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干货:北京5个区教育大会释放这些政策红利
导读:义务教育就近入学99%以上,优质教育品牌资源覆盖每个街道……今日,北京各个区陆续召开教育大会,教育头条小编梳理5个区的教育新政,都是干货。
义务教育就近入学99%以上,优质教育品牌资源覆盖每个街道……今日,北京各个区陆续召开教育大会,教育头条小编梳理5个区的教育新政,都是干货。
海淀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99%以上
今天(5月29日),海淀区教育大会召开,结合大会主题,海淀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海淀区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教育强区行动计划(2019-2022年)》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文件制度,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智慧教育2.0行动计划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目标清晰、措施可行、内容呼应、互为支撑的文件体系。提出海淀区将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使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均衡化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率巩固在99%以上。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全区适龄幼儿入园率持续稳定在88%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均衡化覆盖;高中教育高质量多样化发展,增强高中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和创新性,优质高中规模持续扩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水平发展,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融合、灵活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和培训体系。
高素质专家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教师培训体系更加健全,教师地位待遇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研训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师德水平不断增强,育人能力显著提升,到2022年,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特级教师总数稳定保持全市领先。
海淀区将释放一系列红利政策,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比如加大教师住房保障力度,将教师纳入区域人才保障体系,逐年增加教育人才公寓供给。继续为教师办理“海淀教师证”,并更新为电子证件;增加“海淀教师证”的含金量,持证教师可免费或以优惠票价进入面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政府举办的旅游景点(区),让全区教师享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红利。
以优质带动、协同发展、结构优化、政策导向为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教育集团有序发展,成立和支持发展一批教育集团,全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进一步扩大,教育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办学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保障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初步建立,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
坚持守正创新,严格规范教材使用,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深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全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研能力,充分发挥海淀教研专业支撑作用;加强教学组织管理,丰富资源供给。
东城区:优质教育品牌资源覆盖每个街道
在目标上,东城区提出到2022年力争培养数十名在全市、全国有影响力的名校长、名教师,培养百名左右教育拔尖人才,千名左右骨干教师。在具体做法上,东城区原有“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基础上,东城区将新建“名教研员”、“名学科”工作室。经过3至5年,使得区级骨干教师数量增加到专任教师的20%。东城还将建立区级、学区、学校三个层级“班主任”工作室,纳入“双名工程”管理,形成数量充足的优秀班主任队伍。
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后备力量,东城区的计划是将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全员纳入“成长营”,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全过程记录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历程和成长轨迹。
在保障方面,东城区还提出了教师“信用编”的概念。即编办在每年年初根据年内退休及调出人员总数,提前“预支”一定额度的机动编制,用于招聘急需的教师,招聘人员到位后,再于年底将年初下达的信用编制“归还”区委编办。
2019年将通过内部挖潜等方式,在年底前增加2000个学前教育学位。2020年,再增加2000个学前教育学位。届时,东城区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其中80%可以入普惠园。
未来,东城区还将继续以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为载体,实现优质教育品牌资源覆盖到区域里的每一个街道、社区,义务教育专任教师高学历人员比例居全国领先地位,高级职称教师、市区骨干教师、知名教师覆盖到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
东城区还会进行更多尝试,做好各学段间的衔接。例如革新里小学,该校学生小学毕业时可选择派位方式升入初中,或选择直升方式升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四中),选择直升的学生初中毕业时符合条件,可参加中考后按政策直升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中。
延庆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
