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开学专题

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吴学安:修习五重境界 送给新学期的你

来源:教育头条 | 时间:2025-09-04 16:22:17

导读:新学期寄语: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吴学安

微信图片_2025-09-04_162246_513(1).jpg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到一年开学季,站在新学期的起点,我们修习五重境界,开启美好的新学期。

第一,在动与静之间成为学习达人。每当升国旗、奏唱国歌的时候,我们总是心中澎湃、内心振奋。在我们向国旗行注目礼的同时我们也一起唱起国歌,这是动和静的完美结合,是爱国情感与爱国行为的动静表达。

清晨大声晨读是 “动”,晚间高效自习是 “静”。积极参加课间操和社团活动、课堂积极思考和敢于表达是 “动”,“入学即思、专注高效”是“静”。正如树叶在风中摇曳,树根却始终深植大地,学习也需要动静相宜的智慧。“动” 是向外拓宽认知边界的勇气,“静”是向内深耕精神厚度的自觉。把握节奏,动静相宜,方能成为学习达人。以 “动”回应时代的呼唤,以 “静” 聆听内心的声音,写下属于我们新学期的成长方程式。

第二,在快与慢之间找到学习节奏。信息飞速迭代,竞争无处不在,于是我们习惯了奔跑,习惯了追赶,却有时忘了为何出发。真正可持续的成长,从来不是一场纯粹的赛跑,而在于懂得不急不躁、张弛有度。

“快”,是效率,是速度,是在该拼搏时全力以赴的冲刺,是课堂上紧跟老师的缜密思考,是课后完成作业的落实闭环;“慢”是沉淀,是专注,是沉浸阅读时的思考,是经历失败后的复盘,是独处时的自省。我们在期中考试之后设计一个为期一周的“小学段”,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一个阶段后,“慢”下脚步,师生共同反思,教师诊断教学,学生诊断学习,以便更好的出发。做时间的朋友,在快与慢的张弛间,找到从容而有力的节奏,步履坚定地走向心中的光。

第三,在内与外之间学会做内归因。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向外索取,而是向内蓄力。我们常说,凡事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疯了;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想就通了。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可以调整航行的方向;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态度,但可以修炼回应的方式。外归因,往往会陷入对抗的模式,内归因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所有问题的答案,早已藏在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里。

真正的乐观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真正的时代机遇,往往藏在敢于舍弃的勇气与持续深耕的韧劲之中;真正的舍得,沉淀的从来不是刻意对抗喧嚣,而是相信真正的力量源自对本质的专注。

第四,在顺与逆之间保持激情澎湃。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有登临巅峰的畅快,就必有攀行崎岖的艰辛。我们都可能遭遇考试失利、比赛折戟,甚至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这些时刻,心潮或许一时低落,但绝不可任其干涸。所谓澎湃,不是在风平浪静中嬉戏,而是在惊涛骇浪中依然能稳住船舵、高歌前行。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面对逆境,不卑不弃。

澎湃,源于热爱,源于信念,源于一往无前的冲劲。无论我们身处何境,都能守护好内心那团不灭的火焰,风来时迎风起舞,雨来时踏雨而歌,让心潮永远为理想而奔涌,为热爱而澎湃。

第五,在大与小之间看见世界和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小我”,有自己的梦想、悲欢与追求。实现“小我”的价值,固然天经地义,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我们的目光,应从课桌延向窗外,从校园望向国家,从当下望向未来。我们的视野,当如江海,纳百川而成就其大。从“小我”走向“大我”,个人的生命便获得无穷的深度与广度;当我们超越“小我”的藩篱,站在更高的山峰,会看见更好的风景。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无数先辈于至暗时刻仍心涌家国正义、热血不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心怀家国,在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征程中,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我们终将看见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那是一个更美好、更有希望的世界,而我们,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创造者。

新学期已经开启,愿同学们、老师们在动与静的转换中保持专注,在快与慢的节奏中行稳致远,在内和外之间做内归因,在顺与逆的考验里心潮澎湃,在小与大的交融中拥抱世界!步履不停,永远向光而行;心潮奔涌,永远热血滚烫。新学期,新约定,我们一起向未来!


编辑 | 王雨轩

校对 | 吕佳媛


TAG标签: