福表示:“虽然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经历了一路坎坷,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禁锢,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个性化的指导变得更加的可能,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的指导。”
八年级生物备课组长冯晓飞表示:“在这一年对我帮助最大的还是学校的雁阵行动,作为徒弟,我们有本部的教师帮助我们深挖教材中的细节,让我们能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看似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让我们每一次都能有新的感悟。”
中学文史组教研组长赵红梅说:“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这一年我收获特别大,我参加了区级的统编版历史教材培训,知道了什么是单元主题教学,如何落实单元主题教学,并且参与了主题单元教育设计实施。我想说的是,怕什么路途遥远,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幸福在路上。2021,我会继续努力,创造辉煌。”
小学数学组教研组长 韩丹表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研组长,我要凝聚我们的教研组老师们团结一致的去做我们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就非常能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加速我们的专业成长。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深刻地觉得幸福感增强了,对数学更有信心了,对数学教育更有信心了,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才更有信心了。希望在我们学校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能带领我们的数学教研组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次年会的最后一个篇章,是见证。《砥砺前行,奋进出彩》纪录片,展现了学校给2020年交出的满意答卷,学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树立了南校区成长路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本届教育年会与往年不同的是颁奖典礼环节,本次颁奖典礼诞生了教育管理贡献奖,四有好老师、兴教抗疫先锋、智慧班主任、智慧教师等奖项。张英校长与获奖教师们纷纷上台领奖,共享荣耀时刻。
一年级年级组长班主任闫雪表示:“新的一年我最大的成长与收获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可以是迎来送往,首先我送走了自己教育生涯的第一批毕业生,然后我又迎来了南校区一批新鲜的生命。这一年里也去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教师这个行业当中,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以及老教师的帮助。”
随后,张英校长为大家作以《深耕细作,呈生命光彩》为主题的讲话。她表示,期待2021年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三牛齐奔,方法新、课堂新、硕果新三新同焱。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校长张英表示:“我们今年教育年会的主题是“生命的舞姿”这是我们第三届教育年会,实际上这三年三届教育年会是我们对原色教育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一个南校区人都能够在自己生命的大舞台上,实现自己优美的、华丽的转身。实现了在生命的舞台上出彩的绽放。背后其实还有我们辛苦的付出和我们不断的探索。另外呢2021年是牛年,今年在南校区我们提出了“三三”这样一个计划。一个是要发扬“三牛”精神,第二个是要实现“三个新”。要实现方法新、课堂新、硕果新。此外我们还提出要落实“三提”这样一个重点。三提指的是教育质量再提升、专业成长再提升、文化内涵再提升。我们期待2021年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三牛齐奔,方法新、课堂新、硕果新三新同焱。”
最后,大兴区教委小教科科长李学静、中教科副科长高岩、张英校长以及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开启牛年新学期的大门。大兴区教委小教科科长李学静在致辞中对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2020年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感谢南校区全体教师作出的贡献,希望南校区新年新征程,继续为打造首都南部教育发展新高地作贡献。
文字 | 刘佩钦
拍摄 | 曹学文
剪辑 | 刘佩钦
编辑 | 张晓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