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教育之声:从保护学生视力到教师职称
导读:两会已经接近尾声了,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在关注哪些教育新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
加快构建学生视力健康“防线”
要尽快建立起数字化全程跟踪管理“防线”,加强干预措施执行与效果的评价管理。按照公共卫生群体健康档案管理标准,建立、管理、运用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形成动态电子信息库。将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与日常管理实施情况与监测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动态分析,及时向学生家长、学校和相关部门反馈。运用智能监测与数字化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对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各方行动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大学副校长于欣伟:
建立视力监测与预警机制
建议全面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地方和学校建立学生视觉环境、视觉行为和视力健康状况监测体系,每年定期开展学生体检、视力筛查和体质健康监测,及时更新筛查结果,完善医院—学校—家长—学生视力健康实时监测与预警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荆州市实验中学教师徐华铮:
将视力保护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
孩子的视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未来学习相关专业、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甚至会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各部门应加强具体防控措施,将工作做细做实。例如,改进创新眼保健操,对提出的制度、要求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考核、问责。并将对青少年的视力保护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给予法律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
加强视力保护应是国家战略、全社会行动
近视眼的防控是社会的事,也是医学界的事。我国近视眼的发生有3个特点,分别是“小”“深”“高”,即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患病率居高不下,度数深的患者在增加。近视防控没有“神医”、没有“神器”,必须采取国家战略,全社会行动。近视眼的防控很简单,把孩子送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和大自然接近,新发现的近视眼就可能回归正常。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
近视防控需关口前移
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关口前移,从婴幼儿开始,强调家庭对于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的重大影响,并在近视率迅速提升的关键点重点防控。“注重长远”建立评议考核制度,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加强科普宣传,全面汇总梳理地方和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推广近视防控知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
实施基层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准入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认为,基层教育“当家人”也得有门槛。建议实施基层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准入制度,提高教育行政领导人员专业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
进一步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说,教师职业的获得感,包括职业尊严和职业成长的获得感。她建议,必须进一步改革职称评聘制度,让“有为者有位”。同时,她表示,教师群体也要自尊自爱,加强师德修养,以赢得学生和家长真心的“礼赞”。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
优先布局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建议,国家发改委在未来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时优先布局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使科学中心能够迅速提升支持多学科前沿探索的能力,也使得大科学装置集群联合支持交叉科学研究的能力更加突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
提高对幼师技能技巧的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建议,打破幼师培养过多强调书本理论的现状,提高对幼师课堂组织、行为观察等技能技巧的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
建立学习“绿色通道”制度
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建议,建立人民教师生活出行学习“绿色通道”制度,在全社会倡导教师优先的思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
公共场所对教师实行优待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建议,探索公共场所对教师实行优待等方式,如在医院、机场、车站等开辟“教师窗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
设置教师礼遇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表示,教师礼遇制度,意义大于所得。谈这些具体礼遇措施并不是在讨论教师能获得多少实惠,而是充分肯定和考虑设立的象征意义,这样更能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编辑|赵姗姗
美编|贺亚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