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学子北青政共话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
导读:11月30日上午,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发展”论坛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成功举行。
11月30日上午,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发展”论坛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成功举行。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为主题。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新疆、黑龙江、山东、安徽等地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青年学者、大中小各学段青年学子、学院专兼职思政课教师300余人齐聚一堂,充分对话,凝聚共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青年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青年发展,激发青年投身强国建设。
开幕式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于海出席并发言。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柯春晓致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院长乔东亮主持开幕式。
第一时间学习贯彻指示精神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
理论与实践研究
杨志成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之际,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之时,本次论坛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发展”,年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主题,彰显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政治、青年、人文”特色。他介绍了学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开展的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主题课程群建设、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实践,指出要用理论武装青年,用使命感召青年,用创新驱动青年,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杨志成讲话
于海在发言中为进一步提升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实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是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及时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入脑入心;二是以更新的育人理念,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三是以更广的育人视野,纵深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希望以论坛为契机,共同凝聚加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工作合力。
▲于海发言
柯春晓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数据的汇聚更新,青年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知网将持续关心和重视青年的成长和发展,面向大中小各教育阶段,提供全链条、一体化的贯通培养服务支持,用数据和技术赋能青年的知识积淀、创新发展,筑牢青年人才发展的知识根基。
▲柯春晓致辞
理论与实践双层面
专家深度解读
“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为青年铺展了什么样的舞台?青年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指导下蓬勃发展?主旨发言环节两位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度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主旨发言环节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刘炳全主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张良驯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青年发展的新境界”为题,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青年发展新使命、新条件、新内涵、新机制、新经验等几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当代青年发展标定了时空方位,也为青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张良驯作主旨发言
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会员、电影《我要当老师》导演洪宝生以“艺术视角下青年思政传播的路径探析”为题,结合电影创作过程中的现场听课、师生调研等真实案例,讲述了如何把“有意义”的思政课讲得“有意思”,用艺术思维上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洪宝生作主旨发言
大中小各学段学子对话
畅谈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责任担当
在青年学子论坛环节,不同学段的青年学子同台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话题。青年学子论坛分为青年学子实践论坛和青年学子学术论坛两个环节,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会先主持。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一学生刘美劭、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二学生崔清汉、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大二学生张子心在青年学子实践论坛中分享了中学生、大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刘美劭以“青春逢盛世 不负少年志”为题,描绘了她眼中2049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表达了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勇于作为,为强国建设奉献和担当的意识。崔清汉以“绘梦教育星河 共创2049”为题,分享了通过学习《中国式现代化概论》思政选修课、学业课程、研学、科技竞赛等学习和实践过程,不断清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立下了“振兴乡村教育”的理想,表达了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张子心以“中国式现代化:让‘城’与‘乡’皆可安放青春的梦想”为题,分享了自己作为一位密云乡村长大、北京城市求学的20岁青年学子,从原本观察到的城乡差距,到见证城乡融合的欣喜之情,畅想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表达用专业技能和爱国热情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愿望。
▲刘美劭、崔清汉、张子心作青年学子实践论坛发言
青年学子学术论坛邀请前期为论坛投稿的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小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慧、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张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叶明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忠林等多位青年学子交流。张小智以“习近平的时间观及其对青年的价值指引”为题,分享了自己创作投稿论文的起因与过程,通过确定内容架构、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时间的思想观点、调研青年思想困境等方式,试图用习近平的时间观为青年时间困境的解决提供价值引领。刘慧以“新时代青年勇毅品质的生成机理和实践路向”为题,通过新时代青年勇毅品质的价值意蕴、时代要求、生成机理和实践路向的阐释,鼓励青年人将勇毅品质作为人生境界的追求,成长为敢想敢为,善做善成的时代新人。张迎以“数字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转向及其实践策略”为题,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的重要驱动、目标样态和实践策略三个方面,回应了面对数字时代青年群体的新动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如何作为青年思想引领的有力途径。叶明天以“网络‘泛娱乐化’思潮下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青年担当”为题,通过总结网络“泛娱乐化”侵蚀青年意识形态的现实表征、社会根源等,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青年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挺膺担当的实践进路,激励广大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杨忠林以“现代化模式的多重样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构前景”为题,通过世界主要现代化模式的发展样态剖析、中国式现代化之内在逻辑的全面解读与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恰当方式的寻索等,阐明了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张小智、刘慧、张迎、叶明天、杨忠林作青年学子学术论坛发言
62篇征文获奖
各地学子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
贡献青年智慧
自10月起,论坛面向全国青年学者、青年学子广泛征稿,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担当”“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思想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工作”“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国际化”等话题进行学理分析、实践总结、理论升华,共征集稿件127篇,经论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获奖论文62篇。其中,一等奖12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经核准,南开大学张迎同学的《数字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转向及其实践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刘慧同学的《新时代青年勇毅品质的生成机理和实践路向》等12篇论文获得一等奖;汕头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吴炜生、张雪梅同学的《对数字时代青年交往新样态的审思及引导路向》、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徐杰老师的《赋能青年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探究》等20篇论文获得二等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郭钰涵同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青年的使命担当意识培育探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马浩、庄顺程同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共青团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与未来进路》等30篇论文获得三等奖。论坛为获奖选手代表颁发奖项。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青年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改革创新每推进一步,青年发展机遇就更多一点。“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发展论坛”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智库,构建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发展理论话语体系贡献了青春力量。
闭幕式上杨志成作论坛总结。他介绍了论坛的基本情况,指出此次论坛呈现了专家讲授有深度、学子实践感悟有厚度、学子理论研究有高度、大中小一体化交流有温度的特点。面向未来,要进一步高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主题,按照总书记要求,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深耕不辍;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从情绪、情感、情操层面,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领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杨志成作论坛总结
近年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贯通大中小学的“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课程群。本次论坛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的进一步展示。论坛得到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青年研究》编辑部、北京华夏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第八十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范畴和研究范式构建研究”课题组、首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燧石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编辑|李梓萌
校对|刘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