延庆提出,到2025年,延庆区将建立高层次和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引进100位名优校长和教师,为城区每所学校聘请至少1名外籍教师。为了留住好老师,在政策配套上,延庆教委表示将通过创新教师编制管理,统一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盘活编制资源,实行“区管校聘”。
此外,延庆将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组建2至4个区级名校长工作室,聘请3至4名国内、市内知名校长成立驻延工作室。50名延庆校级干部还将到海淀区学校顶岗培训。
延庆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将持续发力,延庆区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所,新增学位3960个。其中,在城区新建、配建、租赁9所幼儿园,新增学位2520个;在沈家营、康庄、永宁、大榆树、旧县、八达岭等农村地区新建、扩建8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440个。
延庆教委表示,将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幼儿园配建标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通过给予扩班补助、租金补贴、生均定额补助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开办普惠性幼儿园。到2022年,该区将基本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届时,延庆适龄儿童毛入园率稳定在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在中小学建设方面,延庆区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6所,新增学位3400个。其中包括改扩建延庆三小、沈家营小学和康庄小学,增加学位1240个。新建并规划几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学位2160个。同时,该区将完成刘斌堡中学整体改造,康庄中学建成北京市八一学校分校并实现招生。
为了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海淀已与延庆结对,15所延庆中小学校已结对海淀学校。下一步,延庆区将推进首师大附属学校建设,实施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十一学校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支持海淀外国语学校在延庆举办分校。该区还将继续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新东方等优质教育资源。
顺义区:将新建8所学校
过去三年,顺义区新增幼儿园19址,入园学位5670个,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0%,超过国家85%的标准;创办首师大附属顺义实验小学,成立双兴小学教育集团,挂牌成立北京城市学院沙岭实验学校、区研修中心附属杨镇实验小学,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百姓教育满意度稳居全市前列;布局规划9个区域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和1个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训练基地。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研究和指导力度,全面落实“一人一案”。持续深入做好送教上门工作,50余名重度残疾学生接受送教上门服务;创建顺义家长在线微信公众号,创办家长教育大讲堂、家长教育沙龙、家教名师校园行三大品牌活动,自编并出版9册教子有方系列家长教育丛书,培育5所家校合作试点校,269人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
未来三年,顺义区将以区域发展为导向,以满足百姓需求为己任,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顺义教育跨越发展。力争到2022年,新建8所学校,推进15所基础教育学校改扩建、翻建工程,切实提升区域学校承载力;启动教育人才储备培养计划,依托“梧桐工程”,扩宽引才育才渠道,不断提升人才密度;积极打造覆盖全员、全职业周期发展的培训体系,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建构金字塔式骨干梯队,力争到2022年,顺义区区级骨干教师人数达到1800人,特级教师突破50人,正高级教师突破15人,确保顺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加强区内教师的统筹管理,尝试建立区级教师轮岗周转池,变“学校人”为“系统人”。
门头沟区:组成跨学段教育集团户
在学前教育方面,门头沟区明确,将构建起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持续稳定在85%以上;公办园、民办园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形成并完善,适龄儿童入园率持续稳定在85%以上。通过引进优质民办教育集团,提升新建普惠幼儿园的办园水平,高起点建设小区配套幼儿园;同时,加强山区幼儿园建设,统筹利用小学资源开办附属幼儿园,提高山区幼儿园的办园水平,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山区儿童。
中小学教育上,将建立城镇与山区之间学校发展共同体,实行捆绑评价,逐步实现干部教师配置、管理理念与方式、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相对统一。结合门头沟区域特点,门头沟区将以一所或几所优质校为龙头,结合若干所学校组成跨学段教育集团,进行资源重组,带动成员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文件还指出,支持名校办分校、城区学校带动山区学校发展,推进“京西”、“京师”和“山谷”三个系列学校按照集团化方式建设和发展。完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体验圈”建设,协同校外教育资源,打造校外教育集团。推进幼小衔接新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幼小初衔接十二年一贯制等实验,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机制。
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文件提到,将提高门头沟区教师招聘的吸引力,加强高级人才引进力度,并给予安家费补贴,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到门头沟来工作;同时,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继续推进对在乡村学校任教满20年以上的教师实施奖励,使乡村教师“留得住”,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此外,还将继续推进“银龄计划”,建立返聘教师待遇定期增长机制,探索“人员额度”管理方式,选聘优秀的编制外教师补充师资需求,对于通过“人员额度”方式长期聘任的教师确保与中小学在编教师同工同酬,解决因编制不足带来的长、短期师资短缺问题,保证教师队伍稳定,促进教育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