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学校培养2000余名“非遗小传人”
导读:
6月9日,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开展了以“启航·蜕变北京市赵登禹学校非遗课程成果展”为主题的活动,学校开设了20多门非遗特色课程,培养了2000余名“非遗小传人”。并于今日,“京师之文非遗探究式课程实验校”、“社区之家”在赵登禹学校正式揭牌。
学非遗特色课程,观非遗特色作品
为推进非遗特色课程建设,赵登禹学校与93号院博物馆之文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据介绍,在2016年,赵登禹学校与93号院博物馆合作共建了“真趣园”校园非遗博物馆,并挂牌“逸仙华夏文化传承基地”。此后每个学期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展览,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非遗大师的作品。同时,学校引入“京师之文”非遗探究式课程,在设计和实施时,将九年一贯、全学段实施的思想贯彻其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程度,在不同学段设置不同种类和难度的课程内容,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种,其中必修课程包括《面塑》、《脸谱》、《风筝》和《皮影》,选修依据学生兴趣而定,在三个学期的时间里,赵登禹学校以20多门非遗探究式课程为专业引导、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了2000余名“非遗小传人”,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
通过非遗特色课程的建设,赵登禹学校非遗课程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在今日,赵登禹学校“真趣园”校园非遗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面向全社会开放,展示由孩子们创新的非遗作品 ,在“真趣园”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与成人的艺术思维截然不同的非遗世界。木版年画、脸谱、泥彩塑、篆刻、风筝、草编、毛猴、彩蛋、苏绣等20多种非遗作品,非遗小传人们为前来参与活动的嘉宾介绍非遗技艺和背后的故事,并现场展示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处处体现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独特创意。
听取传人讲述 感知文化魅力
王通圣说: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是用最普通的草制作完成的。草编过程只需要掌握一种手法,首先要将草对折,然后绕一个圈套在钢丝上,再换一个钢丝一直编下去,在中间要加一些别的技术,这样草编就完成了,通常编一个大概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草编课程的开展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杨治浩说:毛猴是北京传统的工艺品,它是用四味中药品制成的,体现的是老北京的市井文化。它的身体是由玉兰花的花骨朵做成的,四肢是由蝉蜕的壳做的,由于蝉蜕的壳很脆,所以要经过浸泡、晒干和反复的加工,将这些毛猴做出各种的样子来非常的有趣。我是抱着好奇的态度参加的这个毛猴的课程,接触之后对这个毛猴非常的沉迷,做的时候要细心和有耐心,同时要静下心来,通过这个毛猴的制作使我更加的有耐心了。
郑皖君说:画扇面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工艺品,它主要就是在扇子上画画的艺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会让一些传统艺术消失,还可以让身边的家人、同学和朋友认识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讲一下关于团扇和刀型扇的一些历史典故,老师每节课都会涉及,我们可以很好的带入到生活中,在语文考试中也会对我们有大大的帮助。我们一般都会在课上完成这些画扇,我们画扇一般会有一个底版,然后将团扇放在上边用黑色的毛笔进行描边,然后再给他上色,这些画扇就完成了。
传承文化经典,发挥深远意义
传承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凝结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与技艺。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非遗技艺难以走进大众的视野,甚至一些列入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也陷入了濒临失传的境地,尤其是青少年,对非遗更感陌生和疏离。赵登禹小学开设非遗文化课程,让孩子在学习中了解,从了解非了解中产生兴趣,从兴趣中建立文化自信。让学习与传承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念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屹立不倒,让中华儿女信心满怀!
提高实践能力,发掘学生潜力。在赵登禹学校二十多门的非遗选修课程中,彩塑、毛猴、苏绣、剪影、卵石画、蛋雕等等课程中,不但是对学生们兴趣的培养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兴趣方向与潜力所在。以泥彩塑为例,分别在一年级、六年级和八年级开设。在一年级,重在培养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在六年级,重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众多非遗课程的开设中,不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
拓展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眼界。在观赏非遗作品和体验非遗课程的基础上,我校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非遗文化内涵,深刻领会工匠精神,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的言行举止之中。在学习了非遗课程之后,学生们能脱口讲出历史知识,例如毛猴制作,学生讲出毛猴的名字的由来。
文字 | 李雪敏 赵姗姗 宋彦洁
美编 | 蔡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